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E F C D
O A
P C B E F 八年级上学期几何专题复习 (一)
专题一: 基础知识
一、精心选一选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 (1)用一张像底片冲出来的10张一寸照片是全等图形 (2)所有的三角形都是全等图形 (3)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4)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形是全等图形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ABC≌△BAD,A 和B 、C 和D 分别是对应顶点,如果AB=6cm ,BD=7cm ,AD=4cm ,那么BC 的长为 A .6cm B .5cm C .4cm D .不能确定
3.如图,AD ∥BC,AD=BC,AC 与BD 交于点O,EF 过点O 并分别交AD 、BC 于E 、F, 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4. 在下列两个三角形中对应相等各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
A 、两边及其夹角
B 、两角和一边
C 、三边
D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5.如图,在△ABC 中,AB=AC ,BD ⊥AC 垂足为D ,∠A=40°,∠DBC= ( ) A 、40° B 、
30° C 、20°D 、50°
6.如图,P 是∠BAC 的平分线AD 上一点,PE ⊥AB 于E ,PF ⊥AC 于F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 .PE PF = B .AE AF = C .△APE ≌△APF D .AP PE PF =+
7.如图所示,已知AB=AD ,CB=CD ,则在以下各结论中,正确的结论为①∠B=∠D ;②∠A=∠
C ;③AC 垂直平分B
D ;④BD 垂直平分AC. ( )
A 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7题图 第6题图
第5题图
A B
N C D P
M
Q 8、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5、7,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3x -2、2x -1,则当x 为是何值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 )
A 、3
B 、4
C 、3
7
D 、不能确定
9 .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M,N 分别是AD,BC 的中点,把BC 向上翻折,使点C 恰好落在MN 上的P 点处,BQ 为折痕,则∠PBQ 为 ( )
(A )15° (B )20 (C )30 (D )45°
10.如图,已知△ABC 中,∠ABC=45°,AC=4,H 是高AD 和BE 的交点,则线段BH 的长度为(
)
B. C.5 D.4
11.如图,∠BAC 与∠CB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BE=BC ,PB 与CE 交于点H ,PG ∥AD 交BC 于F ,交AB 于G ,下列结论:①GA=GP ;②::PAC
PAB
S
S
AC AB =;③BP 垂直平分CE ;④
FP=FC ;其中正确的判断有(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2009年台湾)图(三)、图(四)、图(五)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人由A 地到B 地的路线图。
已知
甲的路线为:A →C →B 。
乙的路线为:A →D →E →F →B ,其中E 为AB 的中点。
丙的路线为:A →I →J →K →B ,其中J 在AB 上,且AJ >JB 。
若符号「→」表示「直线前进」,则根据图(三)、图(四)、图(五)的数据,判断三人行进路线
长度的大小关系为何?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 。
第10题图
第9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A
B C C
A 1
B 1
B D
E
M
A
二、细心填一填
12.(2009年清远)如图,若111ABC A B C △≌△,且
11040A B ∠=∠=°,°,则1C ∠= .
13∠
14AB
15. 如图若∠
16.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 一个问题:∠B =∠C =900
,E 是 BC 的中点,DE 平分∠ADC,CED =350
, 如图,则∠EAB 是多少度?大家一起 热烈地讨论交流,小英第一个得出 正确答案,是_____.
17.如图,△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E =3cm ,△ABD 的周长为13cm ,则△ABC 的周长
为__________cm .
18、(2009年云南省)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BAC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点D ,DE ∥AC ,DE 交AB 于点E ,M 为BE 的中点,连结DM . 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和字母的情况下,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是 .(写出一个即可)
第12题图
第13题
第18题
第17题
D C B
A O 1
2 3
4
A
B
C
D
E
F
图7
三 用心做一做 19、(2008苏州市)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O 点,12∠=∠,34∠=∠.
求证:(1)ABC ADC △≌△; (2)BO DO =.
20、如图, AB = DC ,AC = BD , AC 、BD 交于点E ,过E 点作EF//BC 交CD 于F .
求证:21∠=∠。
21、如图,在△ABC 中,∠ACB=90°,CE ⊥AB 于点E ,AD=AC AF 平分∠CAB•交CE 于点F ,DF 的延长线交AC 于点G , 求证:(1)DF ∥BC ;(2)FG=FE.
22、 如图,要在河的两岸A 、B 处建造观赏桥,由于条件限制,无法直接度量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
请你用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按照下列要求设计一种测量方案。
(1)画出测量图案;
(2)写出测量步骤(测量数据用字母表示);
(3)计算AB 的距离(写出求解或推理过程,结果用字母表示)。
23、已知:∠ACE=90°,AC=CE ,B 为AE 上的一点,ED ⊥CB 于D ,AF ⊥CB 交CB 的延长线于F 。
求证:AF=CD
2
1
F D E
A
B A
F E
D
C 24、如图所示,已知
D 是等腰三角形ABC 底边BC 上一点,它到两腰AB 、AC 的距离分别为D
E 、D
F 。
请你指出当D 点在什么位置时,DF DE =?并加以证明。
26、在等腰直角△ABC 中,∠C=90°,AC=BC,D 是AB 上任一点,AE ⊥CD 于
E ,B
F ⊥CD 交CD 延长线于F ,CH ⊥AB 于H,交AE 于G.求证:(1)BD=C
G (2)DF=GE
27.(2009泰安)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C =90°,AD ∥BC ,AB =BC ,
E 是AB 的中点,CE ⊥BD 。
(1) 求证:BE =AD ;
(2) 求证:AC 是线段ED 的垂直平分线; (3) △DBC 是等腰三角形吗?并说明理由。
28、(2008浙江省台州市)CD 经过BCA ∠顶点C 的一条直线,CA CB =.E F ,分别是直线CD 上两点,且BEC CFA α∠=∠=∠.
(1)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内部,且E F ,在射线CD 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①如图1,若90BCA ∠=,90α∠=,
则BE CF ;EF
E A
F -(填“>”,“<”或“=”);
②如图2,若0180B C A <∠<,请添加一个关于α∠与BCA ∠关系的条件 ,
使①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并证明两个结论成立.
(2)如图3,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外部,BCA α∠=∠,请提出EF BE AF ,,三条
线段数量关系的合理猜想(不要求证明).
答案
1、B 2 C; 3 C ; 4 D; 5 C; 6 D; 7 D; 8 A ; 9 C ; 10 ;
11 D ; 12 A ;13AD ;13 ∠C 40°;14 5 ; 15 60°10 16 35°;17 19;18 △MBD或△MDE或△EAD
27、证明:(1)∵∠ABC=90°,BD⊥EC,
∴∠1与∠3互余,∠2与∠3互余,
∴∠1=∠2
∵∠ABC=∠DAB=90°,AB=AC
∴△BAD≌△CBE
∴AD=BE
(2)∵E是AB中点,
∴EB=EA
由(1)AD=BE得:AE=AD
∵AD∥BC
∴∠7=∠ACB=45°
∵∠6=45°
∴∠6=∠7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EM=MD,AM⊥DE。
即,AC是线段ED的垂直平分线。
28 (1)=、= 、180°。
其他: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