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酚显酸性,可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D.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2.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酚有一定毒性,不能用作消毒剂和防腐剂B. DDT是目前大量使用的有机氯杀虫剂C.丙三醇俗称甘油,可用作冬天干燥天气的护肤品,因为它具有吸湿性D.涂改液中常含有三氯甲烷,用作溶剂,学生要少用,因为三氯甲烷有毒难挥发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少量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生成的是碳酸钠B.在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C.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是因为与水形成了氢键4.化合物丙由如下反应得到:C4H10O C4H8C4H8Br2(丙),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5.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为具有水果香味的油状液体,它与过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蒸馏,若得到的有机物蒸气与氢气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3,则有机物C5H10O2的结构简式可以是()A. HCOOCH2CH(CH3)2B. CH3CH2COOCH2CH3C. CH3COOCH2CH2CH3D. CH3COOCH(CH3)2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酚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后酸性大大增强B.向Na2S2O3稀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S2O32﹣+2H+═ SO2↑+S↓+H2O,利用产生浑浊的快慢或产生气泡的快慢可以测定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C.中和滴定中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基准物质来标定NaOH溶液,这是因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纯度高,组成稳定,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大D.实验室里吸入刺激性的氯气、氯化氢气体中毒时,可吸入少量酒精或乙醚的混合蒸气解毒7.化合物丙可由如下反应得到:丙的结构不可能是()A. CH3CBr2CH2CH3B.(CH3)2CBrCH2BrC. C2H5CHBrCH2BrD. CH3(CHBr)2CH38.某同学在做苯酚的性质实验时,将少量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结果没有发生沉淀现象,他思考了一下,又继续在反应混合液中滴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此时他发现()A.溶液中仍无沉淀B.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C.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D.溶液呈橙色9.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B. 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10.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描述正确的是()A.均采用水浴加热B.制备乙酸丁酯时正丁醇过量C.均采用边反应边蒸馏的方法D.制备乙酸乙酯时乙醇过量11.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酸的性质与乙酸类似,都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B.石油和植物油都是混合物,且属于不同类的有机物C.乙醇转化为乙醛的反应有碳氧双键生成,属于消去反应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12.传统的“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暴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食醋中的水要比醋酸容易蒸发B.调味品的食醋含3%﹣5%的乙酸C.食醋可除去热水瓶胆中的水垢D.冰醋酸是由冰和醋酸混合而成13.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R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40种B.分子式与R相同的酸与足量碱石灰共热,最多可得到2种烷烃C. R水解得到的酸至少有5对共用电子对数目D. R水解得到的醇发生消去反应,可得到4种烯烃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经过分馆及裂化等工序得到的物质均为纯净物B.乙酸乙酯、油脂、葡萄糖、蛋白质均可以发生水解反应C.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D.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15.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苯酚和水B.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C.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D.油酸和水、甲苯和水、己烷和苯二、实验题(共3小题)16.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甲醇、乙醚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1)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进行萃取,①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的;①萃取用到的分液漏斗使用前需并洗净,分液时有机层在分液漏斗的填(“上”或“下”)层;(2)分离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饱和NaHCO3溶液、饱和食盐水、少量蒸馏水进行洗涤.用饱和NaH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目的是;(3)洗涤完成后,通过以下操作分离、提纯产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a.蒸馏除去乙醚 b.重结晶 c.过滤除去干燥剂 d.加入无水CaCl2干燥(4)固液分离常采用减压过滤.为了防止倒吸,减压过滤完成后应先,再。
17.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如图1),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如图2)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1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目的是,冷凝管的作用是;(2)图2中冷凝水应从口进;(3)现设计分离以上粗产品的操作步骤如图3,已知a为饱和碳酸钠溶液,①为分液,请回答:试剂b是;分离方法①是;(4)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图4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图装置相比,主要优点有(写一点):。
18.如图是用于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分离、性质比较等的常见简易装置,请根据该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乙醇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管B中应加入,虚线框中的导管除用于导气外,还兼有作用;(2)若用该装置分离乙酸和1﹣丙醇,则在试管A中除加入1﹣丙醇与乙酸外,还应先加入适量的试剂,加热到一定温度,试管B中收集到的是(填写结构简式),冷却后,再向试管A 中加入试剂,加热到一定温度,试管B中收集到的是(填写结构简式)。
三、计算题(共2小题)19.已知NH4+与甲醛(HCHO)在水溶液中有如下反应:4NH4++6HCHO→(CH2)6N4+4H++6H2O,实验室中有一瓶脱落标签的铵盐,取2.0g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HCHO溶液配成100mL 溶液,取出10mL,加入0.1mol/L的NaOH溶液,当加入25mL时,溶液恰好呈中性,求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0.两种饱和一元脂肪醛的混合物,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1。
取4.08 g混合物与足量银氨溶液共热,生成银21.6 g。
试通过计算判断这两种醛是什么醛,并求它们各自的物质的量。
四、填空题(共3小题)21.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碘,用酒精洗涤①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酒精洗涤①做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银镜,用稀氨水洗涤①沾附在试管内壁上的油脂,用热碱液洗涤①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统称化学纤维①用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①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都为(C6H10O5)n而结构不同,所以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①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属于加成反应22.吃水果能帮助消化,当我们把苹果切开后,不久果肉上便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好像生了“锈”一般,其原因是果肉里的酚在空气中转变为二醌,这些二醌很快聚合成为咖啡色的聚合物。
(1)这一变化(酚变为二醌)的反应类型为(填字母)。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c.加成反应 d.取代反应(2)若要避免苹果“生锈”,请你选择一种保存切开的苹果的方法:,其原因是。
23.(1)苯酚的俗名是,苯酚沾在皮肤上,用洗涤;(2)福尔马林是的水溶液;(3)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可用进行洗涤.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A.苯酚显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弱,比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强,只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不能生成CO2,与故A选;B.2,4﹣已二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溶液褪色;苯酚可发生反应生成白色三溴苯酚沉淀;甲苯能萃取出溴水中溴,溶液分层,上层为橙红色,下层为无色,三者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不选;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故C不选;D.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苯和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两者反应的类型相同,故D不选。
2.【答案】C【解析】A.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苯酚也是很多医药(如水杨酸、阿司匹林及磺胺药等)、合成香料、染料的原料,苯酚的稀水溶液可直接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故A错误;B.DDT杀虫剂会通过空气、水、土壤等潜入农作物,残留在粮食、蔬菜中,或通过饲料、饮用水进入畜禽体内,继而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这种有机氯化物在人体中积存,可使神经系统和肝脏功能遭到损害,引起皮肤癌,使胎儿畸形或引起死胎,现在已经禁止使用,故B错误;C.甘油具有吸湿性,常用作一些护肤用品的添加剂,防止皮肤干燥,故C正确;D.涂改液中常含有三氯甲烷,用作溶剂,学生要少用,因为三氯甲烷有毒且易挥发,故D错误。
3.【答案】D【解析】A.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钠,少量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故A 错误;B.溴乙烷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溴离子,加入硝酸银不反应,故B错误;C.苯不含双键,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但是可以燃烧,能被氧气氧化,故C错误;D.氢键的存在使得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故D正确。
4.【答案】B5.【答案】B【解析】得到的有机物蒸气与氢气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3,则有机物蒸气摩尔质量=46g/mol,酯在碱中水解产生的有机蒸气是醇,则摩尔质量为46g/mol的醇是乙醇,所以水解得到的羧酸钠为丙酸钠,原有机物C5H10O2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OOCH2CH3,故选B。
6.【答案】B【解析】A、苯酚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后会生成H3[Fe(C6H5O)6]和HCl,HCl为强酸,所以溶液的酸性增强,故A正确;B、S2O32﹣+2H+═SO2↑+S↓+H2O反应中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沉淀或气体无法定量测定,所以向Na2S2O3稀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S2O32﹣+2H+═ SO2↑+S↓+H2O,不能利用产生浑浊的快慢或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测定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故B错误;C、邻苯二甲酸氢钾纯度高,组成稳定,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容易精确称量和配制容易,常作标准溶液,所以能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基准物质来标定NaOH溶液,故C正确;D、酒精或乙醚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吸入少量酒精或乙醚的混合蒸气可以减轻由氯气、氯化氢气体引起的中毒,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