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工程概况 (1)1.1工程基本概况 (1)1.2 工程地质条件 (1)1.3工程地下水 (1)1.4施工总平面布置 (2)2 编制依据 (4)3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4)3.1土方开挖施工总体计划 (4)3.2投入作业的主要施工机械、器具 (4)3.3 投入劳动力计划 (5)4 施工工艺技术 (6)4.1施工基本条件 (6)4.2作业方法及要求 (6)4.3降水和雨季、暴雨施工措施 (10)5 质量管理体系 (11)5.1建立信息渠道、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11)5.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图如下 (11)5.3制定施工技术文件 (11)5.4配备足够的资源 (12)5.5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2)5.6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和评定。
(13)5.7土石方及基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 (14)6 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 (14)6.1安全管理体系 (14)6.2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5)7 基坑开挖应急预案 (16)7.1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16)7.2应急组织机构图 (18)7.3应急预案措施 (18)7.4应急物资准备 (19)8 基坑开挖图及计算书 (19)8.1基坑开挖施工图 (19)8.2基坑开挖边坡稳定计算 (20)9 施工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 (22)1 工程概况1.1工程基本概况工程名称:神华福建罗源湾港储发电一体化项目电厂工程2万立方米蓄水池工程地点:福建省连江县下宫乡神华福建罗源湾储煤发电一体化项目电厂建设单位:神华(福州)罗源湾港电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上海电力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湖北省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工程结构概况:本方案为神华福建罗源湾港储发电一体化项目电厂工程2万立方米调蓄水池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2万立方米调蓄水池工程,建筑基底面积5851.56m2,水池±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0.500m;目前现场地面标高约为10.2m,开挖后水池基坑底设计标高4.800m,前池基坑底设计标高3.500m,底板及前池基坑开挖深度分别为5.4m和6.7m,水池地基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底板、墙柱及顶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施工周边情况:目前厂区正处于施工阶段,水池北侧目前暂无建筑物,南侧、东侧及西侧为厂区道路。
周边开挖环境对整体开挖无不利影响。
1.2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钻孔成果和现场调查,结合地区经验,场地上覆地层主要有素填土,第四系海积、冲击地层。
岩性主要为抛填块石、吹填海砂、淤泥淤泥质土、粘土、混碎石粉质粘土。
下伏基岩为白垩系石帽山群火山岩,岩性为凝灰熔岩。
水池区域现有场地标高为+10.2m,设计垫层底标高为+4.8m,根据地质资料,水池座落于回填开山石上。
本区域地质情况详见地质勘测成品图F1449S-G20144-01及F1449S-G20144-08。
1.3工程地下水潮汐根据《福州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1#-3#泊位工程施工图设计(陆域形成部分)设计说明书》(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2011年9月),本港区属正规半日潮,潮汐形态数F=0.28。
据门边验潮站1977年8月-1979年12月实测资料统计。
潮位特征值为:最高潮位:8.05m最低潮位:-0.21m平均高潮位:6.58m平均低潮位:1.60m平均海平面:4.06m最大潮差:7.64m最小潮差:2.27m电厂地坪设计标高为10.6m,且场地主要为开山石回填形成陆域,回填土密实性较差且不均匀,但是厂区已设置防渗墙,基础基坑开挖到设计深度后,受到潮汐的影响不大,主要是场地水及雨水影响。
1.4施工总平面布置1.4.1编制依据及原则(1)神华福建罗源湾港储电一体化项目电厂工程净水站及应急备用水池工程合同。
(2)场地划分、布置在现有的场地条件基础上,以满足顺利施工及最大限度的方便各项作业为原则,在满足施工进度的前提下统一规划。
(3)机械及力能布置充分考虑负荷能力,确定合理的工作范围,保证机械及力能的有效合理利用。
(4)各类施工设施布置都以方便生产、有利于生活、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的要求为原则。
(5)本着“有利施工、节约用地、方便运输、保证安全”的原则,合理规划布置施工总平面。
1.4.2施工场地划分及布置本施工段生活宿舍租用当地村民房屋,现场生产用地包含两个地块,分别为生产办公区域及施工现场。
生产办公区统一规划于电厂北侧,施工现场布置详见下图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2 编制依据建筑工程规程、规范及相关技术文件:(1)《2万立方米调蓄水池结构图》F1449S-S5416(2)工程地质报告F1449S-G20144-01及F1449S-G20144-08;(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14;(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7)《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规范》JGJ180-2009;(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9)《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3年版);(11)工程合同及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12)神华福建罗源湾港储中转发电一体化项目发电厂工程净水站及应急备用水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3.1土方开挖施工总体计划待施工场地平整完成具备开挖条件后,工程施工准备5天,预计开挖量为12000m3,开挖计划每天挖方800m3,计划开挖时间为15天,施工降水配合施工开挖进度进行,开挖总工期为20天。
3.2投入作业的主要施工机械、器具主要施工机械、器具3.3 投入劳动力计划依据施工作业工程量及进度计划,劳动力安排如下4 施工工艺技术4.1施工基本条件4.1.1 施工相关图纸已到场、且已会审;4.1.2 施工现场施工道路畅通,施工水、电已接通;4.1.3 施工现场已平整,障碍物已清除;4.1.4 施工机械已进场、且报审通过;4.1.5 本方案报审通过。
4.2作业方法及要求4.2.1施工工艺流程图4.2.2施工前准备(1)进行水平、轴线测放,复核控制桩点。
(2)根据基础边线及工作面,加上放坡位置将开挖边线测放出来,并撒上灰线,对开挖边界进行标识。
(3)做好挖土工作的作业安排,机械到位,确定开挖时的作业程序。
(4)做好材料的供应,土方开挖中的边坡支护材料准备好,并做好基坑内明沟排水准备。
(5)对挖机手及土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确定开挖方向及堆土地点,挖深情况交底。
(6)对现场的作业人员要进行安全交底,做好安全防护,施工员、安全员必须在现场监护。
4.2.3测量放线根据厂区控制网,利用全站仪测设定出虹吸井四个坐标点的位置,根据坐标点放出地坑开挖上口及下口线。
4.2.4 土方开挖(1)开挖顺序:本工程计划采用两侧阶梯式加放坡的开挖形式,每步的放坡系数将根据槽底,深度的不同,计划按1:1进行放坡。
目前场地标高为+10.20m,第一层开挖至标高+6.50m 位置时,预留1.5m缓坡平面。
第二层开挖完成后,预留300mm保护层,采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清理时用水准仪进行标高控制,标高误差:0~-50mm。
具体开挖详附件:开挖施工图机械挖土期间必须设专职测量员跟随测量,防止超挖,当挖掘接近基底时,每挖一段后,立塔尺复核一次,及时提醒挖掘机操作人员下挖深度。
开挖到设计标高且清槽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地基验槽,验槽合格后立即进行换填及垫层施工。
为防止运输车辆碾压、碰撞地下、地上水电管线,运输车辆要根据现场环境按指定路线行驶,不得随意改变行驶路线。
土方装车量以略低于车槽上口为宜,决不允许超载重行驶。
在开挖完毕后用挖掘机对基坑外侧进行场地平整,并及时修筑基础施工用的环形路线道路。
基坑边至上口平面距离3m以内严禁车辆碾压。
(2)土方开挖的技术要求:做好技术准备工作,放出挖土边线及坑内标高有变化的基础挖土线,提前测量场平标高及挖土深度,计算挖土量。
挖土过程中修坡人员要及时修整边坡,为确保上下坡线顺直,修坡时需要挂线修整,并保证设计边坡及坑底的净空尺寸正确无误。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开挖放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基础施工期间,在已开挖的边坡顶部及时搭设红白相间的钢管式围栏,夜间挂红灯警示。
开挖的土方运至甲方指定场地堆放,回填时再取土。
确保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失稳。
4.2.4土方退土路线土方开挖阶段因基坑周围靠近厂区永临结合道路,施工场地较为狭窄,故运输道路就选用在基坑边设计的的永临结合道路位置,修建施工便道,以便土方开挖及行车。
施工便道在靠近围栏门口处修建一洗车池,以保证运输渣土车辆能整洁上路,保持环境卫生。
土方开挖平面布置图4.2.5 边坡防护(1)开挖边坡按1:1控制, 在距基坑顶1.0m四周设置0.2m*0.3m挡水坎,面层采用砂浆粉刷,防止雨水进入基坑。
(2)开挖完成后需全部清理边坡上的松动沙土,然后用蓝色彩条布全部覆盖,上口全部用编织袋压实,边坡上彩条布用安全网挂沙袋压实。
基坑底部设置一圈0.5m*0.5m的排水沟,每20m设置一个集水坑。
(3)基坑开挖后,在距基坑顶边缘设置安全维护栏杆,高度1.2m,留置人员专用通道,防止施工人员坠落基坑。
(4)在基坑顶部边0.5m,间距30m设置稳定性观测点(观测点采用直径16钢筋制作),基础施工期间密切监测边坡位移、沉降状况。
(5)设专人每天巡视基坑边坡状况,并每3天监测边坡沉降偏移点填写《基坑边坡巡视监测日报表》,发现不稳定状况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基坑边坡巡视监测日报表4.3降水和雨季、暴雨施工措施4.3.1技术措施:雨季施工前要做好雨季施工交底工作,现场工长要根据施工方案对施工班组做好书面技术交底。
指定专人进行天气观测并作记录,收听气象、天气预报,防止大雨、暴雨突然袭击。
4.3.2 现场准备:开挖完成后,用土工布覆盖边坡,在基础周边设置集水坑,集水坑大小为1500mm*1500mm*1000mm设置钢筋笼,基坑涨潮的地下水通过集水坑内水泵抽出,排到砖砌集水井(规格2000mm*2000mm*1500mm)中,通过预埋直径600mm波纹管排到厂外滞洪区。
现场临时用电线路要保证绝缘性良好,架空设置,电源开关箱要有防雨设施,施工用水管线要进入地下,不得有渗露现象,阀门应有保护措施。
配电箱、电缆线接头、箱、电焊机等必须有防雨措施,防止水浸受潮造成漏电或设备事故。
所有机械的操作运转,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雨季施工期间应加强教育和监督检查。
施工人员要注意防滑、防触电,加强自我保护,确保安全生产。
现场配备6台功率100m3/h,口径100mm,扬程25m的潜水泵,1台柴油发电机以及其他的防讯应急材料,确保基坑不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