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监视与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与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
1. 目的
为了使监视和测量设备得到有效控制,保证测量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有效,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提供可靠依据,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3. 职责
生技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工作。

生技部负责全公司通用检具、电器仪表、试验设备的收发、送检及管理。


生技部负责过程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选用。

生技部负责测量系统分析。

各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测量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生技部负责内部实验室的管理。

4. 工作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配置
4.1.1 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当需要增加新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时,由生技部确定测量设备的规格、型号,总经理批准后,由综合部负责采购。

4.1.2 生技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验收,合格入库,不合格退回。


4.1.3 使用部门或使用者,依据工艺文件领取相应的测量设备(器具)。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管理
4.2.1 新购置的测量设备必须进行检定/校准,需外委进行检定的应委托经国家认可的实验室(通过ISO/IEC17025或等同的国家标准的认可)进行检定,如某一特定仪器无法找到认可的机构校正时,可找原仪器供应商提供校准服务,对投入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生技部要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

4.2.3 各部门不得使用未经检定或超周期的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的使用人员及负责人应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操作程序、注意事项、保管维护要求等。

4.2.4 当国家没有检定规程时,生技部应自编校准规范,并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4.2.5 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要有合格标识,报废的计量器具由生技部统一处理。

4.2.6 需更新、改造的测量设备由生技部上报总经理,批准后由生技部负责组织实施。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
4.3.1 生技部按国家规定,根据使用频率、环境确定检定周期,采用检定合格证进行标识,制定《监视和测量设备周期检定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失效处理
4.4.1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对测量设备暂时停用,进行校准;
(1)操作员在使用时,发现精度有偏差.
(2)检测结果不一致或有偏差.
(3)在非工作场地(如组织外部)使用后。

4.4.2 当发现采用的测量设备失准时,生技部要对检测过的产品进行追踪,并进行处理,有关处置结果的资料均应保存。

&
4.4.3 经修理后的检测器具须经重新检定合格、重新标识后方可投入使用。

4.4.4 对于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失效,追究使用部门的负责人、检测器具的责任人、操作者的责任。

4.5 当有顾客提供的检测器具、标准样件、样品时,由生技部负责验收、登记,并保管
和维护,并登记在《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
当顾客要求提供检测器具的有关资料时,由生技部负责提供有关资料,以证明器具是适宜的。

测量系统分析(MSA)
4.7.1 生技部根据控制计划的要求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测量系统分析的范围是控制计划中确定的范围,每年一次。

当顾客有要求时,按照顾客的要求进行。

4.7.2 有新产品开发项目时,在产品和过程的确认阶段,用试生产的产品进行。

4.7.3 采用MSA手册规定的方法和接受准则。


操作人员的要求
4.8.1 检测设备的操作人员均需经过相应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内部实验室管理
4.9.1 生技部编制内部实验室文件,包括实验室设备清单、实验室范围、实验室操作规程,按照技术文件进行管理。

4.9.2 内部实验室只用于本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检验和试验。

4.9.3 内部实验室人员由综合部采取委托等方式进行培训,经评价合格后上岗。

5. 相关文件
国家检定规程
/
6. 相关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