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下能力提升(十三) 苯一、选择题1.苯的泄漏会造成严重的危险,以下说法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D.由于苯有毒,所有工作人员在处理事故时,都要做相关防护措施2.(2016·北京东城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3.下列实验中,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水检验苯和溴苯B.苯、浓硝酸共热制硝基苯C.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D.苯、溴水、溴化铁混合制溴苯4.[双选]下列物质中,既能因发生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A.SO2B.CH3CH2CH CH2C. D.CH3CH35.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A.乙烷B.甲苯C.丙烯D.四氯乙烯6.(2016·宁波高一检测)下列区分苯和己烯的实验方法和判断正确的是( )A.分别点燃,无浓烟生成的是苯B.分别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分层,下层橙黄色消失的是己烯C.分别加入溴的CCl4溶液振荡,静置后分层,上下两层均为无色的是己烯D.分别加入酸性KNnO4溶液,紫色消失的是己烯7.(2016·南京高一检测)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8.(2016·重庆高一检测)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常温下不能进行,需要加热B.反应②不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下层C.反应③为加成反应D.反应④能生成,从而证明苯中是单双键交替结构9. 下列有关有机物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氟一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可以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B.乙烯和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C.邻二甲苯没有同分异构体表明苯的凯库勒结构式存在局限,不准确D. 和CH3-CH CH2互为同分异构体10.(2016·嘉兴高一检测)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C.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过盛有NaHCO3溶液的洗气瓶11.(2016·吉林高一检测)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它一般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B.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C.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可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12.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消耗氢气最多的是( ) A.CH2CH—CH CH2二、非选择题13.甲、乙、丙、丁分别是甲烷、乙烯、丙烯、苯中的一种。
①甲、乙能使溴水褪色。
甲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但乙分子不能。
②丙既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丁既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一定条件下,1 mol丁可以和3 mol H2完全加成。
请根据以上叙述完成下列填空:(1)甲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丙是________形结构;(2)丁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14.某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0.5 mol A完全燃烧时,得到1.5 mol水和67.2 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在催化剂FeCl3的作用下,A与液氯反应生成B和HCl:__________________;②在催化剂作用下A与H2反应生成C: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16·海南高一检测)苯和液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具支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
填写下列空白:(1) 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反应开始后,观察D和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为: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
(2)反应2~3 min后,在B中的NaOH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写出B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的装置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6.(2016·广州高一检测)甲苯是对煤的综合利用得到的产物之一,其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下列问题:(1)苯与甲苯的相互关系为________。
A.同分异构体 B.同位素C.同素异形体 D.同系物(2)甲苯燃烧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1 mol甲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
(3)甲苯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种。
(4)已知具有结构的物质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区分苯和甲苯的试剂是________(写名称)。
17.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B,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B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体,B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
回答下列问题:(1)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2)与A相邻的同系物C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3)在碘水中加入B振荡静置后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4)B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在50~60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5)等质量的A、B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物质的量________(选填“A>B”“A<B”或“A=B”)。
课下能力提升(十三) 苯1.解析:选A 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易燃,有毒。
2.解析:选D 从苯的分子式C6H6看,其氢原子数未达饱和,应属不饱和烃,而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苯的凯库勒式并未反映出苯的真实结构,只是由于习惯而沿用,不能由此来认定苯分子中含有双键,因而苯也不属于烯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了溴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其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
3.解析:选 A 苯和溴苯均不溶于水,但苯的密度比水小在上层,溴苯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可以检验;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硝基苯;溴与己烯加成后生成的产物仍能溶在苯中,不能用溴水除去苯中的己烯;苯和液溴在溴化铁催化下能反应生成溴苯,但不能和溴水反应。
4.解析:选A、B SO2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Br2及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CH3CH2CH CH2中有双键,遇Br2能发生加成反应,遇酸性KMnO4溶液能被氧化,从而使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结构稳定,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但可萃取溴水中的Br2,使溴水褪色,此过程属物理变化过程;CH3CH3既不能使溴水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5.解析:选D CCl2CCl2分子中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6.解析:选D 苯与己烯的性质区别是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但己烯可以;另外苯加入溴水中会将溴从水中萃取,使水层褪色,而苯层(上层)则呈现橙红色。
苯、己烯燃烧时都会产生浓烟,A项错误;分别加入溴水振荡,下层橙黄色均消失,B项错误;C项都不分层,错误。
7.解析:选C A项,分别属于取代反应、氧化反应;B项,都属于加成反应;C项,分别属于取代反应、加成反应;D项,分别属于物理变化(萃取)、加聚反应。
8.解析:选B A项,苯制取溴苯的方程式为,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即可进行;B项,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但是会出现分层现象,苯在上层,下层依然还是高锰酸钾溶液(紫色);C项,制取硝基苯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该反应为取代反应;D项,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但这个反应不能证明苯中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9. 解析:选 B 若甲烷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而一氟一氯甲烷有两种结构:相邻或者对角线上的氢未被取代,而实际上,一氟一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因此只有正四面体结构才符合,故A正确;甲苯含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苯的凯库勒结构式中邻二甲苯有同分异构体,实际上邻二甲苯没有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和CH3CH CH2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10.解析:选C 溴和KI发生反应生成I2,虽然除去了溴,但是引进了杂质I2,并且溴苯和汽油互溶,无法萃取,A项错误;因为通入的H2的量不好控制,少了,不能将乙烯全部除去,多了,就会使乙烷中混有H2,而且反应条件要求高,B项错误;因为浓H2SO4、浓HNO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而不溶于硝基苯的盐,C项正确;D项只能除去SO2,不能除去CO2,D项错误。
11.解析:选D 因苯乙烯为烃,故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A不符合题意;其分子式为C8H8,与苯(C6H6)具有相同的最简式,故燃烧时现象相同,B不符合题意;因分子中含碳碳双键,故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C不符合题意;1 mol苯环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1 mol碳碳双键能与1 mol H2加成,故D符合题意。
12. 解析:选C 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分析物质中的性质,1 mol的碳碳双键与1 mol 的H2发生加成、1 mol的苯环与3 mol的H2发生加成,所以1 mol的A消耗2 mol H2、1 mol 的B消耗(1+3)mol H2、1 mol的C消耗(1+3×2) mol H2、1 mol的D消耗(2+3)mol 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