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熟记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2 识别出最常见的一些图例。
(2)能力目标1 掌握并熟练的将三种不同形式的比例尺之间进行相互转换并比较大小2 学会根据比例尺量算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3 掌握不同类型地图的方向判别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的使用地图。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判读、图例。
难点:地图上方向的判别。
三、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本四、教学方法讲述、讨论、活动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前不久我们刚放了国庆长假,同学们都去哪些地方旅游了,谁来告诉我你都去了那些地方?假如你有机会,一个人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
例如北京或者上海,你怎么样才能顺利的到达呢?你需要带上什么东西?学生:地图师:是地图,那么我们是不是随便的拿着一张地图就可以呢?我们得到地图之后又怎么样从中提取信息呢?好今天我们就来看怎么样从地图中获得信息,和怎么样选择合适的地图。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章第二节地图的阅读。
师:现在我给同学们看两幅图,(旅游图和世界地图)你们从中看到些什么呢?是不是有一些字和一些符号,以及1厘米的线段表示2000千米,那么我们接下来一起来看着些是什么。
请你们打开书第16页,看一下上面的文字,和图1.21图1.22找出地图的概念和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学生: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后上的图像。
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图例方向(一)比例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地图就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的图上。
三要素就是比例尺、图例、方向。
现在我们就首先来讲比例尺,(PPT第四张)比例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就等于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
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下练习。
1、图上5厘米,实地距离50千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比例尺是等于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那么同学同计算一下比例尺。
)学生:1:1000000或、、、、、、、师:回答的不错,那么我们是怎么样来计算的呢用5厘米比上50千米,把50千米化为厘米,把单位化统一了。
就么50千米我们先写50在把千米化成米就在50后面填上3个零,把米化成厘米再后面在填2个零,也就等于5:5000000然后约分就等于1:1000000。
2、比例尺为1:40千米,图上距离为2.8厘米,实地距离等于多少?(那么我们已经知道了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地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那么实地距离就等于图上距离:比例尺。
现在同学们来计算一下实地距离?学生:等于112千米师:好等于112千米回答的不错,那是怎么来的呢,就是用2.8除以1:40千米,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所以等于2.8乘以40等于112千米。
那么我们已知实地距离和比例尺,那么我们求图上距离就用比例尺乘以实地距离、现在我们学会了比例尺的计算,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比例尺的几种形式。
(PPT第七张)那么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是怎么样表达呢?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千米,我们可以用数字来表示,那么用数字表示就是1:1000000 第一种我们是用线段来表示的,所以叫做线段式,那么第二种我们是用文字表示就叫做文字式,第三种就做数字式。
这三种的表达方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那么我们就来看三种表达是的转化,(PPT第七张)第一个告诉文字式,上同学们写出线段式和数字式,第二个告诉线段式填文字式和数字式,第三个告诉数字式,填文字式和线段式。
(同学来填一下,请举手)学生: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一个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用线段来表示先画出1厘米的线段然后标上0和2千米,数字式我们先把2千米化为厘米,2千米等于200000所以数字式为1:200000 。
第二个告诉了线段式,那么我们看用文字来表示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千米,数字式我们把20千米化为厘米等于2000000所以数字式为1:2000000 。
最后一个是数字式,1:50000 那么我们用用文字式首先把50000厘米化为米,我们就把50000的两个零去掉,就等于100米,现在500米不到千米,所以我们就只化到米了,所图上1厘米代表500米,线段式就画出1厘米的线段,表上0和500米。
现在我们在来比较一下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也就是我们数学中的分数,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就越大。
同学们来比较一下这几个比例尺,1:10 1:100 1:1000学生:1:10大于1:100大于1:1000师:好回答得不错是1:10大于1:100大于1:1000 因为我们讲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那么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有没有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两幅地图。
想一想,图幅相同的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哪张地图的比例尺大?哪张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哪张地图反映的地理事物详细?比例尺比较大小是本节课学习的难点。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后再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理由。
通过学生的发言老师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尺比较大小的方法。
然后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归纳总结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大小与表示事物范围大小、反映事物详略的关系。
这两幅图分别是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我们来看看它们比例尺的大小和表示范围的大小及内容的详略关系。
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是大还是小呢?我们说了分子相同,分母越大的比例尺越小,所以中国地图比例尺是小,相反北京地图的比例尺大,那我们看中国地图有全中国的省份,而北京地图只有北京一个地方,那么中国地图的范围大而北京地图范围小,在中国地图中我们只看到它的轮廓和北京及两条河流,在北京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市轮 比例尺大小表示范围大小 反映事物详略中国地图 北京地图廓天津河交通网,说明了中国地图内容简略,北京地图详细。
从这里可以总结出,相同图幅,比例尺越大的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的表示范围就大,内容越简单。
你们来看着两个比例尺,来比较一下,它们比例尺的大小和表示范围的大小及内容的详略,(PPT第十一张)两位同学上来做一下。
学生:师:我们来看他们两做的对不对,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那么第一个比例尺要大于第二个,所以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第二个是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
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那么我们已经讲完了比例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方向。
自主探究阅读P16页教材及图1.21和1.22(1)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和。
(2)比例尺是表示比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 。
(3)上图比例尺的表达方式是式(),改为数字式是(1:______),如果用文字式,则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千米)(4)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比例尺是个分数,分子相同,分母越小,比例尺越________;分母越大,比例尺越_______.合作探究(1)参照地图册:在台湾岛地图上,量出(从表示居民点的)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2)观察下图思考:下面同样图幅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较大的是哪幅?表示内容较详细的是哪幅?表示范围较大的是哪幅?总结:同样图幅,比例尺较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较 ,内容较 ;比例尺较小的地图,表示的范围较 ,内容较 。
反馈练习1.图上的比例尺为1:18000000,图上距离为4厘米,实地距离为 。
图上的比例尺为1:250000,实地距离为15千米,图上距离为 。
图上的比例尺为1:250000,实地距离为15千米,图上距离为 。
图上距离为7厘米,实地距离为1400千米,图上的比例尺为 。
2.图上6cm 代表实地距离300KM ,其比例尺是 ( )A.50万分之一B.1:30000000C.D.3.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 )A.1:1000000B.1/10000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千米D.4.教室里贴有四幅大小一样的地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顺序应该是:( )①世界地图②中国地图③山东地图④莒县地图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D.④③①②5.在绘制某地地形图时(图幅大小不限),如果要表示内容比较详细,应选用下列哪种比例尺: ( )A.1:10000000B.图上1cm 代表实地距离40kmC.1:/2000000D.6.绘制莒县第一中学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比较合适:( )A.1:1000B.1:40000000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kmD.1:300000007.北京到武汉的实地距离为1200千米,在比例尺1:10000000的中国地图上,一只蚂蚁从北京以每分钟3厘米的速度向武汉匀速爬行,这只蚂蚁需要用时: ( )A.2分钟B.3分钟C.4分钟D.6分钟小结:概念:比例尺表示 的程度。
公式:比例尺= 。
① 。
三种表示形式: ② 。
③ 。
大小的比较:比例尺是一个比值,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 ;反之分母愈小,比例尺。
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内容、范围的关系:①在图幅一定的情况下,比例尺愈大,表示的内容愈;所画范围愈。
②在图幅一定的情况下,比例尺愈小,表示的内容愈;所画范围愈。
新课标第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