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税务法律法规及适用教学过程:一、目标陈述(O):知识、能力、素养二、任务描述及要求(T):1.了解跨境电子商务税法的立法和《电子商务法》关于纳税的条款。
2. 熟悉跨境电子商务税法的法律、法规(含条例、细则)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3.结合案例,能较准确地分析跨境电子商务税法履行方面的违法案例及法律适用。
三、教与学(准备P):案例:2018年,广州市中院判处广州志都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及有关个人走私普通货物罪,涉案人员均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和不等罚金,志都公司没收违法所得及罚金300余万元。
由于本案非常具有典型意义,被业内誉为跨境电商保税仓“刷单第一案”。
案件回顾2015年年初,李某(已另案处理)指使广州志都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经理被告人冯某某、业务主管江某某、兼职人员刘某某利用志都公司可从事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业务,对外承揽一般贸易的进口货物,再以跨境电商贸易形式伪报为个人海外购进口商品,逃避缴纳或少缴税款;同时,李某指使被告人程某某为广州普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云公司)申请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业务海关备案、开发正路货网(××),用于协助志都公司跨境贸易制作虚假订单等资料。
从2015年9月至11月期间,志都公司及冯某某、程某某等人利用上述方式走私进口货物共19085票,偷逃税款共计人民币2070384.36元。
法院判决经过法庭审理,2018年4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依法公开判决:广州志都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被告人冯某某和江某某、程某某逃避海关监管,伪报贸易方式报关进口货物,偷逃应缴税额,其行为均已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
志都公司在共同犯罪中处重要地位,是主犯,依法应承担全部罪责。
涉案人员均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和不等的罚金,涉案志都公司没收违法所得及罚金300余万元。
(一)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形式。
税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
税收的特性:税收具有非直接偿还性(无偿性)、强制义务性(强制性)、法定规范性(固定性)。
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以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实物或货币所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
具体表现在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不论税款由谁缴纳,一切税源都是来自当年劳动者创造的国民收入或以往年度积累下来的社会财富。
分配的目的: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
(二)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税务法律适用的立法现状1.我国税收相关法律法规有:(1)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税收实体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以下简称《车船税法》);税收程序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2)法律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车船税法》、《税收征管法》,由国务院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3)税收的非基本制度。
国务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通知、决定等。
2.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立法2013年8月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
2013年9月13日发布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跨境应税服务增值税免税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52号)同时废止。
2014年1月发布《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规定要求办理工商登记。
海关总署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归类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完税价格表》的公告海关总署关于调整部分商品进口关税暂定税率的公告。
2015年9月14日,海关总署加贸司发布文件《关于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网购保税进口监管工作的函》(58号)2018年12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规定经营者和平台的纳税义务及违法处罚条款。
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18]49号)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商财发[2018]486号)关于调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公告(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濒危办公告[2018]157号)(三)税法的主要内容1.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个人所得纳税项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四)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 不超过5000元的 52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10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20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35(注:本资料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五)《电子商务法》中税务条款1.电子商务经营者第十一条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依照前条规定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在首次纳税义务发生后,应当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请办理税务登记,并如实申报纳税。
2.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第二十八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提示未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经营者依法办理登记,并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针对电子商务的特点,为应当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经营者办理登记提供便利。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税务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和与纳税有关的信息,并应当提示依照本法第十条规定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电子商务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办理税务登记。
3.违法的处罚条款第八十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按照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税务部门报送有关信息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八十六条电子商务经营者有本法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记入信用档案,并予以公示。
第八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近日,从事职业代购的85后杭州姑娘赵某,因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罪”,面临刑事处罚。
经查,她在2016年中至2017年初近半年多时间内,多次往返境外代购,累计境外代购货值约280万元,涉嫌偷逃税款约80余万元。
分析:这种行为为何会违法?定为何罪?走私是逃避海关监管和不缴纳关税的行为。
从所涉代购行为来看,实质上是通过在海外购买商品,再到国内来销售,有“带商品非法入境”这一要素,本身在性质上则属于走私,故不会按照普通的逃税罪来处理,而会按照走私罪来处理。
走私罪的认定如下:在走私罪与非罪界限的认定中,主要应注意本罪与一般走私违法行为的界限。
走私偷逃应缴税额达到5万元的,构成走私罪,未达到这一数额标准的,属于一般走私违法行为。
本案货值约280万元,涉嫌偷逃税款约80余万元,犯走私罪。
(六)《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2014年1月1日起执行)主要内容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3〕89号)的要求,经研究,现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以下称电子商务出口)税收政策通知如下:符合下列条件的,适用增值税、消费税退(免)税政策:1.电子商务出口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已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2.出口货物取得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且与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电子信息一致;3.出口货物在退(免)税申报期截止之日内收汇;4.电子商务出口企业属于外贸企业的,购进出口货物取得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消费税专用缴款书(分割单)或海关进口增值税、消费税专用缴款书,且上述凭证有关内容与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有关内容相匹配。
(适用本通知退(免)税、免税政策的电子商务出口企业,是指自建跨境电子商务销售平台的电子商务出口企业和利用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出口的企业。
)案例:M公司是在“单一窗口”平台登记备案且注册在杭州的电子商务企业,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2016年6月,其通过互联网与国外客户N签订一批出口电子玩具合同,出口销售额为2000元人民币。
M公司在义乌小商品市场采购此批出口电子玩具,支付价款合计1500元,无相关票据。
当月,M 公司将该批电子玩具报关出口,并按时收汇。
案例分析:143号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出口货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对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企业出口未取得合法有效进货凭证的货物,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在2016年12月31日前试行增值税免税政策:一是出口货物纳入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单一窗口”平台监管;二是出口企业在“单一窗口”平台如实登记其购进货物的销售方名称和纳税人识别号、销售日期、货物名称、计量单位、数量、单价、总金额等进货信息;三是属于在“单一窗口”平台登记备案且注册在杭州市的企业。
另外,《关于同意在天津等1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国函[2016]17号)所列12个城市参照执行。
M公司虽然在采购出口货物中没有取得合法有效的进货凭证,但由于属于注册在规定区域内的电子商务出口企业,适用免税政策。
法律适用:根据96号文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出口货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43号,下称143号文)规定,电子商务出口企业出口货物不符合退税条件的,可以享受增值税和消费税免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