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德育论文答辩

大学生德育论文答辩

难忘的大学生活
大学四年匆匆而逝,我们即将要走出大学的校门。

我想说,时间过得真快,我的大学,四年的时光,就这样快结束了。

最近走在校园里,能感觉到几分离别的味道。

让人忍不住感慨一下,还有几个月,我们不得不离开校园,告别这熟悉的一切。

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学这四年可能是人生的最后一段在校学习生涯。

四年的时光,我们究竟收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是欣慰还是遗憾,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标准。

走过,即使我们没有能力为它留下什么,也要保存一些关于它的回忆。

这样才不枉我们经历过的大学生活,记住曾经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儿,不管他们带给我们的记忆是灰色的还是彩色的,学会宽容和感激,这是我们该做的,因为磨砺,能加快我们的成长,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成长与他们、与大学有关。

我庆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让我回忆大学的点点滴滴,梳理我的心路历程,对过去的总结,能让人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收获和不足,认清自己,也是一种收获。

大学究竟给了我什么?回忆过去,或许能找到答案。

关于友情。

友情是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是社会大群体里的一个个体,每个人都离不开群体,友情是雨,默默地包围着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尤其能体现出来;友情是阳光,温暖地照耀着我们,在心情低落的时候给予我们力量;友情是海洋,能包容我们的一切欢喜和悲伤,化解一切误会和不满。

管理学院每个班的人数都不少,三四十左右。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教课的老师都不认识我们,给我的感觉并不像高中时那种亲密的师生关系,一种隔阂横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横在学生和学生之间,甚至是同班同学,人太多了,大
家上课的时候一起来上课,聚集在一个教室,然而相互之间并不说话,关系最近的似乎也只有同一个宿舍的人,下课了大家一哄而散,回宿舍,或者做自己的事情,跟其他宿舍的人接触都很少,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有人说大学同学应该是一生的朋友,但是似乎我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相反,我在大学所交的一生的朋友是423的六个男生,大家基本上来自各个地方,性格各异,我们不怎么逛街,平时大家聚在宿舍有说有笑,打打闹闹,天南海北地聊一通,开开玩笑,生活过的也很是惬意,很高兴认识这么一帮朋友,我想她们是我关于大学最宝贵的记忆,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大学友情是个比较重要的话题,同样大学里的人际交往也是一样。

人际关系,在大学之前是完全不必考虑的。

大学与高中不同,它是我们进入社会的过渡,自然,人际交往变成一个重要的必修课,它不同于其他学生时代的情谊,不仅在学习中,更多的在生活中。

在生活中,同学之间有时难免有些小矛盾,如何看待这些小矛盾,如何解决这些小矛盾便是人与人相处的学问,也是成长中的必修课。

并且在大学的几年中,每个人要接触的不仅是朝夕相处的同学,还有更多的对外的机会,比如,假期和周末,我会利用这些空闲时间参加社会活动,出去打工或者做家教,社会并不如学校的环境来得单纯,没有人会重视你,但是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得到磨练,得到成长,主动地接触社会,人际交往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积极应对,个人的性格、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在大学我们不能眼睛中只看到自己;也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客观地去看待问题。

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矛盾不再是破坏同学感情的借口,而成为加深彼此了解的途径。

关于学习,大一上学期是自由的,就像放回大海的鱼儿自由自在地享受大学的轻松。

这样的日子是快乐的,但是时间长了,就感到虚度时光的日子是毫无意
义,我渐渐地拿起书包去上自习。

刚入学时所有的学习生活安排基本都是由课程量决定,自己没有太大的目标和方向,盲目地规划着自己未来大学四年的生活和方向。

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基本上是跟着老师走,那时候空闲时间很多,我基本就是乘有暇闲的时间去图书馆里,在那里翻阅着各种优秀的杂志和期刊,按照兴趣汲取着知识,常常一坐就是半天。

有了图书馆书籍的相伴,在知识的世界里徜徉,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和孤单。

从大二开始,熟悉了学校的选课规则后,我又积极的选修自学了一些课程,主要集中在艺术欣赏方面,培养艺术素养,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技能,给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时期的我,逐渐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便广泛的接触我的新知领。

在不断地汲取中总结和升华,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求深化,更深一层次的挖掘自己,看准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方向,进一步的锻炼自己,以求毕业后的良好的发展方向。

总结四年的学习过程,我有点欣慰,因为自己没有虚度四年时光,而是认认真真地度过,虽然其中不乏走过一些弯路。

同时我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享受着我的学习过程,也在学习中成长、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在大学的四年中,我对学习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

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

的确,学习是伴随我们一生的,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要求我们必须学习一生,不进则退就是我们这代人的至理名言。

学习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而更多的是要完善自己特有的知识体系,将所学为我所用。

从身边的同学或朋友身上也能学到许多。

学习不只停留在课本里面,它更是体现在生动的社会经历和人身上。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名言在现代仍然有它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