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历史文化介绍
•死亡诗社
•精灵夜路•19位粉丝
•
1楼
1.目前以赤峰市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
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
赤峰市是全国考古学文化命名最多的地级市,敖汉旗是全国考古学文化命名最多的旗县,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小河沿均在敖汉旗境内。
2.赤峰市最久远的考古学文化:
小河西文化是赤峰市目前已正式命名的历史最久远的考古学文化,也是辽西地区最早的一种原始文化,距今约10000年,因首次发现于敖汉旗木头营子乡小河西遗址而得名。
3.兴隆洼文化:
兴隆洼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而得名,距今约8000年,经济形态除农耕外兼狩猎、采集。
兴隆洼遗址是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时代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总面积3.5万平方米,遗址周围有人工围沟,围沟内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房址最大的140平方米。
出土陶器均为夹砂陶,深筒直腹罐和钵为其典型器物,并有玉玦、玉斧、玉锛等玉器出土。
该遗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
4.赵宝沟文化:
赵宝沟文化是略晚于兴隆洼文化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首次发现于敖汉旗高家窝铺乡赵宝沟村,距今约6800年。
赵宝沟遗址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发现房址和灰坑140余处,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古器、蚌器。
尊型陶器上有鹿、鸟、猪、鱼等图形,被学术界誉为“第一神图”、“最早的透视画”、“中国画坛之祖”。
该遗址2 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富河文化:
富河文化首次发现于乌尔吉沐沦河河畔的巴林左旗
浩尔吐乡富河沟门村,距今约5300年。
分布范围在西拉
沐沦河以北和通辽境内,文化类型有别于兴隆洼文化、
红山文化,近似于赵宝沟文化。
富河遗址面积5000平方
米,出土了一批石器、陶器、骨器,其中一件骨器被学
术界誉为“中华第一卜骨”。
该遗址2006年被自治区人民
政府公布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是我国北方古文化中一支极其重要的新石
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于赤峰红山
后发现了该文化的遗存,五十年代我国著名考古学家、
历史学家尹达先生著《关于赤峰红山后的新石器时代遗
址》,红山文化正式命名。
红山文化是以农业为主、兼有牧、渔、猎并举的原始
文化,分布范围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区域,
西起张家口、东达辽河中游、北至大兴安岭、南逾大凌
河谷,距今5000——6000年,延续2000年之久。
红山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
流域相碰撞而产生的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
涵十分丰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
展的制玉工艺。
陶器多为红陶黑彩,花纹丰富,造型生
动。
玉器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剔透,极具
神韵。
其中1972年在翁牛特旗赛沁他拉出土的红山文化
代表性器物大型“c”型碧玉雕龙,周身卷曲,整体磨光,
首尾相顾,吻部高昂,眉目流盼,高鬃飘举,给人以飘
洒、俊逸、神奇、威武的美感,是中国最早的龙型玉器,
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赤峰由此而成为中华龙的故乡和
龙文化的发祥地。
红山文化近年不断有新发现,在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
和凌源、建平交界处牛河梁先后发现了牛神庙、积石冢
和祭坛。
2003年在红山后新发现了一处保存完整的夏家
店下层文化祭祀遗址。
红山遗址群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
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2010-5-4 12:34
•回复
•死亡诗社
•精灵夜路•19位粉丝
•
2楼
红山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红山文化的发现,使西拉沐沦河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并列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把原来以夏代为开端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表明赤峰是龙文化的发祥地,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是中国古代两大玉文化中心。
7.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都因首次发现于松山区王家店乡夏家店村而得名,为中国北方青铜文化。
青铜时代在中国历史上主要指夏、商、周至春秋时期。
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为中国北方早期青铜文化,范围以赤峰为中心,东至辽宁西部,南达京津地区,西到张家口以东,北抵西拉沐沦河流域,其中大量山城遗址最引人注目。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兼畜牧业和狩猎。
主要农业作物为粟和稷,其农业文明不晚于中原地区。
出土的彩绘陶器系用红白两彩在烘制后的陶器上绘有饕餮纹、云雷纹、蟠螭纹、龟蛇纹等图案,与商周时期青铜器同等重要。
夏家店上层文化属晚期青铜文化,距今3000年左右,分布范围北至查干沐沦河、乌尔吉沐沦河流域,东南到凌河上游,东北至敖来河、孟克河,西南达承德地区,以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流域最为密集,系中华民族史上影响较大的北方少数民族东胡族所创造,被史学界称为“东胡文化”。
先后出土了多为本土铸造的大量青铜器,融中原和漠北青铜文化于一体,与中原同期青铜文明互相影响、互见短长,工艺精湛,特色鲜明。
夏家店遗址群面积380000平方米,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小河沿文化:
小河沿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敖汉旗原小河沿乡(现四道湾子镇)白斯朗营子村而得名,距今约5000年。
分布区与红山文化基本一致,经济形态为农牧结合兼狩猎。
出土器物的器型、彩陶图案和纹饰具有既与红山文化有承袭关系又不尽相同的风格和特点。
遗址中出现了双间式房址,墓葬中发现了男女合葬墓,证明小河沿文化已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