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题完整版

吉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题完整版

吉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题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名词解释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培养社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法则。

通才教育:是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为社会获国家服务的人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一部分,它是依据教育目的规定的高等教育工作的总方向,也是对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出的较为概括和抽象的要求专业:是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学科门类层次结构:又称水平结构,是指不同要求和程度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又称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高等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时间流程高校教学原则:是在总结高等教育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高等教育教学目的,反映高校教学规律,制定的指导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潜在课程:过去也称“非官方课程”、“非正式课程”。

它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但却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学组织形式:也称教学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

学分制: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锯此进行有关管理工作的教学制度。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位:是指高等院校授予的头衔,它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在某一领域已达到的标准简答论述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教育规律1、简述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2)教育的历史性(3)教育的阶级性(4)教育的生产性(5)教育的民族性(6)教育的相对独立性2、简述当代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学的问题领域在不断扩大(2)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在发展(3)高等教育学理论基础不断发展(4)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育改革的联系日趋加强(5)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的国际化影响越来越明显3、联系实际,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育改革日益加强的联系。

答:改革的目标指向,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改革的实质,是调整教育内部各要素以及教育与外部因素的相互关系。

这种教育改革的潮流在我国表现得尤为波澜壮阔。

高等教育更是首当其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

改革的丰富实践,为发展高等教育理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推动着高等教育学从多层面、多视角去审视过去总结的教育经验,寻找教育的新观点、新内容、新方法,丰富已有的教育理论宝库。

这是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制约和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为了避免盲目实践带来的苦果,是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到底,教育改革也迫切需要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

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和高等教育学理论的联系,在宏观的方针政策的改革和微观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愈来愈密切。

改革的实践使理论更新和发展,而更新和发展的理论又进一步保证了改革实践的深入进行。

第二章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1、试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高等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高等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制约着目标的设定,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变革,促进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方法的变革)(2)高等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劳动者能力的重要手段,实现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价值)(二)高等教育与经济基础的关系(1)经济基础制约着高等教育(性质和规模,目的,内容)(2)高等教育对经济基础具有重要影响(三)高等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1)高等教育为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目的和内容,决定领导权和受教育权)(2)高等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态度和思想意识的人去维护巩固政治制度,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舆论为制度服务)(四)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1)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和影响(内容、实施、特色、校园文化)(2)高等教育对文化有重要的反作用,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选择、保存、传递、创新和发展文化)。

2、为什么说高等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1)高等教育是提高劳动者能力的重要手段(2)高等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3)高等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认识。

答:1.遗传因素及其作用(狼孩)(1)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3)遗传素质发展速度具有差异性(4)遗传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2.主观能动性及其作用,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体现出人的一种自觉意识,故也成为自觉能动性3.社会环境及其作用(感觉剥夺实验)(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2)环境对人的发展影响在方向上有正反之分4.实践活动及其作用(瑞恩的井)5.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卡尔威特)(1)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具有较强的计划性与系统性;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人的发展由众多因素共同决定,也不可互相替代,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主管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教育是人发展的有效手段。

同时这些因素并不同等重要,人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随着人的发展,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不断减弱。

(伤仲永,卡尔威特)第三章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难题1、试分析当代对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现实要求。

当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博雅教育’,也不是20世纪初追求的“专才教育”,而是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结合既立体交叉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理由有三:(1)当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要求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实施立体交叉型人才的培养模式;(2)从人的和谐发展和完整人格的形成来看,高等教育必须把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结合起来,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3)根据我国的国情,培养立体交叉型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现实选择。

2、试分析我国发展大众高等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答:一是适度原则,发展速度要适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防止结构性供大于求和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是规模效益原则,要走内涵发展为主,提高规范效应的路子,少建或不建新的高校,在充分挖掘原有高校潜力的基础上扩大规模。

三是多元化筹资原则,发展多元化投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高等教育;四是终身教育原则,是要积极发展终身教育,尽量延长高级专门人才的使用寿命。

第四章高等教育目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目的简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答: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同时贯穿于高等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高等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因此,高等教育目的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对受教育者都具有导向作用。

它能使人们按照目标的要求控制自己行为的方向,修正偏离目标的行为。

(2)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调控作用宏观上,高等教育目的对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规划、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具有支配、调控作用;微观上,高等教育目的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组合,如教育计划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的运用等,具有支配和调控功能,同时,对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也有调控作用。

(3)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高等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评价高等学校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查教学工作质量,教师评价和学生质量评价等等,都必须以高等教育目的为根本依据和标准。

同时,高等教育目的还起着一种“准价值体系”的作用,可以借助高等教育目的判断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社会价值。

(4)高等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在日常教育活动当中,高等教育目的一旦为活动主体所认识和理解,他们就会自觉地接受其指导并承担起责任,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来投身于教育活动之中,推动目标的逐步实现。

因此,高等教育目的可以激发人的动机和需要,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2.简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突出强调的素质培养。

(1)要求具有进取、开拓、创新精神,勇于迎接时代挑战(2)要求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3)要求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4)要求具有开创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法律意识(5)要求具有较高的道德和理性(6)要求具有国际意识第五章高等教育的结构与职能1.大学职能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社会经济发展(2)科学发展(3)大学内在逻辑2、分析现代高等教育的职能体系。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根本职能。

这项职能是自大学产生之日就有的,是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中心,高等教育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这一职能来展开。

(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

这项职能体现在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活动中。

这既是培养科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3)服务社会是现代高等教育职能的延伸。

从广义上说,培养人才、发展科学都是为社会服务。

但这不是直接的。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是指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的直接服务。

比如,委托培养、推广技术等。

第六章高等学校的学生与教师1.简述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从劳动目的、对象、方式上看是复杂的(2)创造性,从劳动对象、内容、方法上看需要创造性(3)示范性(4)群体性2.简述高校教师结构的改革对策。

(一)尽快建立、推行完全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二)运用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和倾斜的经济优惠政策(三)改变高校“近亲繁殖”的问题。

3.论述:你如何看待我国高校师生的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的现状怎样才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分为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正式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组织中发生的关系,非正式关系是指学校正式组织之外,师生之间自然形成的关系,非正式关系的形成可以带来多重结果,如朋友情、忘年交、生意簿、仇敌很、师生恋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