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复习题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复习题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纵向测量应以_____________为依据,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1号、2号道岔开始。

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_____________m,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正线钢轨-2~+1 设计允许最大跨距2、站场横向测量中,同组软横跨支柱、硬横梁支柱中心的连线应与_____________垂直。

答:正线中心线3、隧道口的起测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隧道悬挂点、定位点测量定位时,遇有隧道伸缩缝,不同断面接缝,石缝或明显渗水、漏水的地方应避开;悬挂点跨距可在-2~+1m的范围内调整,但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值。

答:隧道口顶部水平线与线路中心线的交点4、在厚大无筋或稀疏配筋的结构中灌注混凝土时,填入片石的数量,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体积的_____________。

答:25%5、混凝土各种配料的拌和要均匀,灌注混凝土时,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时,对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间歇时间不宜超过_____________。

基础灌注应水平分层进行,逐层捣实。

杯形基础应连续浇制,一次成形。

答:2h6、基础回填土,每回填_____________厚的土层夯实一次。

答:0.3m7、承力索宜采用恒张力架设、接触线应采用恒张力架设,架线张力偏差不得大于_____________,且架线张力不应小于绕线张力。

承力索张力________kN,接触线张力__________kN。

新建接触网在架设后应进行超拉或其他措施以克服新线引起的初伸长。

超拉完毕后,方可进行悬挂安装。

答:8% 2~3 3~48、支柱装配计算用原始数据的测量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进行。

答:附加悬挂架设完成9、整体吊弦安装位置的测量应从_____________,偏差积累在跨中。

答:悬挂点向跨中10、预配件、零部件中所有螺栓应采用_____________紧固,用于配合紧固的扳手应为专用扳手,严禁使用_____________。

答:力矩扳手活口扳手11、先安装绝缘锚段关节的工作支部分的整体吊弦,后进行非工作支部分的调整。

在悬挂点两边采用临时铁线悬吊,再将定位装置调整到位。

中性段锚段的绝缘子串安装应从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进行。

答:硬锚端补偿端12、接触网送电开通前,采用_____________兆欧表,进行各供电臂的绝缘电阻测试试验和导通试验。

送电开通的前一天,应按调度命令进行绝缘测试。

答:2500V13、施工单位每_____________混凝土或每个小站一组混凝土试块(每组三块),大于500 m3的车站每_____________混凝土一组试块。

拉线基础每一车站、区间一组混凝土试块。

答:50m3 100 m314、同一组软、硬横跨两基础中心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软横跨施工偏差不应大于_____________,硬横跨施工偏差不应大于_____________。

答:3°2°15、同一组软、硬横跨的杯形基础底面即硬横跨实心基础底面高程应相等,相对误差不超过_____________mm。

同组硬横跨两杯形基础杯底中心间距允许偏差为_____________mm。

硬横跨两实心基础间距应符合横梁跨长的要求,施工偏差_____________mm且每个杯形基础,实心基础的位置符合侧面限界要求。

答:50 ±50 ±2016、线路两侧和线路中间的基础顶面应高出路肩面________mm,低于相邻轨面________mm;站台及硬化路肩上的基础顶面应高于站台面_______mm,允许偏差±30mm。

拉线基础高出路肩面________mm,施工偏差±20mm。

答:100~200 200~600 100 10017、腕臂柱杯形基础的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偏差不应大于_______。

答:3°18、腕臂柱杯形基础杯底中心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_____________。

答:+100mm、0mm19、腕臂柱杯形基础杯底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_____________mm。

答:±10020、桥钢柱预埋螺栓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_____________。

答:+50、0mm21、桥钢柱预埋螺栓顺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平行,垂直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两个方向的允许偏差均不大于_____________。

答:3°22、坠砣每个重量误差应不大于_____________。

答:±2%23、混凝土腕臂柱的轴线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允许偏差不应大于________。

软横跨柱的轴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允许偏差不应大于________。

答:3°3°24、横腹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柱承载后的外观质量应符合哪些规定?答:1、支柱表面平整,无脱落等缺陷。

2、支柱翼缘局部破损露筋1~2根可修补使用,露筋3~4根修补后降一级使用,露筋长度大于400mm或露筋大于4根的不得使用。

3、支柱横腹板破损露筋的修补后使用。

4、支柱翼缘与横腹杆结合处裂纹及腹板裂纹宽度均不得超过0.3mm。

5、支柱翼缘不得有裂纹,但网状裂纹、龟纹、水纹等不在此限。

25、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支柱承载后的外观质量应符合哪些规定?答:1、支柱表面光洁平整,无混凝土脱落和露筋现象。

2、横向裂纹宽度应不大于0.2mm,长度不大于1/3周长。

3、纵向裂纹宽度小于0.2mm可不进行修补;纵向裂纹宽度小于0.2~1mm 之间,修补完好可使用;宽度大于1mm的支柱不得使用。

26、桥钢柱(格构及实腹式钢柱)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允许偏差不得大于________。

软横跨两根钢柱中心连线均应垂直于车站正线,偏差不应大于________。

同一组硬横梁两钢柱间距应符合横梁跨长,施工允许偏差________。

答:3°3°±20mm27、接触网支柱、隧道埋入杆件均应按设计要求接地。

距接触网带电体____m 以内的金属结构(如桥栏杆、水鹤、天桥防护栅等)及隔离开关、避雷器、吸流变压器、附加导线远离铁路的支柱及行人多的地方和站台上的支柱、架空地线两端下锚处等均应按设计要求设接地极。

接地线地面部分涂_____________,地下部分涂_____________,连接牢固可靠,连接处除锈,涂_____________。

答:5 防锈漆防腐油电力复合脂28、各种接地极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棒应离开地下电缆。

避雷器的接地极距通信电缆不应小于_____________m,在地形受限时,应加绝缘保护,但最小距离不应小于_____________m,接地引线与通信电缆无法避免交叉时,交叉垂直距离不得小于_____________m,交叉角度为_____________。

答:3 1 0.5 90°30、接触网支柱接地线平直,无明显弯曲,防锈漆无脱落和漏涂现象,埋入地下部分不小于_____________mm。

隧道内地线与隧道壁、拱顶密贴,防腐漆无脱落和漏涂现象。

镀锌地线的镀层应完好。

答:10031、接地极埋入地下深度不应小于_____________,地面部分涂防锈漆,连接处应除锈涂电力复合脂,连接牢固可靠。

答:0.6m32、锚柱拉线宜设在_____________,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侵入基本建筑限界。

答:锚支的延长线上33、锚板拉杆与拉线在一条直线上,锚板_____________拉线。

锚板拉杆与地面夹角宜为_____________,特殊困难地段不得大于_____________,但锚板埋设深度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垂直于45°60°按设计要求相应加深34、钢筋混凝土柱式拉线基础下锚拉线环中心距锚柱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_____________。

拉线基础中心距线路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为_____________,且应符合侧面限界的要求。

答:±200 mm +100、0mm35、拉线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断股、松股和接头,两条拉线受力应_____________。

答:均衡36、承力索每个锚段内接头数:正线不超过_____________个,站线不超过_____________个(不含锚支上的接头)。

两接头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_____,接头距悬挂点的距离不应小于_____________。

答:1 2 150m 2m37、_____________区段正线接触线不允许有接头。

站线接触线在一个锚段内允许有_____________个接头。

两接头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_____,接头距悬挂点的距离不应小于_____________。

答:120km/h以上一150m 2m38、中心锚结安装在设计指定位置上,接触线中心锚结所在跨距不得_____________。

直线区段的中心锚结线夹_____________,曲线区段中心锚结线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锚结线夹应牢固可靠,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

答:有接触线接头端正与接触线倾斜度相一致39、中心锚结辅助绳的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______________。

答:±20mm40、整体吊弦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偏差应在______________范围内,长度偏差应在______________以内。

吊弦应无散股和断股现象。

线夹连接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

答:±100mm ±2mm41、接触线悬挂点距轨面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接触线距轨面的最高高度不应大于______________mm。

最低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站场和区间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宜取一致,其最低高度不应小于______________mm;编组站、区段站等配有调车组的线、站,正常情况可不小于______________mm,确有困难时不应小于______________mm。

2、隧道内(包括按规定降低高度的隧道口外及跨线建筑物范围内)正常情况不应小于______________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______________mm;特殊情况不应小于______________mm。

3、悬挂点接触线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不应大于______________mm。

接触线工作高度变化时,其变化率不大于:一般区段___________,困难区段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