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现场的构成要素:犯罪行为是犯罪现场的根本标志,是构成犯罪现场的核心要素;物质形态变化要素是犯罪行为的结果是犯罪事实的明证,既包括物质形态的显性变化也包括隐性变化。
印象痕迹属物质痕迹的范畴,但心理痕迹不是。
三者的获取方式各不相同。
有形的形象痕迹——靠技术勘验获取、无形的印象痕迹——靠现场访问获取、犯罪心理痕迹——靠现场分析获取犯罪现场的特点:留痕性;反映性;复杂性;易变性;可知性:前二者表明犯罪现场是可以认知的,后二者说明这种认知过程是不易的,甚至是艰难的。
犯罪现场的分类:根据多个现场形成时主要犯罪行为及其关联行为发生的地点分为:主体现场、关联现场。
主体现场:行为人实施主要犯罪行为的地点或场所。
如杀人现场关联现场:主体现场以外的行为人实施与主要犯罪行为相关的犯罪行为的地点或场所。
根据对同一现场不同部位的划分为:中心现场(现场中心)、外围现场(现场外围)。
中心现场:是作案人实施犯罪活动的主要地点,通常处于整个现场的中心部位。
外围现场:是作案人在现场中心部位周围或附近活动过的地点,通常处于整个现场的外围区域。
根据犯罪现场形成后有无重大变化分为: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原始是相对的,变动是绝对的。
所不同的是:变动的程度。
现场的基本状态:痕迹物品的分布状态、结果的呈现状态。
主要看其有无重大改变,有则变动,无则原始。
根据作案人对现场处置的主观意图分为:破坏现场、伪装现场、伪造现场。
伪装现场:作案人为转移侦查视线,在实施犯罪中或之后对现场状态进行了掩饰性改变的现场。
与伪造现场的区别点:犯罪事实存在而伪装成不存在或某种性质的犯罪行为伪装成另一种性质的犯罪行为。
伪造现场:通常称作“假案现场”。
行为人出于某种动机目的而虚构的犯罪现场。
与伪装现场的区别点:犯罪事实本身不存在,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谎称受到了犯罪侵害。
犯罪现场勘查的概念:简称“现场勘查”,是侦查人员依法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痕迹、人身、尸体等进行勘验或检查以及调查和分析的一项侦查活动。
大多数情况下,现场勘查是侦查破案工作的起点、基础和重要“门户”。
现场勘查的基本内容(《规则》第5条)现场实地勘验检查,简称“现场勘验”、“实地勘验”。
这是现场勘查的核心内容。
现场访问,又称“现场调查”。
这是现场勘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场分析,又称“临场分析”。
这是现场勘查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其它内容:现场勘查前期处置、现场保护、现场紧急措施、必要时进行的现场复验复查、现场实验等。
这些都是现场勘查不可或缺的内容。
现场勘查的任务首要任务:查明犯罪现场情况,确定事件性质、事件性质,在现场勘查中经常遇到的有三种:1、刑事犯罪案件;2、意外事故3、伪造现场的假案。
查明现场情况的核心内容是:后果、过程、原因。
核心任务:寻找、发现、搜集犯罪线索和证据阶段性任务:研究分析案情,判断案件性质,初步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部署下一步的侦查工作。
特殊性任务:现场紧急处置现场勘查的基本要求:一)及时二)全面三)细致四)客观五)合法六)安全(双向安全要求)组成与分工:犯罪现场勘查的主体是侦查人员,包括:现场勘查指挥员、侦查员和刑事技术员。
刑事技术员通常指公安机关侦查部门的以下人员:痕检技术人员、文检技术人员、法医、毒化检验人员、勘查记录人员(照相员、笔录员、绘图员)、警犬驯导员等。
现场勘查的参与人员:检察人员;专业人员;见证人;发案地派出所民警、巡警;单位保卫人员、保安人员等职责:勘查指挥人员的需具备的条件和应当依法履行的职责勘查人员的职责现场勘查指挥人员的职责:1决定和组织实施紧急措施2 制定和实施勘查工作方案3 对参加人员进行分工4 指挥、协调现场勘查工作5 确定见证人6 审核现场勘查工作记录7 组织现场分析8 决定对现场进行处理现场勘查侦查员的职责: 1 实施紧急处理 2 开展现场调查访问 3 固定提取痕迹物证 4 制作勘验检查记录 5 参加现场分析 6 提出现场处理意见为规范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工作,根据《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2005年8月公安部下发了《关于申领发放<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证>有关工作的通知》,并决定自2005年10月1日起实行《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证》制度,1996年《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中关于《犯罪现场勘查证》的格式即行废止。
该《通知》就申领范围和资格条件规定如下:申领《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证》的人员,应当是公安机关从事刑事侦查和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民警察。
(三)《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证》有效期为5年,逾期重新申领。
对于调离刑事侦查、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岗位,或者不适合继续从事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工作的人员,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报证件核发机关,证件核发机关将证件收回。
第三章现场勘查的前期处置第一节接报案处置受案最新法律文书样式修改为刑事、行政通用文书:《受案登记表》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向报案人、举报人、控告人等出具《受案回执》。
另外,对报案人等提供的有关证明材料应当登记,并制作《接受证据材料清单》。
接报案时应查明的主要问题:接报案时要结合《受案登记表》问明以下5方面情况:1. 案件基本情况和处警情况2.被害人和被侵财物情况3犯罪嫌疑人的情况4.报案人的情况5. 现场的准确位置和到达路线第二节一、临场常规处置一)及时了解和掌握现场情况到达现场后,指挥员应带领侦查人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现场情况,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1.听取有关人员的汇报。
2.亲自察看现场情况。
(二)登记在场人员,掌握重要知情人重要知情人,主要是从现场的发现人、报案人、被害人及其亲属和在现场周围居住、工作、停留的人,以及在作案人来去路线上了解有关情况的人中寻找。
三)邀请现场勘查见证人必要性:与我国“自侦自鉴”的侦查制度有关。
见证人是相对中立的第三方,以此显示勘查活动的客观、真实与公正。
所谓见证人是指与案件无关、具有完全行为能力、见证侦查人员或者办案的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的自然人。
第二节临场处置四)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刑事诉讼法》第101条规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
第二节临场处置1.专门人员的条件。
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是为了协助侦查人员解决与案件有关的专门性问题,他们势必要参与一些勘查活动。
因此,在聘请时应把握两个条件:一是具有解决勘查中所遇专门问题的专门知识,并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二是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并愿意协助侦查部门工作。
第二节临场处置2.专门人员的职责。
专门人员的职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勘查研究专门性问题,并提出专业意见,供侦查人员分析案情时参考;二是根据侦查人员的要求,将专业意见制作成合格的证据材料或从技术角度制作检验鉴定书。
第二节临场处置现场紧急情况常见的有:1.危急情况(险情)常见的现场险情有:人命危险、火险、爆炸险、有害物质扩散险、建筑物坍塌险等。
2.其他紧急情况第一,现场上发现犯罪嫌疑人第二,发现犯罪嫌疑人逃离现场不久第三,被侵害财物特征明显或数额巨大第二节临场处置,现场紧急措施所谓“现场紧急措施”,是指针对现场存在的紧急情况所采取的应对或解决办法。
现场紧急措施根据决定及实施权限,可分为:保护型紧急措施和侦查型紧急措施。
保护型紧急措施只要是先期到达现场的警察都有权决定实施,侦查型紧急措施只有侦查指挥人员(勘查指挥人员)才有实施的决定权。
保护型紧急措施的内容有:抢救生命(救助受害和受伤的人)和财产;排除险情和隐患;清除障碍、维持秩序、保障交通;制止犯罪、监视和控制犯罪嫌疑人。
侦查型紧急措施,在勘查阶段通称为“勘查紧急措施”,是指《公安机关刑事案件勘验检查规则》(下文均简称为《规则》)第29条规定的几类措施:搜索、追踪、堵截、鉴别、安全检查和控制销赃等。
侦查型紧急措施的种类主要有:现场搜索、现场追踪、追缉堵截、现场鉴别、控制销赃、先行拘留、现场安全检查抢救生命的一般步骤抢救生命是针对存在人员伤亡的现场而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
《训练教程》P.14第一步,紧急呼救: 1.呼救方式2.呼救内容和要点第二步,现场诊断:初步判断有无生命存在从呼吸、心跳、神经反射三个方面察看。
如果发现呼吸停止(无自主呼吸)、心跳停止(大动脉停搏)、瞳孔散大而固定(无对光反应)、面无反应(对刺激无感应),即可初步认定死亡。
抢救生命的一般步骤第三步,现场急救:如生命尚存,应进行急救1.人工心肺复苏术:开通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2.现场急救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第四步,做好现场保护工作:1.抓紧时间,初步询问 2.防止意外发生3.保护并记录好现场原貌核实情况迅速报告划定保护范围布置警戒封锁现场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紧急处置收集对案情的反映(初步访问)登记在场证人向现场勘查指挥人员汇报现场保护及初步访问情况在现场勘查指挥人员的统一领导下,继续现场保护工作直到勘查完毕常见的警戒措施设置“人墙”、设置障碍物或警戒带,划出警戒线、封锁交通道口,指挥现场交通、张贴布告、关闭大门、划出通道警戒现场的同步工作:劝退或撤离现场围观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赶走家禽家畜或将其入圈入笼;设置现场接待站对现场痕迹物品的保护方法常用的保护方法警戒法、标记法(圈记法或定位法、)遮盖(遮挡)法、架桥法或板桥法、铺垫法、转移法(谨慎使用)、提取法(尽量少用)一、概念现场实地勘验检查,简称“现场勘验”又称“实地勘验”,是侦查人员借助感官能力和科学技术方法,依法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痕迹、物品(物质)、文书、人身、尸体等客体进行勘验、检查、提取、记录的一项侦查活动。
它是现场勘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勘验步骤整体巡视、局部勘验、个体勘验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或局部进行勘验时的顺序。
由中心到外围(辐射式):适用于现场范围不大、中心明确、中心现场痕迹物品较集中的现场。
由外围向中心:适用于现场范围较大,痕迹物品分散,中心一时难以确定的现场沿犯罪行为人行走路线勘验(追踪式):犯罪人的行走路线被现场痕迹物证、被害人、知情人陈述明确反映,或被客观环境决定、警犬的嗅源的辨别的现场。
分片分段勘验(分解式):适用于范围较大或地处狭长地带或犯罪地点涉及几个场所的现场沿着地形地物的自然界线勘验从特定部位着手进行勘验个体顺序先静观后动手(带手套操作、选取合适部位)、先固定后提取(照相、文字、绘图、录像固定)、先无损后有损、先外表后内部(尸体检验先体表后体内)、先地面后高处(保护足迹;地面、桌面、墙面、天花板)、先重点后一般(常以来去路线、出入口、中心部位、遗留物、尸体倒卧处、被破坏处、被破坏物品为重点)、先易逝后稳定(雪地、水渍、野外足迹、微量物证等)、六、实地勘验的主要方法观察法、比较研究法、技术检验法、现场搜索法、现场实验法寻找犯罪痕迹物品的重点部位1.现场的出入口2.现场中心部位3.作案人的来去路线4.现场上被作案人触动过的物体及其周围5.隐藏赃物和掩埋尸体处6.作案人事先潜伏踩点处犯罪痕迹物品的发现与提取方法手印发现方法:1.肉眼观察 2.透光观察 3.正面投射光线(配光法)4.哈气法 5.显现法(物理显现法、化学显现法)手印提取方法:1.照相法 2.粘取法(复印法) 3.原物提取法 4.制模法足迹发现方法:1.肉眼观察法 2.配光观察法 3.显现法 4.静电复印法足迹提取方法:1.照相法 2.静电复印法 3.制模法 4.原物提取法现场勘验检查记录的概念是勘查人员依法运用文字、几何图形、照相、录像和录音等记录方法,如实记载现场客观情况和勘验检查活动情况的一组记录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