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实例ppt课件
14
法国阿尔萨斯水幕墙
法国阿尔萨斯案例馆并不如传统建筑般四四 方方,而是与地面呈微微倾斜的角度。从侧 面看,它的纵剖面有点接近于平行四边形。 其主要看点集中于南立面,斜阿尔斜萨的斯墙面分为 两部分,一部分是被青枝绿叶覆盖的“绿墙 ”,另一部分是一整片玻璃幕墙。为了打造 展馆独特的造型,有墙面的地方一律斜斜地 向外伸展开去,另一面墙为了配合建筑平行 的姿态,也以同样的角度倾斜。 这栋楼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它的造型,更在 于其所运用的环保节能技术。
7
建筑垃圾和工业废渣的巧妙利用
针对上海“盛产”量大面广、利用 率低的建筑垃圾和工业废渣等资源现 状,“沪上生态家”提出了成套的绿 色工程材料解决方案,包括利用污泥 生产的生态水泥,利用建筑垃圾生产 的再生骨科,绿色混凝土系列产品等 。建筑中还采用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 技术,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20%。 通过资源回用,变废为宝,把建造污 染降到最低,体现了未来人居注重“ 环保”的理念。
2
“竹屋”因外墙
用竹子材料而得名, 生态建筑范例
为方便参观和节能, 上海世博会马德里馆 设计师除了多安装 了一部自动扶梯外, 还把“竹屋”朝北 的一面设计成玻璃 墙以调节光线,并 在建筑顶部引入太 阳能装置制造能源, 打造一个屋顶生态 和技术花园。
3
4
在屋顶,顶棚的中间部分由50块透光率 30%的薄片式光伏太阳能接收板覆盖。白天 为展馆送去光明,同时还能生产240千瓦时电 能,电能储存在电池中,供屋顶喷泉和展馆夜 晚照明用,每年因此可减排600公斤二氧化碳 ,照明和通风效果还可以再减排800公斤二氧 化碳。
13
屋子是松木结构,四面都 是太阳能玻璃,可以用来为 小屋提供电能,而屋子产生 的废水也可以经过收集实现 再利用。此外,屋子还拥有 一套冷热循环系统,可以自 我调节室内温度,做到冬暖 夏凉。这栋可拆卸的建筑可 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拆成单 独的模块,方便装车运走。 工作人员向记者描述了这样 一幅场景,两名年轻人要去 海边度假,于是打电话给服 务公司,将“移动屋”拆卸 装车,然后运到海边组装。
5
空气树的生态原理
挂在“树梢”的风力发电机
在空气树内外,均安装了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感应 器。室外的感应器将探测到的数据,实时传送回马 德里馆内的控制室,控制室的电脑程序将分析采集 数据后,发出指令:一方面控制百叶窗的自动开启 或关闭;一方面控制风扇的高度和速度 整个风扇可以上下升降2.5米,并提供4种不同的风 速,通过最优搭配给树下的人们带来舒适的体感 。 除了风扇,“空气树”的顶上还有5个涡轮式的风 力发电机,发电能力加起来可达到1.7千瓦时。据 说,这些风力发电机还是实验型号,是为上海世博 会专门设计的。马德里馆内专门有一个电表,月底 就会对发电量进行第一次的统计。
此外,这个“空中花园”还非常节水,技术上 已可大面积推广。屋顶地板中间有一道道缝隙 ,下面是一个经过防水层处理,能容纳2万升 水的蓄水池,池边顶上种有一圈植物,根系会 吸收储存的雨水,完全不再消耗水源。
这种屋顶的热隔离系统非常有效,比普通屋顶 的建筑节省37%能源,并可在空中营造出一 个不需要人工养护的良好自然环境。
11
“零碳餐厅”
“零碳馆”中的餐厅是世博园的 一大亮点。每天营业结束后多余 的有机饼干,经过特殊处理,变 成次日餐桌上的餐具,而这是可 以吃的。没有被吃掉的餐具将会 和厨房的生物垃圾一起,被收集 到生物能炉内,用于发电、发热 。就连客人喝剩下的啤酒瓶也被 店家收集起来,做成店内吊顶、 地灯、烛台等装饰。
1
生态建筑
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 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 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 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 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 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 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堡 之 家” 通过 一系列可再生 能源如太阳能 的使用,实现 建筑能源供应 的自给自足和 零废气排放, 结合上海的气 候特点,创造 出相对隔离的
10
伦敦“零碳馆”
“零碳馆”座位于最佳城市实践区 北侧的建筑,由两栋小楼相接而成 ,包括报告厅、餐厅、展示厅和六 套样板房,总面积为2500平方米 。作为贝丁顿“零碳”社区的样板 ,场馆所需要的电力、水、食物完 全是自给自足,还原不依赖于电网 的“零碳”生活。无论是朝南的房 间,还是配备齐全的智能化的餐厅 、卧房和空中花园,都让人确信这 似乎就是人类理想中的家园。
6
沪上生态家
“沪上生态家”基于上海的气候特征分析 ,综合考虑隔热、保温、调湿问题和资源 再利用需要,建筑外墙采用长江淤泥作为 填充墙,外墙外立面采用隔热涂料或隔热 砂浆,保温层采用无机保温砂浆,内立面 采用相变材料和脱硫石膏复合系统,在保 护环境的同时,使建筑外墙具有随室外气 温变化而变化的自适应功能。空调冷热源 来自园区集成的江水源热泵区域供冷供热 系统。景观照明和室内公共区域的照明全 部采用LED光源,减少照明能耗。通过采 用这些节能减排技术,控制住宅区单位面 积年耗电量指标低于35千瓦时/平方米, 二氧化碳减排量140吨。
8
生态照明设计
“沪上生态家”还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同时通 过分区照明设计及控制方式辅以人工照明, 节约照明能耗并提升室内光环境品质,实现 “自然与人工的交影”效果。合理的开窗设 计可形成南北贯穿通风,生态中庭则强化竖 向拔风效果,令建筑物内部有良好的自然通 风效果。景观绿化设计从室外水景、墙面绿 化、屋面绿化、室内绿化四方面入手,提供 移步异景的自然景观,同时又满足了生态环 境功能、休闲活动功能、景观文化功能的需 要。
12
葡萄牙“可搬运的游客塔”
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 这栋名为“可搬运的游客塔”的小 房子建筑占地仅10平方米, 高9米 、分3层,充分演绎了葡萄牙设计师 将面积利用到极限的能力 。今天还 是位于高山之巅的山景房,明天就 可以搬到湖边变成水景房,若想换 换心情还可以把房子放倒横过来住 。葡萄牙式的“蜗居”生活不但不 辛酸,而且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