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地理 第2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地理 第2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13
三、河流与湖泊(水环境)
(一)世界水资源的特点
亚洲:(1)山高水长、河流众多,水资源极
其丰富;(2)内流区域面积广大。 欧洲:(1)河网密布、水量较大;(2)通 航里程最长。 非洲:多峡谷、急流、瀑布水利资源丰富, 但由于高原地形不利于航行。 美洲:流程长;流域面积广;水时高达12%。社会主 义阵线当时也宣布进行民主抗争,抵制议会,动乱随时会 发生 。
6
• 4、政治地理位置(邻国国力的强弱,两国间的 政治外交关系、对外开放政策及经济制度,会影 响区域或者双边贸易关系)
• 但值得注意
1. 动态性; 2. 综合性; 3. 特殊性。
7
(二)疆域与国际贸易
边有长堤相连,交通便利;在南面隔着新加坡海峡同印 度尼西亚相望,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航行要道。
5
新加坡历史
• • • • • • 1 开埠 2 英属时期(1819-1942) 3 日治时期(1942-1945) 4 迈向自治与合并(1945-1963) 5 马来西亚时期(1963-1965) 6 独立后(1965至今)。刚开始,新加坡住宅短缺,
这种抱怨想说的是中国做与不做都要挨骂。 近期对
欧洲最大5国的民调显示,欧洲人首次把中国列为全 球稳定的头号威胁。
18
世界银行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将发展中国 家分为了四种类型: (1)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包括亚洲的新加坡、韩 国、中国的台湾和香港以及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墨 西哥等。(有一批迅速地、成功地进行工业化,并在 制成品输出中所占比例迅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 (2)高收入的石油出口国,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 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利比亚等。 (3)中下等收入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多数属于 这一类。(人均GNP在756-2995美元之间) (4)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指经济上最贫困落后 的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在非洲,人均GNP为755美元或
20
(二)各种类型国家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1、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由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绝对 优势,他们仍然利用自己垄断地位力图维持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谋取单方面利益。
①
利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制定和推行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条约和协议, 如有反对轻者制裁,重者军事干涉。 通过贷款附加种种政治和经济条件以达到干涉其内政和控制发展 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 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某些条款,对内加强立法,加强管理贸易。 对外推行贸易自由化,使其产品顺利打入发展国家市场。
11
(二)气候(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1、世界气候的三大特点 ① 类型的多样性 热带(全年高温):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
带沙漠、热带季风
亚热带:亚热带地中海,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温带海洋,温带季风和温带大陆 ② 空间分布的地域性(纬度地域性,经度地域 性和垂直地带性) ③ 时间变化的季节性(气温、降水和风向)
8
由于历史的原因,南美洲的玻利维亚100多年来一
直是借道智利(Chile)的港口进行外贸活动。 又如非洲的赞比亚,其传统的出海口在南非,由于 南非推行种族主义政策,赞比亚被迫又重开坦桑尼 亚和莫桑比克道路,这才保证了其最重要的外贸物 资——铜矿的正常外运出口,使开展经贸活动的愿 望变成现实 。
3、经济地理位置的变化,会使一个地区或国家
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国际贸易。
新加坡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
置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领土由新加坡岛和附近54
个小岛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称“东方十字路
口”。北面与马来半岛隔着宽仅1.2千米的柔佛海峡,西
濒临海洋还是深居内陆的位置,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
发展和贸易交往等会产生重要影响。 如: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差异; 地球上有20多个内陆国家,除欧洲的8个属于发达国家外,
其余都是发展中国家。
内陆国家只有取得通畅的出海口才有发展经济、繁荣贸易的
现实可能,因此首先必须与邻近的海运便利、经济又较发达 的国家建立良好的双边关系。
②
③
④
⑤
积极组建地区性组织,对内实行一体化,对外实行贸易保护。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实行单边主义,对自己有利的就实行,不利 的就拒绝。
21
2、发展中国家在新形势下,加强合作,对加速发展和 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应变能力以迎接全球化和自由化的 挑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平等、团结、 互补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加强合作,使其经济融于世 界经济。
24
世界人口的主要特点
(一)世界人口分布不均 洲际分布不均:亚洲最多,大洋洲最少。 各洲内部人口分布不均 (二)人口增长不平衡(数量与增长率)
25
世界人口的洲际分布情况表(2001)
人口数量 /104人 世界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亚洲 613414 81260 72631 49287 35072 372071 占世界总人口的比 重(%) 100 13.25 11.84 8.03 5.72 60.66 陆地面积 (104km2) 14952 3020 1010 2423 1797 4400 人口密度 (人/km2) 41 27 72 20 20 84.6
大洋洲
3092
0.50
897
3.4
26
(三)世界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世界:2000年 46.8%; 2005年 49.2% 中国:2000年 35.8%;2005年 41.3%;
2011年已过半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2%,发达 国家已占73% 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有20座(东京第 一,上海和北京)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伴随着:耕地面积大幅 减少;住房紧张(贫民区);空气污染;水 资源短缺。 27
9
二、地形与气候
(一)地形
1、地形的种类与分布
山脉:集中在两大高山带(以安第斯山、台湾山脉为主的环太平洋高
山带和以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为主体的欧亚高山带) 高原: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非和埃塞俄比亚高原)、亚洲(青藏高原、 阿拉伯高原)和南美洲(巴西高原) 平原:美洲、亚洲和欧洲,如亚马逊平原、密西西比平原,中国的东 北、华北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欧和中欧平原等。 盆地:非洲的刚果盆地,中国的塔里木、准格尔盆地和四川盆地。
2、地形的种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多样的地形发展多种经营 (2)独特的地形发展旅游业 (3)盆地、洼地对环境的影响 (4)海底大陆架对经济的重要作用 (5)高山地带火山地震频繁地热资源丰富
10
举例:日本-温泉王国
频繁的地壳运动造就
了日本星罗棋布的温 泉,从海上小岛到山 中秘境,处处都有可 养颜、健身的泡汤或 各式观赏性温泉。 据有关资料报道,日 本从北到南约有2600 多座温泉,有7.5万家 温泉旅馆。据悉,每 年日本约有1.1亿人次 使用温泉。
③
目前的主要组织: 万隆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非洲经 济发展共同体、马格里布联盟、非洲经济共同体(正 在逐渐形成)、中美洲经济共同体、南锥经济共同 体、石油输出国组织等。
23
二、人口
1999年10月12日凌晨0 时2分,联合国秘书长 安南(右)专程来到 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 看望成为地球村第60 亿位居民的男婴。 2011年10月31日凌晨, 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 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丹 妮卡· 卡马乔在菲律宾 降生。
(二)河流与湖泊的三大功能(航行、灌
溉和发电)
从整个世界的水电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来看不均匀;
中国、俄罗斯、美国、巴西、刚果五国水能蕴藏 量就占世界一半。我国仅开发5.5%,潜力还很大。 西比河、亚马逊河、伏尔加河、多瑙河、莱因河、 圣劳伦斯河,其中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主要是多 瑙河和莱茵河。 欧洲河流总体运用较到位,尤其是莱
biosphere
lithosphere,
3
一、地理位置与疆域
(一)地理位置(四种类型) 1. 纬度(Latitude)的高低,直接影响温度和降水 量,进而影响农产品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理流向; 2. 经度(Longitude)会产生时差。
中纬度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如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国土辽阔的独联体(前苏联),虽然是世界上土 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其国土的大部分 处在高纬度 ,自然条件严酷,冬季漫长,寒冷干 燥,不仅严重影响种植业的发展,而且对工业生 产和城市建设以及交通运输与经贸活动等都带来 不少困难。 4
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准则。随着科技的发
展,人类活动受人文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16
一、国家
(一)国家的类型
1、按资源配置方式可分成:
计划经济国家;市场经济国家;混合经济
2、按综合国力划分可分成: 1)超级大国:美国 2)发达国家(OECD成员国,特别是G7)
G7(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和意 大利)人口仅占世界11%,但GDP占世界的65%,
以下 )
19
据世界银行公布的1998年占世界人口57%的
贫穷国家已达63个。他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6%,生活在绝对贫困 线以下的人口高达12亿。 全球最穷的十国为:
1、卢旺达;2、埃塞俄比亚;3、刚果;4、塞拉利
昂; 5、布隆迪; 6、几内亚比绍; 7、尼日尔; 8、 厄立特里亚; 9、尼泊尔;10、莫桑比克
12
2、气候对人类经济贸易活动的六大影响
世界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导致农产品生产多样
性,进而影响农产品贸易的结构与流向。 气候的差异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气候的差异影响着居民的消费习惯。 灾害性气候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正常运行。 气候影响外贸中商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 适宜性气候可成为一种旅游资源,为人类的 经贸活动获得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