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圈出词句的韵脚灭雪眉迟 镜 Nhomakorabea襦鸪两仄两平,相互交错, 既有整饬之美,又有变化之美, 读来琅琅上口,富于听觉之美
诵读体验--美妙的声音
找出全词的物象
大量的名词, 错彩镂金(形容诗文的词藻十分华丽), 精艳绝人, 构成了一个富于视觉之美的境界 。
菩萨蛮
温庭筠
温庭筠
在中国文学史上,温庭筠(约812-866) 可称为第一位专业词人。这不仅因为他的词 名压倒了诗名,而且由于中国词史上的词别 集是从他的《金荃集》开始的。他流传下来 的词近七十首,主要保存在赵崇祚编的《花 间集》中。它大都写闺妇或妓女们的爱情, 但也有少数写边塞题材的作品。
菩萨蛮
诵读体验--美好而又绵密的
意 象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1、这首词刻画了 _______、_______、
贵族 女子 _______ 、_______ 形象。 美丽 寂寞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风流自赏,决绝语,正是凄楚语。
比较阅读
p.57 温庭筠、韦庄这两首词的抒情方式的效果
温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 “密而隐”
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显而朗”
试推想这首词背后可能的隐含着的主旨 (或写作动机是否有所寄托)
提示:称诗言志 知人论世 屡试不第,坎坷终生
流露出词人怀才不遇之感 这慵懒美丽的女子,正是作者内在被压制着甚 至不免懈怠了的美好追求.
要爱惜自己美好品质,不能因一时挫折就堕落、放弃 这正是士大夫读书人品格上的操守:穷则独善其身. 这或是温自我之写照和志气的砥砺
[词话]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
「温飞卿词,精妙绝伦,然类不出乎绮怨。」
这首词艺术技巧甚佳。但思想内容却比较 贫乏。特别是温庭筠词大都写这类题材,浓墨重 彩,看多了未免使人腻味。
<旧唐书>说温“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指文辞艳 丽而流于浮华)之词",是一个不严肃的词人, <新唐书>说他"薄于行,无检幅",是个生活上无 检点的,较轻薄的人.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
“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 之。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端己奉使入蜀,蜀王羁留之,重其才,举以为相, 欲归不得,不胜恋阙之思。 此《菩萨菩》词,乃隐寓留蜀之感。“江南好”指蜀中而言。 皓腕相招,喻蜀主縻(笼络使不生异心)以好爵; 还乡断肠,言中原板荡(指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阻其归路。 “未老莫还乡”句犹冀老年归去。
2、试揣摩人物的心理、处境等
闺中女子生活情态: 孤独寂寞 无聊的心绪 思念离别之人
花间词派
是温庭筠、韦庄为代表, 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 后人将温、韦等十八人词编为《花间集》, 故名。 其风格为“绮丽香艳、婉约柔媚”
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便是指: 诗歌内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主, 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