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假设检验
Di
4.1 3.8
1.0
4.2
5 15.3 12.0
3.3
6 13.9 14.7 -0.8
7 20.0 18.1 1.9
8 16.2 13.8 2.4
9 15.3 10.9 4.4
作业(以下任选一道)
1、查阅近两年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权威杂志各一套(例 如,可查阅这几个年度的《心理学报》和《教育研究》 各一套),对其论文中使用的统计方法进行一项描述
(两个样本的“t”检验) 五、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六、方差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1)建立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
双侧检验为:H0:µ=µ0
H1:µ‡µ0
单侧检验为:H0:µ<=µ0 或 H0:µ>=µ0
H1:µ>µ0 或 H1:µ<µ0
(2)寻找合适的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并计算统计量
T’=-1.929;SE2=3.468;t’ a/2=2.049
练习题5
对9个被试进行两种夹角(15o,30o)的缪 勒—莱依尔错觉实验结果如下,问两种夹角的 情况下错觉量是否有 显著差异?
被试 1
2
3
4
15o 14.7 18.9
17.2 15.4
30o 10.6 15.1
16.2 11.2
Z1.84;SE1.793
两类错误
H0为真
接受H0 拒绝H0
正确 α错误
前提 H0为假 β错误 正确
总体平均数的假设检验例题1
全区统一考试物理平均分μo=50,标准差σo=10.某 校的一个班(n=41)平均成绩 X =52.5.问该班成 绩与全区平均成绩差异是否显著.
(总体正态,总体方差已知)
性统计,并制作统计表或图。特别注意“ t 检验”被
使用的频率。
2、设计一项心理学或教育学研究,要求能够使用“t
检验”分析研究结果。写作提纲包括:一、研究的理 论基础或引起你研究兴趣的原因;二、研究目标;三、 研究方法和步骤;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计划)。
课堂练习1
1、由容量分别为n1=10 和 n2=16 的独立随机样本得到下述观测结 果(Xi、Yi为观测值,fi为频数):
问:成绩与性别是否有关?(即男女生在成绩上是否有显著差异? 当df=8时,t0.01(双侧)=3.355;F0.05(4,4)=6.39)
课堂练习5
医学上测定,正常人的血色素应该是每100毫升13克, 某学校进行抽查,37名学生血色素平均值为12.1克/ 毫升,标准差是1.5克/毫升,试问该校学生的血色素 是否显著低于正常值 ?
练习题1
从某地区的六岁儿童中随机抽取男生30 人,测量身高,平均为114厘米;抽取女生 27人,平均身高为112.5厘米,根据以往积 累资料,该地区六岁男童身高的标准差为 5厘米,女童身高标准差为6.5厘米,能否 根据这一次抽样测量的结果下结论:该地 区六岁男女儿童身高有显著差异?
Z0.96
练习题2
某幼儿园在儿童入园时对49名儿童进行 了比奈智力测验(Ó=16),结果平均智商 为106,一年后再对同组被试施测,结果平 均智商为110,已知两次测验结果的相关 系数为0.74,问能否说随着年龄增长与一 年的教育,儿童的智商有了显著的提高?
SE=1.71;Z=2.34
练习题3
在一项关于反馈对知觉判断的影响的研究中, 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60人作为实验 组(每一次判断后将结果告诉被试),实验的 平均结果=80,标准差=18;另一组52人做 为控制组(实验过程中每一次判断后不让被试 知道结果),实验的平均结果=73,标准差 =15。试问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平均结果有否显 著差异?
总体平均数的假设检验例题2
某心理学家认为一般司机的视反应时平均175毫 秒,有人随机抽取36名汽车司机作为研究样本进 行了测定,结果平均值为180毫秒,标准差25毫秒. 能否根据测试结果否定该心理学家的结论.(假定 人的视反应时符合正态分布)
X
总体平均数的假设检验例题3
某省进行数学竞赛,结果分数的分布不是正态, 总平均分43.5.其中某县参加竞赛的学生 168人,平均分45.1,标准差18.7,该县平均分 与全省平均分有否显著差异?
实验组(X1) 64 58 65 56 58 45 55 63 66 69 对照组(X2) 60 59 57 41 38 52 46 51 49
课堂练习4
3、有一项研究资料如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被试 性别 男 女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女 女 成绩 83 91 95 84 89 87 86 85 88 92
关于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一、两个总体都是正态分布,两个总体方差都已知。 (一)两个样本相互独立:(独立样本的Z检验) (二)两个相关样本:(相关样本的Z检验)
二、两个总体都是正态分布,两总体方差都未知。 (一)两个样本相互独立: 1.两个总体方差一致(独立样本的t检验) 2.两个总体方差不等,(柯克兰--柯克斯检验) (二)两个相关样本: 1.相关系数未知(相关样本的t检验) 2.相关系数已知(相关样本的t检验)
单、双侧检验的区别:
(1)问题的提法不同。“双”的提法是:µ和已知常数µ0是否有 显著性差异?“单”的提法是:µ是否显著地高于已知常数µ0
或µ是否显著地低于已知常数µ0?
(2)建立假设的形式不同。双侧检验为:H0:µ=µ0
单侧检验为:H0:µ<=µ0 或 H0:µ>=µ0
H1:µ‡µ0
H1:µ>µ0 或 H1:µ<µ0
(3)否定域不同。“双”的否定域为| Z |> Z a/2 ,而“单”查 表得Z a 。
单侧检验的例子
有人调查早期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从 受过良好早期教育的儿童中随机抽取70人进行 韦氏儿童智力测验(µ0=100, Ô 0=15), 结果平均数为103.3,能否认为受过良好早期 教育的儿童智力高于一般水平?
的值。
(3)选定显著性水平 ,查相应的分布表来确定临界 值,从而确定H0的拒绝区域或接受区域。
(4)对H0作出判断和解释。即把临界值与统计量相 比较,若统计量落在H0拒绝区间中,则拒绝H0 ;反 之,则接受H0 。
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只强调差异而不强调方向性的检验称为双侧检验。强调差异的方 向性的检验称为单侧检验。
被试 a b c d e f g h 前测 26 23 28 26 27 28 27 28 后测 27 25 29 27 29 28 26 29
课堂练习3
从高二年级随机抽取两个小组(人数不等),在化学教学 中,实验组采用启发探究法,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讲授法, 后期统一测验结果如下表。
问:启发探究法的效果是否显著优于传统讲授法?
Xi : 12.3 12.5 12.8 13.0 13.5
fi : 1
2
4
2
1
Yi : 12.2 12.3 13.0
fi : 6
8Hale Waihona Puke 2现已知变量X与Y的总体都呈正态分布。请问:
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否认为这两个样本所来自的两个总体平均数 有显著差异?
课堂练习2
对随机抽取的8名学生代表,在观看体育教学录像片之前后, 两次测试他们掌握有关动作技能的情况,测试结果(得分) 如下表。能否认为该部体育录像片的教学效果(学生前后 两次得分的差异)显著?
例
某数学教育家随机抽取49名高一学生进行 ****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已知这些 学生原来所在的总体数学的平均水平为80分, 标准差为10分。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改革实验 之后,这49名学生在统考中的数学平均成绩 为83分。问:教学改革是否改变了学生的数 学水平。
第五章 假设检验
Exercise
一、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二、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三、两类错误 四、关于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Sp2=283;SE=3.16;T=2.22
练习题4
为了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会性方面 的差异,随机抽取独生子女25人,非独生子女 31人,进行社会认知测验,结果独生子女平均 数为25.3,标准差为6;非独生子女 平均数为 29.9,标准差为10.2。试问独生子女与非独 生子女的社会认知能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