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茶

油茶

油茶油茶茶科,油茶属常绿小乔木。

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

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

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

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

种子含油30%以上,供食用及润发、调药,可制蜡烛和肥皂,也可作机油的代用品。

选种油茶采种要把好片选、株选、果选、籽选这四关,选取粒大、饱满、种壳黑褐色、无病斑、有光泽的新鲜优质种子。

注意种子贮藏方法:茶果采回后,不能堆沤,不能曝晒,应薄薄地摊在空气流通、干燥的地方,让其自然开裂脱粒,种子室内阴干贮藏。

一般多用湿沙在地面上层积贮藏,也可采用窑藏。

贵州省黎平县林木良种繁育中心收集保存了75 个优树的繁殖材料。

植油茶苗的季节合适种植油茶苗的季节是从下半年的9月份一直延续到明年的5月份,因为其它的时间气温比很高,树枝和叶子内的水分被外界蒸发的较快,如果执意要在6-8月这段夏季最热的时间里种植苗木,建议采用营养杯苗进行造林,相对来说,它在此刻的成活率比较高。

即使这样,也最好在每天傍晚的时候进行栽培。

因此对于存在的或者还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苗农请教,不放过每个知识点,按照以往的销售情况,进入4月之后,油茶苗的批发价格还会有一定的波动,因为随着各地苗木数量的不断减少,以及客商对它的需求热度不减,所以上涨的现象仍可能发生,有的幅度在0.1-0.3元/棵不等。

对于一些主要规格的苗木,可能稀缺的状态更为突出,价格出现跳跃式的上升不是没有可能。

1、生长结果习性油茶是常绿小乔木,寿命长达几十年至数百年,油茶开始结果年龄因繁殖方式不同而异,实生苗5年才开始结实,10年进入盛果期;嫁接苗3年即开始结果,6年进入盛果期,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盛果期可维持40-50年。

根:油茶为轴状深根性树种,主树特别发达,伸入地下1-2m,而侧根、细根相对稀少,吸收根分布在20-50cm的土层内。

油茶的根,一年中有两个生长高峰,2月中旬开始活动,3-4月间即新梢快速生长之前,根系生长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9月即花芽分化、果实增长停止以后,开花之前,根系生长出现第二个高峰;12月至翌年2月生长缓慢,但未见停止。

油茶根系生长具有强烈的趋水趋肥性及较强的愈合力和再生力。

芽:油茶的芽,依其在枝梢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腋芽;依其性质则可分为叶芽和花芽。

顶芽一般1-3枚,多的可达10余枚,中间1枚为叶芽,余为花芽;腋芽一般1-2枚并生于叶腋处,其中一为叶芽,余为花芽。

叶芽瘦长,花芽肥大。

开始难于用肉眼区别花芽与叶芽,到5月中旬方可识别,凡圆而粗,呈红色的为花芽;细扁而尖,呈青绿色为翌年萌发新梢的叶芽。

油茶花芽分化规律:花芽在春梢的分布量与林龄、经营水平、树冠和枝条的不同部位有关。

经营水平高,施肥区油茶花芽分化率高,且分化时期早;在同植株上,树冠上中部的花芽多;在一根枝条上以顶端的花芽较多;树冠南向较北向分化率高。

枝条类型不同,花芽分化的时间和分化率也有差异,花芽分化率以长果枝为最高约占38%,但从整个植株而言,花芽所占比例以中果枝最高,短果枝次之,长果枝最少,这是因为中果枝,短果枝占全树的比例大。

油茶花芽分化过程:油茶的花芽分化是在春梢基本结束生长后的6月中下旬开始的,到8月下旬基本结束,分化盛期在6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

各地因气候长期保持不同而有差异,同一林分,甚至同一植株上,花芽分化也先后不一,这也是造成油茶花期长的主要原因。

枝梢:油茶的枝梢,按抽发的季节可分为春梢、夏梢和秋梢。

油茶幼年阶段,当肥水条件较好时,常三者兼而有之。

成年阶段的油茶主要抽发春梢,少有夏梢。

单枝具有三片叶以上才能形成花芽,开花着果;全株每果平均有叶15-20片才能保证稳定均衡生长,叶片过少,翌年必然出现小年。

春梢的生长不仅关系到当年花芽的分化,而且还关系到翌年油茶产量,春梢数量与翌年产果量成正相关。

花:油茶的花为两性花,异花授粉,传粉媒介主要是昆虫,如蜜蜂、蝴蝶等。

油茶从10月中旬开始开花,11月为盛花期,12月下旬开花基本结束,少数延至翌年2月开放。

一天中开花时间一般在上午9点至下午2点;而以上午11点至下午1点最盛,因为这时气温较高,有利花朵开放,传粉和授精。

果实:油茶雌花授粉受精以后,子房逐渐膨大,形成幼果。

12月中旬以后,因气温过低而停止增长,3月气温回升,幼果继续生长,4-8月果实体积增长较快,7-8月为果实迅速增长期,8月中下旬以后,果实从体积增大转向质量增加和油脂积累,此时种含油量迅速增加,而水分、淀粉、含糖量逐步下降,9月未到10月中下旬,油脂转化逐步停止,果实成熟。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气候条件:油茶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要求年平均气温14-21℃,1月平均气温3℃以上,7月平均气温28℃以下,极端最低气温-10℃,≥10℃年活动积温1500-5000℃;年降水量1000-2200mm,降水集中于4-8月;年日照1800-2200h,无霜期200天以上。

温度对油茶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对花芽分化和开花坐果的影响最大。

油茶花芽分化最适温度为27-29℃,花期最适温度为14-18℃,如果温度不适宜,则会降低花芽分化率和坐花坐果率。

油茶是喜光树种,苗期和幼树期有一定耐荫性,但成林后,要求充足的光照。

油茶对水分条件的要求不严,但在8-9月果实生长发育期间,雨量充沛、均匀,立地水分充足,有利于果实生长和油脂转化,开花期间降水过多,则不利于传粉受精,加剧落花落果。

民谚“七月干球,八月干油”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土壤条件:油茶对土壤要求不严,以黄壤和红黄壤生长最好,黄红壤和红壤次之。

生产上应选择PH值5-6的疏松、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保肥保水力强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条件下栽培。

油茶是嫌钙植物,不能在中性土和钙质土上生长。

地形地貌条件:海拔、坡向、坡位、坡度等条件,对油茶生长发育有间接的影响。

山地阳坡油茶林的生长量、果产量、含油率等性状均较阴坡的油茶林要高,且花期提前,果熟期早;下坡的油茶林,其长势、产量等,均优于上坡;坡度宜缓,超过25°则生长不良。

四、造林技术1、造林地选择油茶是喜酸性树种,一般宜在pH值5-6.5的土壤中生长。

铁芒箕、映山红、乌饭树、盐肤木、白茅等酸性土指示植物生长繁茂的低山丘陵,便可作为油茶的造林地。

油茶是一种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步从半阴过度到阳性的树种。

进入成年阶段(10年以后),由于大量结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交替进行,对直射光的需要十分迫切,如光照不足,对油茶产量影响极大。

种植油茶以多结果、多产籽、多出油为主要目的,故造林必须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

特别是地处峰峦重迭的山区,尤其要注意林地坡向选择,宜选南向、东向或东南向。

油茶要经常中耕抚育,在各生育阶段需要对林地土壤进行不同程度的挖垦。

坡度越大,挖垦将加速水土的流失。

为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油茶宜选择25度以下斜坡或缓坡造林。

2、整地油茶整地方法有全垦整地、带状和块状整地三种,可根据林地条件、经营水平高低、劳力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因地制宜选用。

全垦整地适用小于15度的缓坡、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造林地。

块状整地在坡度较陡,坡面破碎以及“四旁”植树均可采用。

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三、四个月进行,有利土壤风化和洞穴土壤落实。

种植穴应为80×80×80cm的大穴,结合大穴填土施足基肥,基肥应与回填土充分混和均匀,洞穴填土应高于地面20cm以上。

3、造林密度造林密度主要是根据物种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及经营目的品种模型等来确定,一般每亩栽植60—120株左右。

有肥地栽稀,土瘦栽密;山脚栽稀,山顶栽密;缓坡栽稀,陡坡栽密;间作栽稀,不间作栽密的经验,霜降品种栽密,寒露品种栽稀的经验,值得提倡。

4、苗木栽植油茶为常绿阔叶树种,幼苗主根长而侧根少,晴天和旱季起苗造林最易引起苗木失水,导致造林失败。

油茶造林成活率的高低,与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关系十分密切,晴天与雨天造林成活率大不一样,以随起随造成活率高。

春季多雨,空气湿度较大,土壤湿润,在“立春”至“惊蛰”之间,芽将萌动之前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气造林最为适宜。

植苗造林根据“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原则。

一定要做到栽紧踏实。

平坡大穴,在栽植后要用松土将基茎部分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积水,造成水渍死亡。

苗木定植深度以超过原圃地根际1-1.5cm为宜。

直播造林,方法简便、省工,可以迅速完成大面积的造林任务。

5、抚育管理幼林的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解决幼苗与杂草争光、水、肥,每年进行2—3次,同时可进行间种,以耕代抚;其次就是树型培养,及时定干摘心,控制枝条延长,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型开张的丰产树型;为了确保幼林的早产丰产,应适当施肥。

成林阶段是油茶从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的时期,也是油茶经营最有价值的时期,要保证成年油茶高产稳产,每年夏季要铲山除草一次,每隔3年要在冬季深挖一次。

此外,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树龄大小、树势强弱、结果大小年进行合理施肥。

五、低产林改造油茶低产林是油茶生产中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其成因有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原因。

历史原因是传统上的实生繁殖,造成了林分品种混杂,劣株比例大,株产差异大;很多油茶林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林分结构不合理,稀密不均,多代同堂,林分衰老,自然更新能力差。

现实原因是对油茶生产认识不足,将油茶视为“露水财”,经营管理粗放,林地荒芜,养分贫乏,以及病虫害严重,抚育管理不当和采收过早等,油茶低产林改造投资少,见效快,是短期内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对不同的林分有不同的改造方法,各种措施相互配合,综合运用,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油茶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技术方法有:(一)林地清理林地清理是指对油茶林内灌木、杂草、寄主植物和其他混生的用材林、经济果木林树种进行彻底的伐除。

对于有杂灌的林地,要先一次性全面彻底的清除,有利于后续作业。

在清理林地时,不但要清除杂灌,对油茶的老、残、病株也要一并砍掉。

(二)伐密补疏对于过密的林分和地点,一定要下狠心疏伐。

实验证明,越是疏伐得彻底的,效果越好,不但不影响产量,而且会增产。

在疏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伐除林下受压的小树。

2、要砍掉树体结构不合理的树。

3、要去掉不太结果或不结果的树。

通过疏伐,将郁闭度调整在0.7~0.8之间,使林分内保持合理的透光度。

对稀林则需补植,以充分利用地力空间,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潜力,增加林内良种率。

(三)整枝修剪为了形成合理的树体结构,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便于其他作业,整枝修剪很有必要。

整枝修剪时应注意:1、以疏剪为主。

以修剪下部枝条为主,即修枝亮脚,使之树下较空,便于垦复、施肥、开沟等作业。

2、要因树制宜,剪密留稀,去弱留强,形成合理的树林结构。

3、避免用砍刀砍枝,尤其是大枝,要用锯刀锯枝,以免损伤树干树皮,引起病虫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