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急诊科(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三章急诊科(急危重症护理学)

绿色生命安全通道:是指对 急危重患者一律实行优先抢 救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原则, 医疗相关手续按情补办。 形式: •将危重病人直接送入复苏抢救室抢救,分针 挂号就诊程序简化。 •急诊科与有关科室结合对单病种病人的救治。
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
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
1. 生命体征不平稳有危及生命的各类急
危重症患者。
二、护理工作Hale Waihona Puke 点:第一节 急诊科的设置和任务
急诊科的任务和特点
急诊科的布局和设置
医疗区
1.分诊室(预检室) 2.抢救、复苏室 3.诊疗室 4.清创急诊手术室 5.治疗室 7.重症监护室 (EICU) 8.隔离室(传染门诊) 9.洗胃室
1、预检分诊处
在入口处,位置明显,方便接送患者
急诊分诊程序 急诊护理评估
初级(快速)评估
短时间内(2-5分钟)对来院急诊就诊病人 目的:快速识别,立即抢救。 A—气道及颈椎 B—呼吸功能 C—循环和脑灌注 D—评估神经缺损 E—暴露患者/环境控制
进行快速重点的资料收集,重病人边评估边抢救。
次级评估
目的: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1.问诊
2.生命体征 3.各系统重点评估
急诊绿色通道的范围,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要 求急诊护理程序。
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布局;急诊绿色通道
的运作程序,急诊护士的 素质要求,急诊工作质量 要求。
第一节 急诊科的设置和任务
急诊科的任务和特点
急诊科的布局和设置
一、急诊科的任务
1.急诊
2.急救
3.转运
4.承担灾害、事故紧急救援
5.开展急救护理的科研和培训
人员组成及要求
医疗组: 三级综合医院急
诊科主任应由具备急诊医学副高以上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 护理组: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应当由 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任职资格和2年以上急诊 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 辅助组:护理辅助、保安
1. 急诊医师、护士应当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 经验。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再 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
1.优先抢救,标志醒目 2.配置合理,培训规范 3.流程通畅,通讯方便 4.分诊准确,救治及时 5.首诊负责,无缝衔接 6.分区救治,分级管理 7.规范文书,医护一致 8.定期评价,持续改进
急救绿色通道相应制度
1.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 人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危急重病人。 2.急诊中心在抢救通道设定“急救绿色通道”醒目标 志,急诊大厅设“急救绿色通道”流程图. 3.急诊科设有24小时专职导(分诊)人员,包括护士和 护工,随时到急诊大门前迎接急危重病人入急诊抢救 室抢救。当班护士立即准备好所需抢救设备和备用抢 救药品。 4.急诊科值班医师和护士必须坚守岗位,在5分钟内 投入抢救,急诊科呼叫院内抢救会诊原则上在1 0分 种内到达。
第二节
急诊科的管理
急救绿色通道 急诊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急诊科的工作质量要求
急诊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思想素质 业务素质 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 团队精神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必须有高尚之医德 娴熟的护理技能 才能幻化出精湛之医术 掌握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敏锐的观察力
急诊护士应掌握的技术和技能
报告医务科
病人
报相关部门
重大抢救
接、分诊
会诊
特殊传染病、 涉法问题
危重急诊立即抢救
辅助检查 到各专科就诊 住院、留观、 转院、回家
EICU、 ICU
清创缝合 急诊手术
(二)、分诊 4.分诊要求
(1)分诊护士必须业务娴熟责任心强、坚 (5)遇成批病人,快速检伤分类分流, 守岗位。 (并即上报上级组织抢救。 2)对就诊病人按轻、重、缓、急办理分 科手续,做好登记。 (6)传染病人安置隔离室就诊。 (( 3)分诊错误时,首诊医生看后再转诊会 7)他人送来的无主及法律纠纷病人, 诊,护士做好协调工作。 做好保护工作。神志不清者,两人以 (4)遇急危重病人即入绿色通道,先抢救 上清点物品保存待交于亲属。 后办手续。
分诊技巧 (1)SOAP公式:*
用于急诊就诊患者
S(subjective)主观感受 O(objectice)客观现象
A(assess)估计
P(plan)计划
分诊技巧 (2)PQRST公式:
疼痛判断,用于疼痛病人
P(provoke)诱因, Q(quality)性质, R(radiate)放射, S(severity)程度,
第三节
概述
急诊分诊
急诊分诊程序 急诊护理评估
接诊、分诊、处理
接诊
预检护士将病人快速接诊到位,保 证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1.一般病人可坐着候诊; 2.危重病人据病情合理安置就位;
3.急救车送来的病人应与护送人员搬
运至合适位置。
4.尽量详尽的登记每位患者信息。
分诊
最简单的表述就是分类。
是指意外事故和急救
第二节
急诊科的管理
急救绿色通道 急诊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急诊科的工作质量要求
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工作永恒的主
题,是急诊科管理的核心, 也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水 平的标志。 它关系着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体现了医院在社会公众的形象。
1.完善急诊护理组织架构
2.稳定队伍
3.明确各级护理工作职责
4.健全的规章制度 5.优化的急诊工作流程 6.完善的急救备用物资管理 7.具有法律效用的医护文书
2. 急诊医师:具备独立处理常见急诊病症的 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 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心电复律、呼吸 机、血液净化及创伤急救等基本技能。
3. 急诊护士:掌握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急救 护理技能,常见急救操作技术的配合及急 诊护理工作内涵与流程。
第二节
急诊科的管理
急救绿色通道 急诊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急诊科的工作质量要求
T(time)时间。
资料收集
(1)询问: 主诉、相关症状,了解感 受反应既往史,有目的诱问注意资料的真 实和全面。 (2)观察: 主要体征;并借助器械护 理查体收集。 (3)查体: 有必要且时间允许时,按
顺序查体 。
病情分类
Ⅰ类:危急症 生命体征极不稳定,随时危及生命者。 Ⅱ类:急重症 有潜在危险者,需严密观察。 Ⅲ类:一般急诊或亚急诊 生命体征较平稳, Ⅳ类: 非急诊,可等候, Ⅰ 、Ⅱ类立即入抢救室或监护室。 Ⅲ、Ⅳ类次级评估。
处理
1.一般病人:住院、留观、带药离院 2.危重病人:抢救室急救后入EICU监护 3.传染病人:传染门诊转入、出报告、 消毒 4.成批病人:急救、协调、快分流 5.特殊病人:处理通知相关部门,通 知家属 6.病人转运:陪送监护交接工作 7.清洁消毒 8.各项记录及时补上床头交接
第三节
概述
急诊分诊
靠近外科诊室,以便清创缝合
5、配药室、治疗室
6、留观室
急诊患者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 床护比为0.5:1
7、输液室
8、急诊监护病房(EICU)
床护比2.5-3:1
9、急诊病房
按病种安排病人防交叉感染
10、其他医疗区
隔离门诊
支持区
1.急诊医技部门急 诊药房 急诊检验科 急诊超声室 急诊X光室 急诊CT室 2.辅助支持部门 急诊挂号室 急诊收费处 后勤、保安
第三章
急诊科管理
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 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 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 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 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急诊绿色通道的概念,急诊分诊概念
急诊分诊程序。
熟悉:急诊科的任务;急诊科人员的编制,
8.完整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第三节
急诊分诊
急诊分诊概述
急诊分诊程序 急诊护理评估
设置预检系统的目的
1.在患者进入急诊时立即按照优先次序进行 分类,使病情重的患者优先得到治疗。 2.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合理分配有限的医疗 资源。 3.识别急需救治的患者, 保证患者安全。 4.防止高峰期的分诊不足 和过度分诊,避免急诊资 源提前耗竭。
动态评估
每10-15分钟再评估,
随时调整分类及顺序, 对留观病人再评估。
谢谢!
部门根据患者的分类和分级决定谁应优先治 疗,确定适当的治疗场所并开始紧急的挽救 生命的治疗。 目的: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
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医疗帮助。
分诊
病情分类
Ⅰ类:(危急症)生命体征极不稳定,随时危 及生命者,如:心脏骤停、休克、大出血、急 性重度中毒等。 Ⅱ类(急重症)有潜在危险者,需严密观察, 如:心梗、急腹症、严重骨折、高热等。 Ⅲ类(一般急诊或亚急诊)生命体征较平稳, 如:骨折、小面积烧伤 Ⅳ类: 非急诊,可等候,如:发热、擦伤。
急诊科应当设有急诊通讯装置
2、抢救复苏室
每张床大于12平方米,设2-3张床
床护比2.5-3:1,抢救物品实行“四定”
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维修,
急救药品、器械及心肺复苏、监护等抢救设备
配备中心吸引、吸氧,中心监护仪器、轨道输液。
3、诊疗室
外科诊室靠近急诊大门处
4、清创、手术室
2. 无家属陪伴的急诊患者。
3. 群体性事件的患者。
急救绿色通道的运作程序
1. 分诊护士根据病情启动绿色通道,通知
医生紧急绿色通道服务。
2.患者必须的各种检查治 疗优先进行,而后收费。 3.急诊服务的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无缝衔 接,保证绿色通道服务快速、有序、安全、 优效进行。
急救绿色通道流程
绿色通道的管理要求
1. 急诊护理工作内涵及流程,急诊分诊; 2. 急诊科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 3. 常见危重症的急救护理; 4. 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5.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 技术及急救护理操作技术; 6.急诊各种抢救设备、物品 及药品的应用和管理; 7.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8.突发事件和群伤的急诊急救配合、协调和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