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隐球菌的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
隐球菌的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
隐杨球晓菌苏的。诊隐球断菌与脑治膜疗炎的诊疗进展。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年5月1第4 9卷第3期
隐球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中国真菌学杂志2010年4月第5卷第2期
隐球菌脑膜炎极易被误诊
隐球菌脑膜炎误诊率极高
• 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居多 • 结核性脑膜炎和部分治疗后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大多
缺乏临床特异表现,且病原学诊断困难
施光峰。隐球菌脑膜隐炎球146菌例的临诊床分断析与。治中疗华传染病杂志2007年4月第25卷第4期
15
隐球菌脑膜炎极易被误诊
• 医师忽视了隐球菌感染的可能,未及时送检隐球菌 • 实验室检查时将显微镜下墨汁染色的隐球菌误认为大
淋巴细胞
施光峰。隐球菌脑膜隐炎球146菌例的临诊床分断析与。治中疗华传染病杂志2007年4月第25卷第4期
隐球菌病诊治
隐球菌的诊断与治疗
1
隐球菌病概况
• 隐球菌病是侵袭性真菌病
• 引起人类感染的隐球菌主要为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 菌
• 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 其次为肺部和皮肤
隐球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中国真菌学杂志2010年4月第5卷第2期
隐球菌的诊断与治疗
2
隐球菌病流行病学
➢在免疫抑制患者中,发病率约为5~10% ➢在AIDS患者中,感染率高达30% ➢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感染率约为十
• 组织病理与正常无菌部位真菌培养
确诊标准,阳性率不高 • 涂片法墨汁染色:
脑脊液、痰、血、活体组织等
隐球菌的诊断与治疗
7
隐球菌病组织病理诊断
镜检:病变区肺组织正常结构破坏,其中见大量多核巨
细胞及组织细胞增生形成的肉芽肿,散在或成堆分布。多核 巨细胞和巨噬细胞胞质内、病灶间质、细支气管和肺泡腔内 隐约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呈空泡状的隐球菌孢子,孢子为单细 胞,直径约5~20 m,芽生,具有折光性强的胶样荚膜,HE 染色该荚膜无色或稍呈淡蓝色,周围有一层透明晕;D— PAS、MC及GMS特殊染色显示菌体荚膜呈紫红色、鲜红色 和黑色。周围肺组织轻度纤维化及多少不等的慢性炎细胞浸 润,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另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中 性粒细胞难见。
16
隐球菌脑膜炎极易被误诊
• 为减少误诊,提高早期确诊率,应对疑似患者在疾病
早期反复行脑脊液的乳胶凝集试验和墨汁涂片染色
施光峰。隐球菌脑膜炎146例临床分析。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年4月第25卷第4期
隐球菌的诊断与治疗
17
邵逸夫医院2006-2010年隐球菌感染情况
➢肺隐球菌病 21例 ➢隐球菌脑膜炎 10例 ➢总胆管隐球菌病 1例
隐球菌的诊断与治疗
10
乳胶凝集试验(1atex agglutination test,LA)
是以高效价的抗隐球菌荚膜多糖抗体吸附 于标准大小的乳胶上,检测血清或脑脊液标本 中的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国外研究其灵敏度 和特异度为93%~100% ,国内报道其灵敏度 和特异度均为100%。
隐球菌的诊断与治疗
+ + +血 +
பைடு நூலகம்
主诉
头痛3月 头痛发热4天 头痛发热7天 头痛3月, 发热10天 头痛1月/肺占位 视物模糊20天 头痛发热7天/肺 头痛1月
9 男 21 慢乙肝
3
+
+ 头痛发热3天
10 男 25
HIV
10
-/+
- 头痛发热10天
隐球菌的诊断与治疗
18
隐球菌性脑膜炎(N=9)
性别 年龄 基础疾病 起病-诊断 墨汁
岁
(天) 涂片
1 女 59 高血压
90/3
+
2 男 22
4
+
3 男 51
7
+
4 男 54 左肾切除
90
+
5 男 46
60
+
6 男 76
22
+
7 男 35 乙肝携带
10
-
8 男 40 糖尿病
40
+
培养 CSF
+ NA + +
• 截至2010年已收集菌株829株
• 与ARTEMIS研究主要区别:
仅收集血液、无菌体液等与感染相关的菌株,上呼吸道标
本不予收集,排除定植部位的菌株
隐球菌的诊断与治疗
4
酵母菌菌种分布(含隐球菌,N=805)
克柔念珠菌 2.4% 其它酵母菌 5.8%
新型隐球菌 8.9%
热带念珠菌 14.5%
白色念珠菌 34.4%
11
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隐球菌的诊断与治疗
12
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概况
• 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 真菌感染
• 包括脑膜炎型(临床最常见)、脑膜脑炎型和肉芽 肿型
• 全球每年约有100万HIV相关性隐脑患者 • 国内多以散发、非AIDS人群为主
隐球菌的诊断与治疗
13
杨晓苏。隐球菌脑膜炎的诊疗进展。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年5月第9卷第3期
岑玉兰 ,李勇等 临床隐与球实菌的验诊病断理与治学疗杂志 2010 Apr;26(2) 237-238 8
隐球菌病组织病理诊断
隐球菌的诊断与治疗
9
岑玉兰 ,李勇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0 Apr;26(2) 237-238
隐球菌病诊断
• 血或脑脊液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
(1) 确诊标准,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2) 抗原滴度与疾病转归呈正相关,可指导治疗与 判断预后 (3) 方法包括乳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单克隆抗体法
万分之一
隐球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中国真菌学杂志2010年4月第5卷第2期
隐球菌的诊断与治疗
3
CHIF-NET 2010
• 时间:2009-2010年
• 全国多中心酵母菌流行病学及药敏监测研究
• 为研究者发起研究,主要研究者徐英春教授
• 研究中心:12家(2011新增9家)
• 药敏测定方法:CLSI M44-A纸片扩散法
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表现
• 一般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病程迁延,缓慢进展 • 主要表现:发热、渐进性头痛、精神和神经症状
(精神错乱、易激动、定向力障碍、行为改变、嗜 睡等) • 病情进展可出现脑神经麻痹(听觉、视觉障碍)和视 乳头水肿 • 约20%患者有意识改变,13%的患者伴视力丧失 • 1/3的患者合并有肺、肾脏及皮肤等其他部位感染
白色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新型隐球菌 克柔念珠菌 其它酵母菌
光滑念珠菌 14.4%
近平滑念珠菌 19.5%
隐球菌的C诊H断IF与NE治T疗2010研究流行病学结果
5
脑脊液标本菌种分布(N=61)
隐球菌C的H诊IF断N与ET治2疗010研究流行病学结果
6
隐球菌病诊断
•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呈多样性和无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