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方案第一部分基本概况1、1、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概念为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96号)与《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的通知》(鄂政办发[2004]99号)的要求,XX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以下简称更新调查)指在土地详查成果基础上,依据土地调查的有关技术规程与规定,参考土地详查与土地变更调查的图件、数据等有关资料,并借助遥感影像图等现势性较强的数据资料,启用最新的国家勘界成果,采用新的土地分类体系,按照不小于详查的调查比例尺度,对调查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一次全新的实地调查,查清土地利用现状与所有权状况,在此基础上建设或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
这就是对土地详查与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进行全面更新的调查。
1.2、目标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就是新形势下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新任务,通过使用现代测绘、卫星遥感、GIS、GPS等新技术新方法,加快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速度、减轻调查强度,客观、准确地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动态变化状况,提高国土资源调查的科技水平,保持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的现势性,全面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准确摸清XX县土地资源家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加强耕地保护、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等农村集体土地权属调查提供基础。
本次更新调查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查清土地利用类型、数量、构成与分布,实现土地利用图件、数据、实地相一致,建立或更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同时也为今后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奠定基础。
2、通过土地更新调查真正实现新旧土地分类的转换,使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都统一到新分类中去,发挥土地分类在城乡土地一体化管理中的作用。
3、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提供基础数据。
1、3.更新调查范围及地理概况1、更新调查面积XX县面积约3125.39平方公里,辖XX个乡;XX个国营农场。
涉及1∶10000国际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153幅。
2、地理概况XX县地处长江中游平原南端,位于湖北省中南部。
南依长江,与湖南省岳阳市、华容、临湘县一衣带水;北枕汉水支流东荆河,与仙桃、潜江市隔河相望;东滨洪湖,与洪湖市共水同渔;西搀荆沙,与江陵县、石首市唇齿相连。
全县南北长84公里,东西宽73公里,跨东经112°35′—113°18′,北纬29°28′—30°12′之间。
1、4、制定本方案的工作依据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1984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补充规定与说明》(1987年国家土地管理局)。
3、《日常地籍管理办法<农村部分>(试行)》(1992年国家土地管理局)。
4、《城镇地籍调查规程》(1993年国家土地管理局)5、《确定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年国家土地管理局)。
6、《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2003年国土资源部)。
7、《土地登记规则(修正)》(199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8、《全国土地分类》(试行)(2001年国土资源部)。
9、《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2002年国土资源部)。
10、《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2001年国土资源部)。
11、《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规范》(试用)(2002年国土资源部)。
12、《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规程》(国土资源部TD/T1010—1999);13、《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1987年湖北省土地管理局);1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内业实施办法》(1989年湖北省土地管理局);15、《土地现状调查县(市)级汇总技术细则》(1992年湖北省土地资源调查办公室);16、《湖北省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试行)(2004年湖北省国土资源厅);17、国土资源部、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其它有关土地详查、土地变更调查、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文件、规定、标准、要求等。
1.5、资料分析1、1988年土地利用图斑图、现状图与相关资料。
该资料为1988-1993年由土地部门直接进行外业调绘,经过转绘、面积量算与图件编制、统计汇总等各道工序而获得的成果,该成果内容翔实,可信度高,作业思路清晰。
在1988年土地利用详查成果的基础上,1993年至2005年,我县开展了每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并于2001年采用瑞得农村地籍信息系统建立了初始数据库与变更数据库,这套数据就是我们此次更新调查的基础资料,但尚需在如下几方面加以分析利用:⑴权属界线的进一步核实。
由于行政体制的变更或地形地物的变化,行政界线与权属界线可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此次应实事求就是进行核实。
⑵执行规程发生变化。
此次应按新的规程进行地类调绘,原作业资料按八大类、47个二级地类作业,此次应全部按新的规程即三大类进行地类确认。
⑶实地利用状况变化大,年度变更调查技术手段落后,造成年度变更调查的精度不高。
近些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平垸行洪、生态退耕、水利工程、土地整理、随(州)岳(阳)高速工路等大型工程的实施,给我县的土地利用带来巨大的变化,但一直以来,年度变更调查采用的就是尺拉绳丈等落后测绘方法,至使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存大很大欠缺。
⑷由于时间的原因,现势性变得较差,在地类的判读上,应进行补充与重新判读,对于不好利用的地类图斑则应采用全野外的方法重新作业。
2、1∶10000卫星遥感影像图制作的正射影像图,其分辩率2、5米,数学基础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彩色可见光,作为各调绘队的作业资料。
3、民政部门进行行政界线确定的资料。
主要有图件、界碑、坐标等资料,用于县级以上行政界线的确定。
4、土地权源资料。
主要就是1988年土地详查的乡村界确权资料、城市红线区以外的大型厂矿、企业等具有独立权源资料,用于核定界址点的位置与用地面积依据。
5、1∶10000地形图规范与图示,用于相应比例尺精度及图示符号的依据。
6、其它资料。
如行政单位合并政府所发的文件、相关的统计资料、水利、交通、林业、水产等相关资料,主要用于参考作业。
1、6、技术方法1、技术作业路线以航空(航天)遥感正射影像图为工作底图,参考土地详查与历年变更资料,采用全野外调绘方法按照实地情况,将境界线、地类、新增地物与属性等信息调绘到更新调查工作底图上,结合GIS技术,根据清绘后的更新调查工作底图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以实现自动管理、自动汇总、自动成图的目的。
2、数字化卫星遥感正射影像图与土地利用详查资料相结合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选择精度满足1∶10000比例尺要求,相对较为经济、商业化程度高的影像资料作为数据源,根据XX市局的要求,选择好数字化的1∶10000正射影像图。
本次更新调查全部采用以正射影像图作为工作底图进行全面、全野外调绘的方法,从而获取2005年更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件与数据,并以此成果建设更新后的土地利用数据库。
1、7.作业流程作业流程图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设计书编写前期准备工作室内预判土地利用分类及变化信息外业调查(权属与地类、聚脂薄膜或影像图着铅)清绘(1:10000正射影像图)外业成果检查验收建设土地利用数据库(包括面积汇总、图件编制)更新调查面积数据与最近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衔接编写各项报告、说明书、成果资料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成果资料归档1.8、更新调查基本要求1、更新调查必须利用最近两年的遥感正射影像图为工作底图,依据有关技术规程,进行野外实地调绘、补测,并做好外业记录;外业调绘记录表按《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记录手簿》填写(见附件),此次重新记录、重新编号,已通过民政部门确定的界线,如实地埋有界桩与测有坐标的,应严格按坐标展绘到图上,并连线处理;2、更新调查的乡镇界线沿用土地详查的界线,乡镇界线没有变化的,按第一次详查界线描绘上图,有变化的界线实地调绘上图,并对于因土地置换的地区应作集体土地处置,地类依现状调绘上图。
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村(场)之间的合并在建立数据库时集中处理。
3、土地分类按照《全国土地分类(试行)》(过渡期间适用)标准执行;4、更新调查过程中发现遗漏的土地变更情况,经调绘后作为2005年的变更结果上报;5、更新调查工作底图上的线划标准及着色、各种注记清晰易读,符合规程要求;6、由耕地变为园地、林地、养殖水面的,若变更时间为2000年1月1日前则变更为园地、林地、养殖水面,若变更时间为2000年1月1日后则变更为相应的可调整地类;退耕还林、灾毁耕地表层不能恢复耕种的按实际情况进行调绘;对抛荒耕地,仍按耕地调绘,做好文字记录。
第二部分工作准备2、1、资料准备1、调绘底图准备本次更新调查采用最新拍摄的XX县全域范围内的卫片与制作处理好的1/1万的正射影像图(影像空间分辩率、图像质量、云层覆盖、平面位置精度、图廓边长要符合技术规定要求,地理名称待本次调查后加注)。
2、更新调查需要的各种表格根据实际需要统一印制下列表格中的若干种:①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记录手簿;②境界接边确认书;③田坎系数测算记录表;④地类面积汇总表;⑤其她表格。
表格样式均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3、收集资料⑴调绘底图及相关资料:根据需要收集本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遥感正射影像图件、地形图等。
⑵城镇地籍调查资料:包括城镇地籍图、各种调查表、面积量算表、汇总表及文字报告。
⑶土地利用资料:包括土地的征用、划拨、出让、开发、复垦、整理、建设用地审批、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方面的图件、表格及有关文字报告资料。
⑷行政区域境界、权属界资料。
包括:民政部门行政区域勘界的图件、表格及文字报告;政府或法院最新裁定的变更权属界图件、表格及文字报告资料。
⑸土地权属资料:①指权属性质发生变化的有关资料,包括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界线的最新划定与调整资料;②土地详查时形成的有关土地权属方面的权属界线协议书、权属争议原由书;③有关土地权属争议处理裁定书、司法裁定等资料。
⑹撤乡并镇、行政村代码一览表。
2.2、仪器工具准备根据土地利用更新调查需要,准备全站仪、GPS、扫描仪、笔记本电脑、钢尺、皮尺、三棱尺、三角板、铅笔、绘图笔、图夹(板)、计算器等仪器工具。
第三部分外业调查3、1.调查内容1、地类调查。
在外业调查中必须严格按照《湖北省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试行)》、《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国土资发[2002]247号)等技术规定执行。
地类调查包括地类图斑调查、线状地物的调查、零星地物的调查等。
2、各级行政区域境界,包括行政村界的调绘与转绘。
3、权属调查的内容就是:调查国有与集体、集体与集体间的土地权属界与界址点,集体土地所有权界调查到行政村、各级行政区域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