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国土调研报告文档4篇

2020年国土调研报告文档4篇

2020年国土调研报告文档4篇Land investigation report in 2020编订:JinTai College2020年国土调研报告文档4篇小泰温馨提示: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2020年国土调研报告文档2、篇章2:省级以下国土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文档3、篇章3: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调研报告文档4、篇章4:国土所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篇章1:2020年国土调研报告文档国土资源所是国土资源系统的核心组织单位,既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根基,又是前沿阵地,国土资源所的工作人员是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执行者,是国土资源系统的服务窗口,直接解决的是老百姓的土地权属及权益问题,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国土系统的整个形象。

在国土资源系统的这个神经末稍,它承担着及时传达和反馈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

笔者有幸参加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长两期实验班,感触颇深。

亲身感受到部党组对基层所的重视程度,部培训中心给基层所长培训,这是国土资源部的一个创举,任何一个部委都没有做过的,是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基层所最高层次的培训。

授课教师有部里的处长、副处长,有专家,有教授,都是权威人士。

授课内容丰富,有理论,有实践,有案例,有解析。

学习形式多样化,有学习,有讨论,有交流,有座谈。

为基层人员的学习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做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最佳效果。

第一期班干部12个省学员代表与鹿心社副部长的座谈,实现了国土系统最高层和最低层的对话,表明了部党组对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关心、理解和支持。

我是来自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国土资源所的副所长,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十年,工作在国土管理第一线,借这次机会谈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看法、建议,希望与大家一起交流共勉。

对基层国土资源所工作信息,加深基层所的了解,反映基层所的实际情况,为基层国土所的进一步管理迈向新阶段而贡献力量。

根据这十年来的工作,我将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划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6年到XX年,这个阶段国土资源所叫“土地管理所”或“土地办”,人、财、物全部由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日常管理是完全受政府主官的重视程度影响最为严重的阶段,领导重视了,土地所还能够做些业务工作,否则土地所就得全天候做乡镇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只能用业余时间完成。

旗土地管理局是业务指导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目标都得不到落实和执行,所谓的土地管理只是一句空话。

第二阶段从XX年到现在,所谓的“垂直管理”阶段,国土资源所管理垂直到旗县级国土资源局,人、财、物均由旗县国土资源局管理;实际人、财、物还是受旗县人事局和财政局管理。

旗局工作人员和基层所人员工资和办公费用由财政局核定,人员职称评定、工资涨幅由旗县人事局管理。

旗局班子成员垂直到盟市国土资源局管理,对于这两个阶段我想谈谈我的看法与建议。

一、体制影响着工作环境XX年国土资源系统体制改革,国土资源所也就成了“条管单位”,全局当时人员超编,为了便于管理实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即理论测试、民主测评、组织考核。

从80余名干部中精挑细选后,38名人员上岗。

这支国土资源队伍达到具有政策理论强、文化层次高、年龄结构轻、业务水平精等特点。

全局由原来23个基层所撤并成11个国土资源所。

##所就是原来的六个“土地管理所”合并在一起的(原大坝沟镇、哈拉黑镇、俄体镇、巴拉格歹乡、古迹乡、白辛管理区)。

总面积为1564平方公里,所辖61个行政村,186个自然屯,2677户,91518口人。

全镇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70.81万亩,最远的村屯距所里100多公里。

##镇具有典型的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

垂直管理伊始,旗局加大基层所建设力度。

XX年至XX年完成了5个基层所的建设和11个所的车辆配置工作。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水平也有较明显的提高,基本上摆脱了乡镇政府繁重的中心工作。

##所有8名工作人员,而国土资源管理的所有收费均由旗局统一收取,如土地出让金、土地管理费、资源补偿费、登记费、年地租等,全部进入旗财政专用帐户,基层国土所是派出机构,下乡宅基地预审、现场勘查、土地证发放、争议调处、动态巡查全部是免费,而每宗地处理至少要去二至三次才能完成。

那么车辆下乡费用、办公经费、冬季取暖、煤电费、来客招待费、下乡午餐费用等,一年下来至少也得十万余元。

办公经费紧张问题就显露出来。

兴安盟是个老、少、边、穷地区,这四个条件我们一个都不少,“老”兴安盟是国家级红色教育基地,1947年5月1日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在“王爷庙”(今天的乌兰浩特市)宣告成立,现存乌兰夫办公旧址、内蒙古党委办公旧址、民族解放博物馆等;“少”是少数民族地区,“边”是与蒙古国接壤,是个边疆地区,蒋大为的《骏马奔驰保边疆》就是在这里创作的;“穷”是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区比较落后的盟市,矿产资源匮乏,无大型企业,地价偏低,经济落后,地方财政吃紧。

办公费用除了核定的以外就只能依靠旗局领导与旗县领导、财政局领导协调追加经费。

二、工作环境影响着工作情绪和工作效率国土资源管理的这种垂直管理与工商、地税、公安的垂直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工商、地税、公安的管理不受地方财政限制;第二,工作人员全部是行政编制的公务员。

派出所所长可以是副科级或正科级,老资格的警员还可以享受主任科员待遇,而我们垂直管理的人员现状是:省与省之间有差别,有的是公务员,有的不是。

就内蒙古自治区来说吧,各盟市之间都不一样,西部区大部分是行政编,东部四个盟市清一色的事业编,工资待遇低,与同等条件的教师、公务员比较平均低一千元左右,一年来头不但拿不到一分奖金和福利待遇,有点职务的,管点事儿的还要替所里垫付一部分。

这样的工作环境能没有影响吗?为了生活,有些人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而是想方设法发展个人经济去了。

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效率下降这是普遍问题。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觉得尽快改变现行体制,要真正做到垂直管理,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真正的解脱出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影响和干扰,按照法律规程去贯彻,去执行。

1、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基层所办公补助,可以采纳计生部门的办法,孕检、上环、结扎等免费,计生办将人员汇编成册上报计生局。

计生局则按规定给计生办下拔相应费用补贴。

我们能不能按照国家惠农政策为农户办理宅基地审批、土地证发放、争议调处,也可以根据数量给予一定的费用补贴。

2、希望上级加大基层所建设力度和办公经费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彻底转变我们办公无场所,下乡无经费的局面。

3、全国一盘棋,统一工作人员编制,提高待遇,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提高工作效率。

“国土资源一家亲”,我们期待着旗、盟、自治区、国土资源部能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相信各级党组的能力,同时也理解各级党组有诸多难处。

无论结果如何都能接受,会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我因国土而骄傲,国土因我而辉煌”,这就是国土人的心声。

篇章2:省级以下国土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一、XX年以来国土资源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情况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土资源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强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护国土资源职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矿产资源的管理,增强国土资源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和管理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发[XX]12号、组通[XX]22号文件精神,昭通国土资源系统根据《**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做好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文件的通知》(云政发[XX]122号)、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我省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云办发[XX]30号)、省国土资源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结合**实际,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实现了地州、市县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正、副职和党组书记、党组成员的考察任命权由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决定;二是实现了县级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正、副职和党组书记、党组成员的考察任命权由地州、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决定;三是基本实现了县级国土资源局对乡镇国土资源所的人、财、物全部上划,大多数地方实行了垂直管理,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垂直管理;四是根据职能和事权的变化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撤销或合并了原来不适应的一些机构,增设了比如分局、耕保、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大队)、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等相应机构并调入相关业务人员;五是人员编制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各地在原有人员编制基础上,随着职能机构的建设,又增加了相应的人员编制数,国土资源系统干部队伍进一步壮大。

二、改革后的成效和存在问题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管理体制改革后,进一步理顺了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初步建立完善了相关制度体系,全面加强了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

各地狠抓工作职能、职责、职权的落实,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紧扣工作实际,安排部署“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建立了国土资源管理长效机制,紧紧围绕规范行政行为、行政审批,完善集体会审、实施过错责任追究、加强监督制约等内容,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抓好建章立制,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全省改革和创新,初步理顺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推动了科学合理、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虽然实现了地州、市县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正、副职和党组书记、党组成员的考察任命权由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决定,实现了县级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正、副职和党组书记、党组成员的考察任命权由地州、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决定,实现了乡镇国土资源所由县级国土资源局垂直管理,但饭碗问题,也就是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等由地方财政解决,没有实现国土资源系统人、财、物全部上划,即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垂直管理。

二是全省国土资源管理系统体制改革参差不齐,甚至各行其是。

比如有的地方至今尚未实现对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垂直管理,没有一个地州、市实现对县级国土资源局真正意义上的垂直管理。

各地在机构内设分局、科室(股室)、事业单位方面也是五花八门,内设机构上下口径不一,往往出现不知道在哪里办事,甚至发生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是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领导干部实行双重管理体制,以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党组(党委)管理为主,地方党委协助管理,任免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党政正、副职时,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党组(党委)要事先征求地方党委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