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化专业教学纲要

机械化专业教学纲要

机械化专业教学纲要目录《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纲要 (2)《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纲要 (8)《材料力学》课程教学纲要 (12)《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纲要 (16)《电路基础》课程教学纲要 (23)《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纲要 (27)《控制工程》课程教学纲要 (32)《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纲要 (35)《计算机辅助设计》双语教学课程纲要 (38)《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纲要 (42)《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纲要 (46)《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纲要 (52)《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纲要 (56)《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纲要 (61)《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课程教学纲要 (64)《数控技术》课程教学纲要 (68)《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纲要 (73)《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纲要 (76)《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纲要 (79)《数控编程》课程教学纲要(双语) (82)《CAPP》课程教学纲要 (84)《先进制造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纲要 (88)《现场总线技术》教学纲要 (93)《CAXA》课程教学纲要 (95)《电子CAD》课程教学纲要(双语) (97)《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与系统》教学纲要 (101)《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纲要 (105)《实用软件》课程教学纲要(双语) (107)《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纲要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学时与学分课程归属代码:0601 开课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课程学时:120学时(理论讲授学时:100学时;实验学时:28学时;课程讨论学时:4学时;课外实践学时:2学时)学分:6学分(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一门必修专业技术基础课。

它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以及用投影法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和方法。

本大纲应侧重在视图理论、制图基础及机械图部分,授课以课堂教学为主,可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工业设计专业应加强轴测图理论及画法部分,以提高学生绘制三维图的能力。

机电一体化学生要求能正确地绘制和阅读一般零件图和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工业设计学生不仅要求能绘制和阅读一般零件图和一般装配图,而且要求能绘制一般零件和一般装配体的立体效果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2.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3.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5.对计算机绘图有初步了解;6.培养耐心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目的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并掌握其基本画法。

2. 能作图解决空间定位问题和度量问题。

3. 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用仪器和徒手绘图的技能。

会查阅零件手册和国家标准。

4.能正确地绘制和阅读一般零件图和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

所绘图样应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与配置恰当,尺寸完全,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在工艺和结构方面,懂得要联系生产实际。

5.对计算机绘图有初步认识。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1.学生的制图、读图和图解能力,在本课程中能打下一定的基础,还需要在后继课的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课程中继续培养提高,并使所画的图样逐步达到生产要求。

2.关于连接件、常用件、工艺结构、公差与配合等容,本课程只介绍其一般知识及表示法。

有关这些项目的其它容应在“机械零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以及“制造工艺”等课程中讲授3.在学习本课程的机械制图部分之前,应组织学生参观机械加工厂,使学生对机械加工工艺,图样容与要求有初步认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容与要求第一章投影与视图1.教学容:(1)投影的基本知识;(2)正投影的基本知识;(3)三面视图。

2.教学要求:(1)掌握投影的基本知识;(2)建立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概念;(3)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3.授课学时: 4学时第二章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1.教学容:(1)点在投影面体系第一角中的投影;点的投影与该点直角坐标关系、两点相对位置、重影点。

(2)直线的投影特点;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投影特点;直线上的点分割线段成定比的作图方法;求一般位置线段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的作图方法;直线的迹点意义和作图方法;两直线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

(3)平面的表示法:用几何元素表示;用迹线表示;平面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平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及投影特点。

2.教学目的:重点:线、面在三投影体系中的相对位置投影特点。

难点:一般位置直线求实长;直线的迹点,平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及投影特点、重影点。

(1)掌握:点的投影特点及作图方法;两点相对位置、重影点;(2)掌握:直线的投影特点及作图方法;直线上的点分割线段成定比的作图方法一般位置线段求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的作图方法;两直线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

(3)掌握:平面的表示法:用几何元素表示;用迹线表示;平面的投影特点及作图方法;平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及投影特点。

了解:直线的迹点意义和作图方法。

3.授课学时: 14学时第三章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1.教学容:(1)几何元素间的平行问题: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互平行;(2)几何元素间的相交问题: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3)几何元素间的垂直问题:直线与平面、直线与直线相互垂直,平面与平面相互垂直。

2.教学要求:掌握: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平行的投影特点和作图方法;掌握: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相交的投影特点和作图方法;掌握: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垂直的投影特点和作图方法。

3.授课学时: 6学时第四章投影变换1.教学容:(1)变换投影面法;(2)空间几何问题综合分析。

2.教学要求:(1)掌握新设置投影面原则;(2)掌握点的投影变换规律;(3)掌握空间定位和度量问题。

3.授课学时: 6学时第五章立体的投影1.教学容:(1)平面立体的画法及表面上取点,线的作图方法带切口的平面立体的投影;(2)曲面立体的形成和画法,曲面立体表面上取点、线的作图方法。

2.教学要求:(1)掌握:平面立体及曲面立体的表示法;(2)掌握;带切口的平面立体的画法。

3.授课学时: 6学时第六章立体表面的交线1.教学容:(1)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2)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2.教学要求:(1)掌握: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其交线的求法,即截交线的求法;(2)掌握:两回转体表面相交其交线的求法,即相贯线的求法。

3.授课学时: 6学时第七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1.教学容:(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2)绘图工具、仪器及使用;(3)几何作图;(4)平面图形的分析及绘图步骤;(5)画徒手草图的方法。

2.教学要求:(1)掌握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2)熟练地掌握绘图工具使用方法;(3)掌握平面图形绘图方法;(4)熟练地徒手绘图。

3.授课学时: 4学时第八章组合体的构形与表达1.教学容:(1)组合体的组成分析;(2)组合体的画图方法;(3)组合体的看图方法。

2.教学要求:(1)掌握组合体构成和连接方式;(2)熟练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和尺寸标注方法;(3)应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看组合体视图。

3.授课学时: 12学时第九章轴测图1.教学容:(1)概述;(2)正等轴测投影的性质;(3)正二等轴测图的画法;(4)正等轴测图的画法;(5)斜轴测图的画法;(6)轴测剖视图图的画法。

2.教学要求:(1)掌握轴测图的基本知识;(2)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画法;(3)掌握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3.授课学时: 6学时第十章构件的表达方法1.教学容:(1)视图;(2)剖视图;(3)断面图;(4)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5)第三角画法简介。

2.教学要求:(1)掌握: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视图、剖视、剖面、简化画法与规定画法;(2)了解:第三角投影法。

3.授课学时: 8学时第十一章连接件1.教学容:(1)螺纹;(2)螺纹紧固件;(3)键、花键和销。

2.教学要求:(1)了解螺纹的形成,重点掌握外螺纹的画法和螺栓连接、螺钉连接、双头螺柱连接的画法;(2)熟练用螺纹代号的标记进行表注;(3)掌握键、销的画法及标记。

3.授课学时: 8学时第十二章常用件1.教学容:(1)齿轮;(2)滚动轴承;(3)弹簧。

2.教学要求:(1)重点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参数和代号标记;(2)能绘制锥齿轮和蜗轮蜗杆连接图;(3)掌握滚动轴承、弹簧的画法和代号标记;(4)会查阅机械零件手册。

3.授课学时: 8学时第十三章零件图1.教学容:(1)零件图的容;(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表达方案;(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4)典型零件的零件图分析;(5)零件结构的合理性;(6)极限与配合;(7)形状和位置公差;(8)表面粗糙度;(9)看零件图。

2.教学要求:(1)掌握:零件图的视图选择,组合体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注写表面粗糙度代号与标注,注写公差配合并查表,能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2)了解:零件图的容及作用,常见零件的工艺结构。

3.授课学时: 16 学时第十四章装配图1.教学容:(1)装配图的容与作用及装配图的表达方法;(2)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及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名细栏;(3)装配结构简介;(4)看装配图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2.教学要求:(1)掌握: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及视图选择;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件编号及明细表。

能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掌握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基本方法;(2)了解:装配图的容和作用;部件测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3.授课学时: 12学时第十五章计算机绘图基础1.教学容:(1)概述 AutoCAD2004的基本操作;(2)AutoCAD2004实用命令、基本绘图命令、图形编辑命令、尺寸标注命令等;2.教学要求:熟悉AutoCAD2004的界面,掌握基本的绘图方法。

3.授课学时: 4学时三、教学方式与方法理论与实践课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辅以一定量的习题课。

画法几何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机械制图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及查阅国家标准机械设计手册的能力。

四、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画法几何》部分采取闭卷考试,期末考试的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机械制图》部分采取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方式各占50%。

五、课程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一)教材《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三版机械专业用东北大学工程图学与研究中心编,毛昕,绣艳等主编(二)参考资料1、《机械制图》清华大学工程图学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研室编(机类)2、《机械制图》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编3、《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华中理工大学等院校编(三)其他参考资料《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纲要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学时与学分课程归属代码:0601 开课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开课学期:第三学期开课课程总学时: 60学时(理论讲授学时:50学时;课程讨论学时:10学时)学分:3学分(二)课程性质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因此是工科大学生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