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及体会-陈阳老师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及体会-陈阳老师


高考物理试题的分布特点
― 怎么考
各类型题的解题思路
― 怎么答
制定完整的复习计划 编写完备的复习材料
― 怎么做
三轮复习模式及相关材料
一轮:给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轮:给学生建立经典的物理模型
并附以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强化 三轮:模拟应试训练。
问题的症结


高中物理《高考说明》的要求 ― 考什么 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 识
方 法
一轮复习
指导思想
课堂:复习提纲 问

发 现
解 决
实施策略
课后:历届高考
先 导
问 题
问 题
教学反馈
过关检测
一轮复习
指导思想
实施方案
课堂 尊重认知差异 各得其所
教学反馈
联考
次模考成绩反馈
• 省实验、育才等五校联考,与育才进行对照
二中 育才
物理年级 平均分
17 正弦交流的u-t v-t图象 图 (瞬时值、有 效 值、频率、电 功)
瞬时功率 平均功率
带电粒子在电 变压器的变压规
场的运动
律与变流规律
18 力电小综合
F-t,v-t图象 功的计算
匀强电场中电势 的 计算、立体几何
受力分析、力 查动能定理
的正交分解、牛 顿第二定律
19 电路动态变化 交流电的产生 分析
要求 Ⅱ Ⅱ Ⅰ
Ⅱ Ⅰ
说明
斜抛运动 只作定性 要求
高考考什么 《高考说明》对能力的要求
A.理解能力: B.推理能力: C.分析综合能力: D.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E.实验能力:
5
5
问题的症结
高中物理《高考说明》的要求 ― 考什么
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
― 怎么考
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
1.课改后四年高考物理试卷对比分析 A.选择题(不定向选择 每小题6分,共计48分)
61.94
62
重点班 平均分
76.6
71.53
校最高分
96 93
二轮复习
指导思想 突出能力主线
知识由厚到薄 解题方法归一
实施策略
教学反馈
二轮复习
指导思想 实施策略 教学反馈
课堂:专题复习提纲 课后:限时训练
二轮提纲的编写特色
------以能力为主线 • 以物理模型为专题 • 以精高考题为经典题源 • 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方法技巧 • 以留白为学生创设拓展引申空间
斜面上运动 的加速度.用
电压表的改 匀变速直线运
变阻器的使 图像法处理
装;
动规律的应用、
用,用图像 实验数据
牛顿定律的应
法处理实验
用等。
数据
8
8
问题的症结
高中物理《高考说明》的要求 ― 考什么
高考物理试题的分布特点
― 怎么考
各类型题的解题思路
― 怎么答
问题的症结
高中物理《高考说明》的要求 ― 考什么
〖自补题〗 课前完成, 课上讲解 (发散)
20 电磁感应
牛顿运动定律 的应用
楞次定律或 右手定则
力和运动
U-I图象 电源的效 开普勒第三定律 率
万有引力与天体 运动对数函数
电线场运力动方所向受、合曲外7 7
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 课改后四年高考物理试卷对比分析
B.实验题(15分)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2 影响圆柱
• 二轮:
2011.1.3—2011.4.2(3个月)
• 三轮:
2011.4.4—2011.5.31(2个月)
建立知识的树 明线 突出考察的点 形成解题的法
知识清
方法明
明线
技巧熟
形成答卷策略 自我查缺完善
指导思想 实施策略 教学反馈
一轮复习
指导思想 知识进行系统地再认知,再构建
知识点逐一过关
实施策略
专题设置
• 重点 • 难点 • 热点
--------知识模块化、方法系统化
以知识的内在联系
以题型设置
以考点设置 以模型设置
对象模型 过程模型
方法模型
平衡专题 〖经典题源〗
例1:………………… 例2:………………… 例3:………………… 例4:…………………
〖归纳〗 1、模型特征: 2、解题思路: 3、解题技巧:
高考物理试题的分布特点
― 怎么考
各类型题的解题思路
― 怎么答
制定完整的复习计划 编写完备的复习材料
― 怎么做
问题的症结

生 ― 谁在考
高中物理《高考说明》的要求 ― 考什么 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物理试题的分布特点
― 怎么考
各类型题的解题思路
― 怎么答
制定完整的复习计划 编写完备的复习材料
― 怎么做
问题的症结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14 万有引力 天体运动
电流的磁场磁场 物理学史 对电流的作用
物理学史
安培定则 地磁场分布
15 力与运动的关 电路的串并联 系
万有引力与 天体运动
胡克定律
力与运动的关系
16 v-t图象
电磁感应
电磁血流计 (复合场)
动能定理、功、 功和能的关系 瞬功率的念,
老师
——复习方法不对
学生
解决问题能力
正面的示范、
行为主义
反复的重复性的训练 心理学
设计复习策略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 学习观 “自我认识—自我否定—自我反省—自我改正”
• 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与完善
• 问题的自我发现与解决
11届物理复习总体规划与定位
• 一轮:
2010.6.3—2010.12.30(6个半月)
教学反馈
一轮复习
指导思想 实施策略 教学反馈
课堂:复习提纲 课后:历届高考
过关检测
一轮提纲的编写特色
------以知识为主线
• 知识点、要点自我梳理 • 要点、考点问题自我发现问题 • 小专题:自行归纳解题方法 • 旁边:自行补充、完善的空间
一轮课堂复习模式
----自主建构
积极探索和自我总结与完善 被动接受知识的再现

形电容器 电容的因
数的推测;
多用电的
游标卡尺
读数(电流表、 23 和千分尺
电压表、欧姆
的读数
表)
考查验证 机械能守恒 定律实验, 器材与误差 分析。
等效法测 量微安表的 内阻
22
用伏安 测量动摩擦因
路灯
电流表、 测量滑块在

法测电源电 数:打点计时 24 的自动控 电压表的读 动势和内阻、器纸带的处理、 制电路 数以及滑动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及体会
沈阳二中 陈阳
物理复习中曾有的困惑
——复习效率低
生:做过那么多的题,怎么还是那么点分 怎么总有做不完的题
师:讲过那么多遍的题,学生怎么还是错 怎么总有讲不完的题
问题的症结
高中物理《高考说明》的要求 ― 考什么
高考考什么
《高考说明》对知识的要求
主题
抛体运 动与圆 周运动
内容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抛体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 、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离心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