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智慧,答案

国学智慧,答案

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1、简述孔子在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时发挥的重大作用。

2、君子应该具备哪些精神内涵。

3、如何从各方面修炼成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

1【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孔子把商朝【周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A 孔子是生于老子之后的B 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C 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D 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2【单选题】《春秋》是根据(A鲁国)历史改编的。

A 鲁国B 燕国C 赵国D 魏国3【判断题】《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对)4【单选题】孔子用(B 道德)区分君子与小人。

A 财富B 道德C 血统D 官职大小《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1【判断题】《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小人”一词出现107【24】次。

(错)2【判断题】孙中山革命提出的口号“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

(对)3【单选题】在儒家典籍里(C 人与人)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

A 人与天B 天与地C 人与人D 人与神4【单选题】孔子最提倡以(A 格局)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A 格局B 财产C 阶层D 道德5【单选题】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是(D《论语》)。

A 《左传》B 《国语》C 《楚辞》D 《论语》6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成为孔子区分人的一个基本尺度(对)君子的内涵【单选题】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D 自弃)。

A 修己B 务本C 乐他D 自弃2【单选题】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下面不包括哪些?A 要修己B 要利他C 要吃亏D 要乐他3【单选题】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C 孝)的解释。

A 忠B 仁C 孝D 义4【判断题】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道德底线是“仁”。

(对)君子之道1【单选题】“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解释错误的是:( D 做事不用认真)A 人要有敬畏之心B 做事要认真C 做事要有边界D 做事不用认真2【单选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 B 仁)的描述。

A 孝B 仁C 忠D 义3【判断题】孔子认为所有人认为是好人的人就是好人。

(对)4【单选题】“德不孤必有邻”是谁说的?A 老子B 孟子C 孔子D 荀子5成为君子,从气度上讲,要仁爱天下(对)通过本章学习,你需要掌握和了解以下问题:广义《春秋》与狭义《春秋》1、分析史官所承担的使命。

2、思考孔子编订《春秋》的贡献及缺失之处。

3、分析《春秋三传》的自身特色和各自得失。

1【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在古代《春秋》只是鲁国才有的)。

A 史可以通古今之理B 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经”的作用C 史的作用在汉朝形成共识D 在古代《春秋》只是鲁国才有的2【判断题】《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12个国君,242年的历史大事纲要。

(对)3【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天人”不是史官的组成系统)。

A 史官在古代是很多官员的统称B 老子是出身于史官C “天人”不是史官的组成系统D 古代的“卜官”也属于史官4【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现在的《春秋》是记录西周和东周的历史)A 鲁国曾是周公伯禽的封地B 现在的《春秋》是记录西周和东周的历史C 孔子编订了《春秋》D 《春秋》在春秋时期各国都有的一本书5【判断题】在周朝,卜官和巫官地位上升,而主管作用下降。

(错)6史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错)春秋三传之别1【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春秋》的字数比《左传》多)。

A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B 《春秋》的字数比《左传》多C 《左传》最大的影响是“行人辞令”D 《左传》是研究历史得失,总结教训的2【判断题】在汉代时对《春秋》这本书诠释的有“春秋五传”。

(对)3【判断题】《公羊传》和《谷梁传》在汉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4【单选题】现在说的春秋三传不包括(C 《夹氏传》)。

A 《左传》B 《公羊传》C 《夹氏传》D 《谷梁传》5属词比事,《春秋》教也。

来自《礼记》(对)如何读《春秋》1【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谷梁传》属于齐学)A 《公羊传》更接近贵族对《春秋》的阐释B 《谷梁传》更接近普通人对《春秋》的阐释C 《谷梁传》属于齐学D 《谷梁传》属于鲁学2【单选题】不属于郑玄在《六艺论》中对三传评说的是(D 公羊善于经)。

A 左氏善于礼B 公羊善于谶C 谷梁善于经D 公羊善于经3【判断题】《公羊传》主要强调了帝权对国家的控制,属于齐学。

(对)4【判断题】叶少蕴在《春秋序传》中认为《左传》传义不传事。

(错)5范宁在《谷梁传集解序》中对三转进行了评说(对)《尚书》中的“古文经”与“今文经”通过本章学习,你需要掌握和了解以下问题:1、“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二字如何诠释《尚书》的治国经验。

2、怎么理解今、古文经的问题。

1【判断题】汉代初传播的汉书称为今文尚书。

(对)2【判断题】汉学以训诂为特征,宋学对经蕴含的哲理进行讨论阐发。

(对)3【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秦朝之前,记录《尚书》用的文字是隶书B 《诗经》是从西周早期开始的C 《周易》是从伏羲开始的D 《尚书》是五经中问题最复杂的书4【单选题】下列关于“今文经”和“古文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者在文字上有差异B 研究方法相同C 探求本义是古文经的特点D 今文经多经传进行阐发5【判断题】《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政书。

(对)6伏生是秦朝时期的人(对)《尚书》的流传1【判断题】在东汉时期,《古文尚书》得到广泛传播。

(错)2【单选题】对于“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经是文化的根本B 是国家的核心典籍C 是国家的一个文化宗旨D 今文经在延传中保持了本意3【判断题】现在的《古文尚书》不是先秦的,也不是汉代的,是晋朝时伪造的。

(对)4【判断题】《尚书》的内容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代。

(对)5【单选题】对《尚书》的文体解释错误的是()。

A 训是誓言,命令B 典是最正统的文献记载C 谟是君臣的研讨记录D 诰是颁布的命令6传世两千多年的尚书是一部伪书(对)《尚书》的中心思想1【单选题】《尚书》总结的周朝治国经验不包括()。

A 不用旧臣B 惟德是辅C 以亲九族D 九族既睦2【判断题】在记录内容方面,《尚书》比《国语》更正式,更重要。

(对)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由选拔产生的君主是()。

A 尧B 舜C 周武王D 大禹4【判断题】百官在古代是由特定的家族担任的。

(对)5人心惟危,道心惟做这句话出自论语(错)《尚书》的治国之道1【判断题】商朝能统一国家的重要原因是有了铜器并且发明了车。

(对)2【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商朝是东夷部落B 周朝更多继承了商朝C 周朝更多继承了夏朝D 墨家推崇勤俭3【单选题】不属于《尚书》中的经验总结的是()。

A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B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C 视远惟明,听德惟聪D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4【单选题】春秋时期继承《尚书》治国精髓的国家是()。

A 赵国B 秦国C 魏国D 鲁国5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出自《左传》(对)诗到《诗经》1【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先秦各国都有诗B 先秦时歌词是可以传下来的C 先秦时歌词与乐谱都不能传播下来D 诗经是汉朝以后才有的叫法2【判断题】《诗经》是周朝所有诗的合集。

(错)3【判断题】徒歌指唱歌时无伴奏,又称为清唱。

(对)4【判断题】在古代诗与歌是同一个概念。

(错)5【判断题】我国在先秦的时候,音乐就以“乐谱”的形式传下来的。

(错)6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说的是:在心里就是志向,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

情感在心里被触动必然就会表达为语言。

(对)《诗经》的编订1【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墨家学说面对的是社会下层B 墨子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工匠侠客C 墨家的原则是述而不作D 儒家的原则是述而不作2【单选题】汉朝时《诗经》分为四个流派,其中不包括()。

A 齐B 鲁C 毛D 赵3【单选题】关于汉朝4个诗派说法错误的是()。

A 鲁诗侧重于讲故事B 鲁诗较谨言C 齐诗进行说解,把阴阳融进去D 毛诗强调诗的政治功能4【判断题】春秋时期墨家和儒家是广收弟子的。

(对)5【判断题】《诗经》只有个别篇章有序言。

(错)6诗经的编订有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对)风、雅、颂待做1【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列士是以国家诸侯名义献诗B 卿大夫不可以以个人名义献诗C 卿大夫以职务名义献诗D 商颂是周天子管的2【判断题】在古代,歌本与诗本没有区别,是一样的。

(错)3【判断题】《商颂》是宋国专门整理他们流传下来的商朝祭祀先祖的曲子。

(对)4【判断题】周诗有大雅和小雅两种,后来的周诗指的是《诗经》。

(对)5【判断题】鲁襄公29年,《诗经》基本编订,但没有进行分类。

(错)6季札观礼记叙了季札出使鲁国,鲁国人为他表演周王室的乐舞。

(对)赋、比、兴待做1【单选题】下列具有概括功能的是()。

A 象形字B 形声字C 会意字D 指事字2【判断题】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三体三用”。

(对)3【判断题】“比”是类比,形成咏物和比德的传统。

(对)4【单选题】对于赋的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 具有铺陈作用B 具有描写自然界声色的功能C 具有类比功能D 具有叙述功能5【判断题】朱熹的《诗集传》兼顾诗与经的做法。

(对)6“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末足以容”来自中庸(对)孟子生平与孟子理论1【判断题】《论语》是最晚被列为儒家经典的一本书。

(错)2【单选题】南宋的()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称为四书。

A 岳飞B 沈括C 朱熹D 王守仁3【判断题】孟子认为人类之所以为人类是因为人有仁、义、礼、智。

(对)4【判断题】《孟子》与《论语》的观点没有一点关联。

(错)5【单选题】孟子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

A 生性—客观的肉体B 文性—理想的精神C 本性—自然属性D 人性—社会属性6儒家的道是指“仁、义、礼、智、信”(对)孟子对儒学思想的发展1【判断题】孔子的“仁”是理想的品德与感情,孟子的“义”是现实的标准与准则。

(对)2【判断题】孔子的“礼”与孟子的“礼”都是要恢复周天子的乐礼。

(错)3【判断题】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说的建构来源于社会。

(对)4【判断题】孟子对“仁”的来源做了解释,“仁”来源于人的本性。

(对)5【单选题】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不正确的是()。

A 老子讲道B 孔子讲义C 孟子讲义D 韩非子讲法6孔子认为“仁”是一种情感(对)从内圣到外王1【判断题】法家的文化是管理人的行为,而儒家是从思想上约束人。

(对)2【单选题】不属于孟子对仁义的观点的是()。

A 内心守仁,做事讲义B 仁,从心也,义,人路也C 仁是处理社会关系的,义是处理血缘关系D 仁是处理血缘关系的,义是处理社会关系的3【判断题】孟子主张人应当居仁由义。

(对)4【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