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梗阻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肠梗阻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肠梗阻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禁食,按医嘱补液。

2、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如有休克即作抗休克处理。

3、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化验血常规、生化等,结果立即通知医生。

4、停留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如病人是餐后急性梗阻,应选择较粗的胃管,略剪大胃管侧孔,插至胃窦部,使胃内容物能顺利吸出,达到有效的胃肠减压。

5、观察呕吐、腹胀、腹痛和排便情况、呕吐物的量、颜色、性质、气味,并作记录。

腹痛:注意疼痛性质、程度、部位,如疼痛加重、间歇时间短,肠鸣音亢进,疼痛范围扩大,有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腹胀:低位肠梗阻,肠腔内有大量的液体和气体,因此,腹
胀明显,由于腹部膨胀,使隔肌升高,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病人可出现缺氧,必要时可给氧气吸入。

呕吐: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但频繁,呕吐物为胃液及胆汁,量较多;低位性肠梗阻呕吐出现晚,呕吐物为粪便样液体,镀少而臭。

当病情好转及梗阻缓解时,呕吐可停止。

排便排气情况,多数病人停止排便,高位肠梗阻者,早期仍有少量粪便排出,注意观察大便性质,如排出血性大便,可晚为肠套叠或
发生绞窄。

如排出鲜血可能为下消化道肿瘤。

6、注意输液量、速度及次序,严重脱水者输液速度要加快
(二)术后护理
1、按外科一般手术后护理常规。

2、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以利引流和改善呼吸。

3、保持胃肠减压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记录引流量,一般术后48—72小时肠蠕动恢复,可拔除胃管。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拔除胃管后开始进流质,每次进食不要过饱,进食后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呕吐等。

5、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在床上活动,防止术后肠粘连和肺部并发症。

6、术后放置引流者,注意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渗液多时要及时更换敷料。

7、施行肠吻合者,术后两周内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过快,影响吻合口愈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