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湾镇会同村实验基地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组员:***1104010082徐朝晖1104010047叶子健1104010068陈淑华1115010016目录1项目简介 (4)2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4)2.1项目背景与意义 (4)2.2项目的必要性 (7)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8)四.项目区条件分析 (9)4.1自然条件 (9)4.1.1地形地貌 (9)4.1.2气候 (9)4.1.3自然资源 (9)4.1.4自然灾害 (10)4.2区位条件 (10)4.3基础设施条件 (10)4.3.1农田水利设施 (10)4.3.2交通设施 (10)4.3.3生态设施 (11)4.4社会经济状况 (11)4.5现状概况 (11)4.5.1用地现状 (11)4.5.2限制性因素 (11)4.5.3 水资源平衡分析 (12)五.项目规划 (15)5.1规划原则与目标 (15)5.1.1整治规划原则 (15)5.2整治规划定位 (15)5.3建设目标 (15)5.2 土地平整方案 (16)5.2.1土地平整工程方案 (16)5.2.2农田水利工程方案 (17)5.2.3田间道路工程方案 (18)5.2.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8)5.2.5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18)5.2.6土地权属调整 (18)5.3土地平整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1田块内部平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2坡改梯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农田水利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1输配水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2电力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田间道路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项目投资与效益分析 (18)6.1项目投资分析 (18)6.2效益评价 (20)6.2.1社会效益 (20)6.2.2经济效益 (21)6.2.3生态效益 (21)6.3风险评价 (22)6.3.1项目风险 (22)6.3.2防范措施 (22)7总结 (23)8附件 (23)1项目简介项目名称:会同村实验基地土地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地点:珠海市唐家湾镇西南会同村。
项目规模:本次整治项目中的会同村实验基地主要由会同村的建设用地、农用地,林用地和水域构成,而此次整治的具体对象是实验基地的田水路的整治和规划设计。
2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背景与意义开展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工程,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对于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3月,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包含了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项内容。
给出了相关的定义: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土地复垦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动。
2012年3月,《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2],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的五项主要任务:一是统筹推进土地整治;二是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三是规范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四是有序开展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五是加快土地复垦。
《广东省珠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关于唐家湾土地利用分区的划分,从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来分,是把唐家湾镇划分为高新技术产业及高教区,以发展高等教育、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服务业为核心职能。
重点建设生态屏障带,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形成交通联系便捷以及城郊生态用地和城市绿地有机结合的城镇用地空间格局;利用产业升级转型的契机,抓住发展机遇,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导向,引导一般工业的产业升级,增加产业的创新含量和投入产出效益;注重与高新技术发展息息相关的商务办公、会议会展等产业服务功能的建设,形成完整的产业发展环境,建设创新之城。
从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是把唐家湾镇划分为一般农业发展区。
一般农业发展区指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基本农田集中区、城镇村发展区和独立工矿区以外,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区域,以耕地、园地、坑塘水面为主导地类。
对一般农业区的控制有以下三点:1、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园地、水产养殖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建设;2、区内现有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耕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3、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
《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了以“引领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唐家”为主旋律,把唐家湾地区打造成为生产发展的宜业之区、生活富裕的宜居之城、生态优美的宜游之地。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会同古村建设成为原创艺术基地和自由创意设计基地。
加快金鼎新城和唐家古镇建设步伐。
依托北师大和会同古村优势资源,实施“大学小镇”工程,全面推进会同古村保护开发改造,将会同古村打造成为诗意栖居的古村休闲文化旅游景区。
唐家湾镇会同村实验基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顺应了唐家湾镇重点建设生态屏障带,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形成交通联系便捷以及城郊生态用地和城市绿地有机结合的城镇用地空间格局的要求,有利于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有利于生态屏障带的建设,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有利于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有利于提高耕地质量,改善水利设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2.2项目的必要性1符合国家的土地政策在我国将土地整治与农村发展,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是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的重大战略。
土地整治系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
可以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
2建设生态文明是否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衡量土地利用可持续的重要指标。
会同村实验基地的土地整治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开发整治首先要改善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态,这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前提和基础。
3加强土地整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大力开展会同村实验基地的整治,对该村的耕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可以在增加耕地的同时,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集中连片推进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林网等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促进会同新农村建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的新阶段。
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是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整治,优化用地结构布局。
会同村实验基地整治可以推进村庄整治,优化用地结构布局。
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更好的利用土地务农,间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了现代农业建设。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2、《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3、《广东省珠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4、《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5、《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6、《唐家湾镇志》7、《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8、《国土资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四.项目区条件分析4.1自然条件4.1.1地形地貌项目区所在地位于珠海市唐家湾镇会同村,地形属低丘台地。
4.1.2气候项目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候风气候,夏冬季候风交替明显,冬无严寒,夏不酷热。
年平均气温约22.5°C。
项目区地处低纬度,光照充足,日照时间较长。
每年7月至9月是相对酷热期,其中7月的月平均气温较高,达28.6°C;12月至2月是相对寒冷的月份,月平均气温曾经只有14.5°C。
春季常会出现日平均气温小于12°C的“倒春寒”天气。
秋季,特别是每年10月后,汛期雨季结束,冷空气开始增强,旱季开始。
据1962—1990年气象统计,唐家湾地区年降雨量2000—2200毫米,雨量多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
历年雨量最多的月份是6月(平均多达19.4天),是月雨量为全年雨量的17%,雨量最少的月份是12月(平均只有3.9天),只占全年雨量的1.3%,每年5月、6月多有大雨、暴雨和特大暴雨出现。
4.1.3自然资源项目区水资源丰富,项目区内有溪流、水库,加上由于山地多,集雨面积大,水资源丰富。
项目区周边山地多松树、相思树等乔灌木,并种有龙眼、杨桃、芒果等经济果林及玉米等粮食作物。
4.1.4自然灾害台风是对项目区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多发生在每年7、8、9三个月,也有最先出现在5月,最迟出现在12月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