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用方法》复习题一.单选题1.健康教育的着眼点是( )A.信息B.信念C.行为D.环境2.健康促进的着眼点是( )A.信息B.信念C.行为D.环境3.卫生宣传的着眼点是( )A.信息B.信念C.行为D.环境4.健康教育的手段是( )A.开发健康政策.建立协作关系.创建健康环境B.政策.教育.服务C.行政的与组织的D.传播.教育.干预5.健康信息(卫生知识)传播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是( )A.是健康教育的基础工作B.是健康教育的主体工作C.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D.健康教育活动就是健康信息传播活动6.影响健康的因素有以下各类( )A.遗传.病原微生物.个体差异.心理因素B.心脏病.中风.肺炎.艾滋病.支气管炎C.肺气肿.腹泻.结核.肺癌.交通事故D.生物学因素.卫生服务因素.生活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E.运动.营养.疾病.环境7.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是指( )A.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B.传者信息媒介受者效果C.控制内容媒介受众效果D.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E.信息信号噪音干扰反馈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人际传播的特点( )A.单向性B.双向性C.针对性D.速度慢.信息量相对较少9.传播活动中,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传播是( )A.大众传播B.人际传播C.自我传播D.组织传播10.制定干预计划,选出优先项目后,应先确定( )A.目标人群B.干预内容C.规划目标D.干预方法11.关于目的和目标的阐述,正确的是( )A.目的和目标是一回事,只是提法不同罢了B.目的是量化的.具体化的目标C.目标是量化的.具体化的目的D.目的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准确进行测量12.健康教育专题小组讨论要尽量使用( )A.开放性问题B.封闭性问题C.倾向性问题D.试探性问题13.健康传播效果的最低层次是( )A.健康信念认同B.知晓健康信息C.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D.改变态度14.选择8-12名由相同的社会背景成员对某社区的健康问题进行讨论,这是( )A.特尔斐法B.专题组讨论C.观察法D.访谈法15.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要尽量使用使用( )A.开放性问题B.封闭性问题C.倾向性问题D.试探性问题二.多选题1.《渥太华宣言》中指出,健康促进的五个主要活动领域包括( )A.创造支持性环境B.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C.发展个人技能D.调整卫生服务方向E.加强社区行动2.健康促进的三个支点是( )A.政策B.道德C.教育D.服务E.保健3.提高传播效果的原则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A.创造良好的传播环境B.树立良好的传播者形象C.开展媒体调查D.注重信息的选择和制作E.正确选择传播媒体4.下列哪些属于健康促进策略?(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B.创造支持性环境C.发展个人技能D.增加医药费用的投入E.开展传播活动5.下列哪些属于健康教育工作的工作手段?( )A.评价B.教育C.随访D.传播E.干预6.在健康教育“PRECED-PROCEED模式”理论中,把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列为行为改变的内外因素,其中属于外因的因素有( )A.倾向因素B.促成因素C.强化因素7.在健康传播中正确选择传播渠道非常重要,在选择传播渠道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哪些原则? ( )A.科学原则B.效果原则C.重要原则D.速度原则E.经济原则8.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设计的原则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B.关注评价问题C.配合总体目标D.突出重点E.留有余地9.下列哪些指标属于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 )A.行为改变率B.健康知识知晓率C.干预活动覆盖率D.信念持有率E.行为流行(具有)率10.下列传播活动中,属于人际传播活动的有哪些?( )A.个别劝导B.阅读报刊C.健康讲座D.观看电视E.随访咨询三.是非题1.健康教育以行为改变为目标,利用用各种可利用的条件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建立健康行为。
( )2.卫生宣传以扩散健康信息为主要工作方法,这与健康教育的是一致的,因此健康教育也可以称为卫生宣传。
( )3.相对大众传播而言,人际传播的信息量是比较大的。
( )4.在健康教育计划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到确定工作目标。
( )5.就传播活动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而言,在同一次人际传播活动中交流的双方角色可以相互转化。
( )6.人的行为会受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学习因素的影响。
( )7.健康教育总体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测量的量化指标。
( )8.健康教育过程评价的目的是保证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其贯穿健康教育计划执行的全过程。
( )9.选择合适的媒体开展健康传播需要注意效果原则.速度原则和经济原则。
( )10.在健康教育计划设计选择优先项目时要考虑那些对健康影响大,与行为关系密切的项目,而不用考虑相关行为是否具有高可改变性。
( )11.一般情况下,大型健康教育活动往往需要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活动结合进行,两种方式可以相互弥补和促进。
( ) 12.健康促进是以行为学.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预防医学.社会市场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门理论学科。
( )13.“社区90%的居民食用加碘食盐”体现了健康教育规划目标中的行为目标。
( )14.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 )15.健康教育过程评价非常重要,健康知识平均分.健康知识知晓率等都是健康教育过程评价常用评价指标。
( )四.简答题1.传播包括哪些要素?2.什么是健康教育?3.什么是健康促进?4.大众传播有什么特点?5.健康教育计划设计的7个步骤是什么?6.依据健康传播的基本理论,对减少家庭用盐的优先目标人群的特征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简要传播建议。
7.依据健康行为改变的理论,简述健康小屋的作用。
8.依据健康促进理论和健康行为改变的理论,简要说明如何才能让健康步道更好地起到相应的作用。
9.依据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简要分析控油壶和限盐勺在促进行为改变方面的优缺点。
10.简要分析高血压防治日.糖尿病日等健康节日在健康促进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并简要分析当前在健康节日开展过程中的突出优点和不足。
五.论述题1.试论述健康促进的五大领域。
2.试述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之间的区别。
3.结合当地实际,论述健康促进理论在慢性病示范社区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4.慢病示范社区建设规划制订之前,需要形成什么报告?这个报告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2.D3.A4.D5.A6.D7.A8.A9.B 10.C 11.C12.A 13.B 14B 15.B二.多选题1.ABCDE2.ACD3.ABDE4.ABC 5 BDE 6.BC 7.BDE8.ACDE 9.ABDE 10.ACE三.是非题1-5 √ × × ×√;6-10 √ ×√√ ×;11-15 √ ×√√ ×四.简答题1.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效果.反馈。
2.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
3.健康促进是指运用行政或组织手段,广泛动员和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动和社会策略。
4.(1)信息的发送者是职业性的传播机构和人员;(2)信息的接受者众多;(3)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4)基本上是单向传播,缺乏即时和充分的反馈。
5.(1)健康问题分析(2)行为问题分析(3)资源分析(4)确定优先项目(5)确定目标(6)制定传播.教育.干预策略和实施计划(7)制定评价计划6.答题要点家庭主妇是传播的优先目标人群。
分析家庭主妇的行为特点,建议传播的信息.时间.地点。
7.答题要点结合行为的促成因素进行回答。
8.答题要点从健康促进理论角度,健康步道是政策倡导的好形势,也是社区参与的好形势。
从健康行为改变角度,是促成健康行为的好形势。
说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使得健康步道能更好地起到作用。
9.答题要点是行为改变的促成因素。
优点方便使用。
缺点结合群众家庭使用油壶和盐勺的习惯,有哪些不方便限制了群众的使用。
10.答题要点健康节日的作用是营造社会舆论,推动有利于慢性病预防控制支出政策建立的有效措施。
现在的不足多是作为健康知识传播的方式,效果差。
利用媒体和社会动员不足。
五.论述题1.(1)制定有利于健康的政策通过健康促进使政府部门产生共同认识和行动,使相关的部门和领导人物了解让人们获得健康是政府相关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健康促进推动相关部门间实行广泛的合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政策,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社会环境。
(2)调整卫生服务方向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动员可利用的资源,为发展健康事业服务。
同时,通过多部门的协作和社区的参与,对卫生服务项目进行优化选择,把卫生服务的重点调整到最需要的地区和最急需的人群。
同时,要求改变医疗部门仅仅提供临床治疗服务和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倡导坚持健康促进的方向。
(3)提高个人和群体保健知识和技能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改变卫生服务方向和开展教育活动促进个人和群体发展保健技能,提高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能力。
健康促进通过政策和物质的发展为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改变提供环境条件。
(4)建设和保护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健康促进策略重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为建设和保护环境而协调各相关部门及社会资源为共同的目标工作,创建有利于健康的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
(5)发展社区能力社会动员和社区行动是健康促进的基础策略。
充分调动社区的力量,积极有效地参与卫生保健计划的制定和健康环境的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区卫生服务。
2.卫生宣传是指在群众中进行有关卫生工作.环境保护及改造和健康保健等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也包括卫生政策.法规.条例和卫生科技信息的传播。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
健康促进是指运用行政或组织手段,广泛动员和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动和社会策略。
三者的工作目标不同卫生宣传以受众接收信息为目标,健康教育以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改变为目标,而健康促进则以建立社会联盟.实现社会相关部门和社区履行对健康的社会责任为目标。
三者的工作内容不同卫生宣传主要是传播与健康相关的信息;健康教育不但传播与健康相关的信息,还要对个体和群体目标人群进行健康观.价值观的认知教育以及保健技能培训,针对不健康行为进行干预,健康促进的内容则是协调社会有关部门,形成承担健康社会责任的共识,从而促进制定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性社会环境,调整卫生服务方向,提高社区维护健康的能力,加强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社会人群发展保健技能和改变不健康行为提供支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