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大气降水 B.地下水C.湖泊水D.冰雪融水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后句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A.海陆间循环B.陆上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D.三者都不是3.“南水北调”工程是指()A.将珠江水调到长江流域 B.将长江水调到黄河流域C.将淮河水调到黄河下游地区 D.将辽河水调到松花江流域近些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雪线以年均2米到6.5米的速度不断上升,随着冰雪资源不断减少,河西走廊地区面临着巨大的水资源危机。
据材料回答7-8题。
4.祁连山地区冰川面积大幅缩减的主要原因有①温室气体大量排放②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③大量燃烧化石能源④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引水灌溉⑤过度砍伐森林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⑤ D.①③⑤5.下列解决河西走廊地区缺水问题的长远措施,不合理的是A.发展节水农业 B.加强水的循环利用C.进行人工降雨 D.保护和恢复植被6.在下列海洋等温线图中,表示南半球大洋东岸洋流分布的是7.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①西北多,东南少②东南多,西北少③春秋多,冬夏少④夏秋多,冬春少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8.黄河下游很少有支流流入,其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少,属于半干旱地区 B.气温高,蒸发旺盛试卷第1页,总6页C.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D.干流为地上河,两岸有堤防9.沿海大陆架海域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是因为()A.阳光集中 B.有江河流入海洋带来的富含营养物质的泥沙C.浮游生物较少 D.生物光合作用弱10.地球上各种水体中,最主要的是()A.海洋水 B.湖泊水 C.冰川 D.地下水1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是A.影响海岸地形B.加快海水污染后的净化速度,缩小污染范围C.给沿岸带来风暴潮D.调节全球水热分布12.我国长江口附近一年中盐度最高的季节为()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1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冬季呈逆时针流动。
14.季节性积雪融水对河水进行补给是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5.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A.地转偏向力B.盛行风C.日、月引潮力D.海水的密度差异16.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巨大作用的洋流是A.西风漂流 B.墨西哥湾暖流C.日本暖流 D.北大西洋暖流17.调节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主要办法是A.跨流域调水 B.节约、合理用水C.修建水库 D.大力开采地下水18.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处于不断运动、循环和相互转化之中。
图为“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转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试卷第2页,总6页19.若图为热力环流,甲乙丙丁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20.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丙为海洋,丁为陆地,①表示下渗B. 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②、④环节增强C. 夏季③环节输送水汽更多,水循环活跃D. 跨流域调水体现人类对①环节施加影响21.下图是两幅海水等温线分布图(数据单位:℃),箭头为洋流方向,据此可判断()A.甲位于北半球B.乙位于南半球C.甲是暖流D.乙是暖流22.在水循环过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地表径流 B.水汽输送C.蒸发 D.降水23.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A.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B.河流水C.地下水 D.陆地上的淡水资源24.图示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试卷第3页,总6页(1)根据图示信息填写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10分)C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____(2)A→C→D→E所表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前述环节中最容易受人类干预或控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环节,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3)不同类型水循环都必须经过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文字)(4分)25.读“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图中数字代表的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__________,暖流的含义是指__________。
(2)从图示来看,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是: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___________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________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________。
(3)图中数字②表示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①代表的洋流附近形成了世界性大渔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4页,总6页试卷第5页,总6页26.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1分,共10分)(1)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 斜;从地貌类型看,戊处为 ;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___ __地找到石油、天然气。
(2)从地质作用看,乙、丙、丁三处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丙处的地貌类型是 ,形成的外力用是 。
(3)图中所示的水循环中②环节为 ,人类对海陆间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填数字)。
(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择两项)(2分)A. 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B. 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C. 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D. 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27.(8分)读“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和“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的海域位于北半球_____ ___纬度海区。
(1分)(2)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图甲中b 洋流的是 (填图中字母代号)。
(1分)(3)d 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1分)(4)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 渔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2分)(5)若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消除海洋污染的有利方面是,不利方面是。
(2分)(6)若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环流与甲图环流方向相同,则此时属于季。
(1分)试卷第6页,总6页参考答案1.A2.A【解析】试题分析:1.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A对。
地下水、湖泊水、冰雪融水是黄河不同的直接的补给形式,不是从天上落下直接补给的,B、C、D错。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
说的是水循环中的海陆间循环,A对。
陆上内循环没有归海,B错。
海上内循环与百川无关,C、D错。
考点:河流主要补给水源类型,水循环的类型。
3.B【解析】试题分析:“南水北调”工程是指将长江水调到黄河流域,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B对。
A、C、D错。
考点:“南水北调”工程。
4.D5.C【解析】试题分析:4.题干中已经提及全球变暖。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能源;过度砍伐森林。
答案选D。
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不会导致全球变暖,②错;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水资源紧张,④错。
5.解决河西走廊地区缺水问题的长远措施有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的循环利用;保护和恢复植被。
而进行人工降雨只是短时间内的应急措施,不是长远措施,C对。
考点: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6.C【解析】试题分析:南半球大洋东岸洋流是寒流性质,由高纬流向低纬;图示AB是暖流,CD是寒流;C是南半球的,D是北半球的。
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洋流。
7.B【解析】试题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故B正确。
考点:水资源分布规律。
8.D【解析】试题分析:黄河下游泥沙沉积作用强,河床不断抬升,形成地上河,两岸堤防工程不断加高加固,导致很少有支流流入。
考点:黄河9.AB【解析】试题分析:沿海大陆架海域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是因为阳光集中,A对。
有江河流入海洋带来的富含营养物质的泥沙,B对。
大陆架浮游生物丰富,C错。
生物光合作用强,D错。
考点:大陆架区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10.A【解析】试题分析: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最主要的是海洋水,其含量占全球水体总量的96.53%。
考点:地球上的水体类型11.D【解析】试题分析:洋流对沿岸地形基本没有影响;洋流将海洋中的污染物带到其它海域,加快了污染海域的净化速度,同时扩大了污染的范围;洋流将水热从一个海区带到另外一个海区,加强了全球水热交换,调节全球水热分布。
风暴潮是台风引起的,和洋流无关。
考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2.D【解析】试题分析:长江水量有明显季节变化,夏季水量最大,受海洋水影响小,盐度小。
冬季水量最小,受海洋水影响最大,盐度最大,D对。
考点:影响盐度的主要因素。
13.A【解析】试题分析: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洋流流向随季风的风向而改变。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正确。
考点:洋流的分布规律、特征及形成原因。
14.A【解析】试题分析: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增多,对河流补给量增大,随着气温升高,积雪逐渐融化完,因此主要补给季节是春季。
考点:水体补给关系15.B【解析】试题分析:大洋表层海水在盛行风吹拂下,沿着一定的方向大规模流动形成风海流,因此盛行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
考点:洋流的成因16.D【解析】试题分析:西欧位于中纬度大陆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使得该地形成世界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17.A【解析】试题分析:调节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主要办法是跨流域调水。
节约、合理用水以及大力开采地下水是解决缺水的措施,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办法。
考点:缺水的解决措施18.D【解析】试题分析:水循环促使陆地水体的更新,但其更新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人类利用不当,能导致陆地水资源的枯竭,因此①错误;水循环各个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径流环节,而有些环节如水汽输送环节,一般不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③错误;水循环影响生态和气候,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因此②、④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