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概论课件(张光河)
38
科技界: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
• 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50亿,将重点支持物联 网技术研发类、产业化类、应用示范与推广类、 标准研制与公共服务类等四类物联网项目,其中, 技术研发类项目重点支持智能传感器、超高频和 微波RFID、传感器网络和节点等感知技术,物联 网应用中间件、嵌入式系统、海量数据存储与处 理等应用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标识编码、频 谱等共性技术的研发;产业化类项目重点支持传 感器、二维条码识读设备、M2M设备、应用软件、 信息安全等关键产品的中试和规模化生产。
16
节能环保产业
• 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 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 体水平的提高。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 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 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示范推广 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染防治 水平。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 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海 水综合利用。
8
其它国家
• 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德国等其他发 达国家也加快部署了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 的步伐,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 深刻变革。
9
中国:2009年
• 2009.8.7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调研无锡 时,对无锡传感中心高度关注,提出把传 感网络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并 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 • 早一点谋划未来 • 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
34
中国移动
规模优势 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引领者 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 营商,客户数超过2亿 2000年进入财富500强,排 名336位,2004年排名242位
网络优势 国内唯一专业移动通信 运营商 世界移动通信主流技术 的代表 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精品 网络
中国 移动
服务优势 遍布全国的服务 营销网络 专业的服务团队 方便快捷的电子 化服务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
• 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技术密集、能够形成 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带 动作用的产业,其基本特征是附加值高、 能源原材料消耗少、产业关联度高、技术 渗透性强、有广泛的和潜在的市场需求。
15
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 • • • • • 节能环保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生物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新能源产业 新材料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10
中国:2009年
• 温家宝2009年11月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首 都科技大会上强调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 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 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 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11
中国:2010
• 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大力培育战略 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 “三网”融合取得 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
工作建议二:服务体系 运营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系统集 成商共同制定平台服务标准,为第 三方服务集成商开放平台能力接口, 打造融合家庭控制、多媒体信息和 通信于一体的家庭信息化服务平台
终端制造商
软件开发商 从“孤岛”到“整体解 决方案”的升华;
内容提供商
系统集成商
应用示范、商业模式 共同开发符合互通标准的数字家庭设备,构建数字家庭服务平台,组织应用示范; 在实施过程中探索商业模式,形成服务商、内容商、运营商、终端商等的共赢 36
资源优势 良好的合作机制 强大的合作团队: 300家服务提供商 众多的业务应用: 超过1万项
35
中国电信物联网方案
工作建议一:家庭互联、信息汇聚 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共同制定网关和 家庭信息终端的互连标准、开发适配 模块,将各个信息孤岛连通,汇聚家 庭信息,打通双向网络通路 用户
房产商
• 推进环境监测、物流管理等10个应用示范 工程,创新商业模式; • 推进物联网传感设备、通信设备产业化与 信息服务业协同发展,促进物联网应用市 场和产业链形成; • 推进嘉定、浦东等物联网产业化基地建设; • 提升上海在国内物联网产业的引领地位, 抢占物联网产业链的高端。
28
上海重点发展物联网技术
4
政府:欧盟
• 欧盟2009年6月制定物联网行动方案,推出 物联网标准战略,确保物联网的可信度、 接受度和安全性。
5
欧盟:物联网行动方案
• 2010年之前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 等领域 • 2010-2015年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互联 • 2015-2020年进入半智能化 • 2020年之后实现全智能化
32
企业
• IBM公司智慧地球的概念 • 中国移动
33
IBM公司智慧地球的概念
• 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 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通过 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组成物联网,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 统的整合。 • 通过在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上大量嵌入传感器,捕捉运行过 程中各种信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接入互联网,通过计算 机分析处理发出指令,反馈给传感器,远程执行指令,以 达到提高效率、更大的效益的目的。 • 控制的对象小到控制一个开关、可编程控制器、发电机, 大到控制一个行业的运行过程。
26
上海物联网规划
• 抓住历史机遇,坚持高端发展、差别发展、 创新发展、协同发展的原则; • 发挥和提升现有通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网 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 • 突破传感器、控制芯片、短距离无线通信、 组网和协同处理、数学建模、系统集成、 数据管理和挖掘、协同控制等物联网核心 技术;
27
上海物联网规划
30
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
• 射频识别技术和传感节点技术 • 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 • 物联网软件、应用集成及智能计算处理技 术共性支撑技术 • 物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31
山东省示范工程
• • • • • • • • • • • • 智能工业 数字农业 智能物流 智能电网 智慧矿山 智能交通 数字节能环保 智能城市管理 数字公共安全 智慧医疗 智能家居 智能建筑
18
生物产业
• 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 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 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 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 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 进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 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 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 示范与应用。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 研发和产业化。
20
新能源产业
• 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 发展核能产业。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 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 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 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 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开 发利用生物质能。
21
新材料产业
• 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 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 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 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 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 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 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 究。
生产、安全、防灾、水电油气 大棚、土壤、灌溉、环境、跟踪 通风、瓦斯、救灾定位 电子支付、实时信息 37 抄表、监控、节能 防火、勘察、报警 水质、水量、污染、安全
教育界
• 2010年3月9日教育部网站发出通知:我国 拟针对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 保技术、生物医药等国家决定大力发展的 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校本科教育阶 段设立相关专业。这其中就包括增设物联 网专业,以期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 物联网相关产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物联网管理平台
库存、车队、监控、导航、识别、货物 设备、安全、节能
照明、信号、应急、灾害、识别 设备、临床、辅助诊断、病程
智能运输 智能建筑 大地勘测、森林、地震、海洋 公共安全 数字化医疗 工业自动化 遥感勘测 物流、零售、自动服务 移动POS 污染检测、报警 环境保护 物联网 供应链 交易、订单、跟踪、识别 消防 联动、消防栓、定位、调度 管理平台 石化 军事 险情、油井、运输、管线 气象 侦查、监控、定位、评估 煤炭 农业 降水、防洪、远程设备 电力 金融 林业 水务
19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 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 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 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 业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 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 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 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 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 制造装备。
24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
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
• RFID与传感器节点技术 • 物联网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 • 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 • 物联网应用抽象及标准化技术 • 物联网共性支撑技术
25
江苏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 • • • • • • • • • 智能工业 智能环保 城市智能交通 智能灾害防控 智能农业 智能公共安全 智能医护 智能物流 智能电网 智能家居
17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 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 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 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 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 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 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 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 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先进传感器 • 核心控制芯片 •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 组网和协同处理 • 系统集成和开放性平台技术 • 海量数据管理和挖掘
29
上海应用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