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第三单元单元初步感知授课提要课时教法与学法本单元教材,以汉字为主题,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歌谣、儿歌、图片中认字,探索汉字的秘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在识字中,要引导学生掌握规律,通过猜字音、用部首查字法等方式识字。
教学过程典案1 神州谣一、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1.会认字。
zhōu huáyǒnɡfēnɡsǒnɡɡéxiáyǔlùyìnónɡqífèn fán rónɡ州华涌峰耸隔峡与陆谊浓齐奋繁荣2.会写字。
3.读音提示。
(1)“州”读zhōu,不要读成zōu。
(2)“奋(fèn)、繁(fán)”的韵母是前鼻音。
“涌(yǒnɡ)、峰(fēnɡ)、耸(sǒnɡ)、浓(nónɡ)、荣(rónɡ)”的韵母是后鼻音。
(3)“峡”读xiá,不要读成jiá。
4.书写指导。
二、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神州歌谣长江台湾海峡大陆情谊奋发繁荣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民族团结世界大同奋发图强繁荣昌盛三、读句子,理解加点的词。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奔: 涌:长: 耸:四、背一背,填一填。
我神(),称()(),山川(),可入画。
黄河( ),( )( )涌,长城长,珠峰耸。
台( )岛,隔海( ),与大陆,是( )( )。
各( )族,情( )浓,齐( )发,共繁荣。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想象画面,理解课文的意思。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繁荣富强齐奋发的情感。
【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准备】1.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读“州、涌、峰”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岛”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
今天老师带大家游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祖国的壮美山河。
(课件)2.展示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长城、黄河、珠穆朗玛峰等图片,说说画面的景色。
3.交流课前自学。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效果如何呢?不要着急,同桌之间先热热身,互相读一读,看还有哪些读得不够熟练。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情况。
二、交流识字。
(课件)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认识哪个读哪个。
2.展示读。
开火车识字——将15个生字打乱顺序,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开火车读生字。
3.去掉拼音读。
(课件)4.交流识字方法。
开展“识字秘诀”交流会,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评价谁的识字方法好。
5.帮生字找家——分别找出带“讠”“氵”“”的字。
6.猜字谜——人人都有耳朵(耸);把山夹在中间(峡)。
(课件)7.小结:同学们的识字方法真多,通过偏旁分类和猜谜语等方式认识了这么多词语。
个个都是识字小能手。
8.认读词语。
(1)字宝宝找了好朋友,你还认识吗?(课件出示词语)神州中华珠峰海峡大陆情谊奋发繁荣(2)学生练读,赛读。
(3)积累四字词语。
(课件)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民族团结世界大同奋发图强繁荣昌盛(4)填空读。
(5)齐读。
三、指导写生字。
(课件)1.出示要写的9个生字。
学生小组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
老师指导。
州:三点要写在横中线上,第二笔是竖撇,中间的竖要写得短一点,最后一竖稍长。
湾: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峡:左右结构,第二笔是竖提,不是竖折。
族:左右结构,最后一笔要写得舒展。
谊: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齐:上下结构,上面的“文”,撇捺要写得舒展,包住下面的部分。
奋:上下结构,上面的“大”要盖住下面的“田”。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怎样摆放,哪些笔画要写在横中线上,怎样才能写得更匀称。
【板书设计】神州谣涌华浓峰峡州华峡族谊齐奋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理解课文的意思。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繁荣富强齐奋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学生比赛读。
(课件)2.看图猜词语。
(课件)出示画面: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描绘一下吗?说完出示相应的词语。
(课件)3.这些词语跑到课文里,你还认识吗?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鼓励学生自己读通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1)强调容易读错的词语:称中华长江涌珠峰耸隔海峡情谊浓(2)指导学生读好停顿。
3.同桌互读互听,练习把课文读通顺。
4.多种形式读。
(师生交叉读、分组拍手读、表演读等)三、朗读感悟。
1.边读边想象景物,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1)让学生体会“可入画”的意思。
(2)理解“黄河奔”。
要读出黄河滔滔,奔涌向前的气势。
(3)理解“长江涌”。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感受长江的汹涌澎湃。
(4)万里长城是世界的文化遗产。
出示画面,让学生体会长城的绵长雄伟。
(5)理解“珠峰耸”。
出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感受它雄伟壮丽、高耸入云的气势。
(6)台湾岛。
介绍这个美丽的岛屿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
(7)我们各民族齐欢腾。
56个民族情深意浓,一起奋发,创造祖国的繁荣。
2.把你的感受带到文中读出来。
3.朗读积累。
(课件)我( )( ),称( )( ),( )( )美,可( )( )。
黄河( ),长江( ),长城( ),珠峰( )。
台湾岛,隔海( ),与大陆,是一家。
各( )( ),情谊浓,齐( )( ),共繁荣。
四、实践活动。
1.让学生展示各自搜集的祖国的名胜古迹,用学过的词语描绘它的特点。
2.小结:我们生活在祖国的怀抱中,让我们团结一心,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五、作业超市。
1.在课文中挑选一个或几个你喜欢的词,摘到好词佳句本上,还可以配上美丽的图画。
2.搜集展示祖国美丽繁荣的图片,和大家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神州谣可入画黄河奔长江涌珠峰耸是一家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本节课是低年级的归类识字课。
识字写字是重点目标,如何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是设计这节课的目的。
首先是创设了各种识字的情境,即通过形象直观的看图等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识字的规律,教给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和写字的能力。
【拓展延伸】中华谣唐风汉骨中华魂,长城故宫兵马俑;两条大河家中过,五十六族百家姓;孔孟家书方块字,南拳北腿拜关公;东海的网,西天的经;樵夫说诸葛,山歌笑茶农;状元三百六,月圆牡丹红,生个男儿地球村。
不改父母姓,不辱祖先名;挥手起雄风,跺脚腾巨龙;青山依旧在,神州东方红。
【教学随笔】2 传统节日一、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1.会认字。
chuán tǒnɡtiēxiāo xiànɡjìzhōuài tánɡqǐqiǎo lánɡbǐnɡshǎnɡjú传统贴宵巷祭舟艾堂乞巧郎饼赏菊2.会写字。
3.读音提示。
(1)“巷”读xiànɡ不要读成ɡǎnɡ。
(2)“传(chuán)、舟(zhōu)、赏(shǎnɡ)”的声母是翘舌音。
“统(tǒnɡ)、堂(tánɡ)、郎(lánɡ)、饼(bǐnɡ)、赏(shǎnɡ)”的韵母是后鼻音。
4.书写指导。
二、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传统贴窗花元宵大街小巷赛龙舟艾香乞巧牛郎月饼赏菊团圆热闹转眼三、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
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春节重阳节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根据课文连线。
春节到元宵节清明节过端午七月七过中秋重阳节看花灯放鞭炮赛龙舟来乞巧去登高去祭扫吃月饼【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传、统、贴”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舟”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每个传统节日不同的纪念与庆祝的形式,激发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
2.了解每个传统节日不同的纪念与庆祝的形式,激发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图片。
2.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传、统、贴”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舟”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每个传统节日不同的纪念与庆祝的形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图片再现过节情景。
师:喜欢过节吗?你看,每次过节大家多开心啊(出示课件),你知道都是什么节日吗?2.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等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感受快乐的节日气氛,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注意字音读准确,遇到难读的字和不认识的字可问老师或同学。
2.同桌之间读课文,认生字,互相交流识字好方法。
3.交流识字。
(1)生字朋友排好队来迎接我们了,我们来说说它们的名字。
(指名读,齐读这些加点的字)传统贴窗花元宵大街小巷祭扫赛龙舟艾香课堂乞巧牛郎月饼赏菊(2)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记的。
三、朗读指导,巩固识字。
(一)学习课文中的第一句话。
1.看,春节到了。
你看到什么?(过春节的课件)2.文中是怎样描写的?你会读吗?3.学生自由练读第一句。
4.指名读,集体正音。
5.书写“贴”字。
“贴”字既是需要认识的字,也是要求会写的字,观察一下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得左右差不多宽。
“贝”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组词:贴窗花。
6.学生练写两个,教师评价、反馈。
7.过春节除了贴窗花、放鞭炮,你还知道哪些活动?试着用三个字描述一下。
8.师生创作:春节到,人欢笑,贴春联,包水饺。
9.读一读第一句话,要读出欢乐的气氛。
(二)学习课文中的第二句话。
1.指名读。
2.理解“大街小巷”指的是各个角落。
“巷”读xiànɡ,不要读成ɡǎnɡ。
3.书写“街”,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左中右结构要写得紧凑些。
4.理解“人如潮”的意思。
形容人很多,在角角落落都挤满了看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