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分析_0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分析_0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只有多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然而朗读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小学生都不愿意朗读,为此教师应从学生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多进行课文的朗读。

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朗读教育中的运用进行简单地分析。

【关键词】
朗读多媒体小学语文
在低中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因此要想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有达到“书读百遍”,才能实现“其义自现”的经验,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然而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更积极的进行课文朗读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验给出自己的观点。

一、创设情境,诱导学生多读
教师要想让学生朗读课文,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朗读的好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舒服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语文课文的朗读,这样当学生能够完全沉浸在氛围之中时,朗读课文
就变成一个发自内心的、不由自主的一件事,于是多读、精读都不再是问题。

比如在讲授课文《荷花》一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校园中的池塘旁边,让学生坐在池塘旁,让学生仔细观察荷叶和荷花,条件允许时教师可以在湖中摘取一个荷叶,并让学生近距离的接触荷叶,学生们在池塘边,尽管夏日炎炎,但水池边的树荫下显得十分凉爽,加上老师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莲蓬子,每个学生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这样一个室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现实情境就被创设出来了,随后当教师发现学生都完全沉浸在这样的情境之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课本,大声朗读课文,学生们一看到课文内容竟然和自己所处的环境这么相近,于是自觉地大声朗读起来。

情境的创设对于诱导学生朗读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很多学生不喜欢朗读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不好意思读出声来,而当一个能够让每个小学生都能身心放松的情境被创设出来后,学生朗读已不再是一件苦难的事情。

二、提供范例,刺激学生精读
小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时,有时读得好和坏没有一个本质的标准,但如果教师不能给学生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的话,学生即使想读好,也不知道该如何朗读,为此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一定要想办法为学生提供各种范例,让学生有比较的进行朗读,使学生在养成朗读的好习惯后,逐渐将
自己的朗读能力提升一个档次,即由朗读变为有感情的进行朗读,这样朗读才能让学生更深刻的进行文章的理解。

要想提供范例,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教师进行朗读,比如在讲授课文《菩萨兵》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熟读课文,随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课文,让学生感受一下自己与老师朗读之间的差距,并让他们自己感受采用何种朗读方式是比较好听的,从而刺激学生进行模仿;第二种提供范例的方式是让同学们之间互相进行示范,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他们回家后将课文《菩萨兵》读熟,并用录音软件将自己朗读地最好的一次记录下来,第二天交给教师,教师依次听取后,选择几个最好的音频给全班同学进行播放,由于播放的都是自己同班同学的音频,每个学生都会有比较的进行听,而且会进行模仿和比较,试图在下次超越对方;最后一种方法是在网上找一些视频资料,比如教师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关于《菩萨兵》的视频文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菩萨兵的内容,然后在给他们播放高级播音员朗诵的课文资料,从而刺激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朗读质量。

三、抓关键词,引导学生品读
当学生朗读具有一定的质量后,教师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让学生试着在朗读时学会抓关键词,即将句子中的关键词进行重点的朗读,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感及对语言的领悟
能力。

当学生能够养成朗读时将一些重要的词语挑选出来,并着重进行朗读的习惯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才能真正提升一个档次,朗读的实际目的也才能真正达到。

比如在学习《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大家课文都朗读了很多遍了,下面谁能给我们说是你认为课文中关于叶子的描述,哪些句子是比较重要的,可以将作者的观点很好地体现出来。

”学生开始仔细浏览课文,找出一些描述叶子的语句:“绿叶为大树而生、嫩绿、肥美、变黄、飘零。

”教师看到学生给出的答案后,说:“非常好,大家已经将课文中叶子美的语句找到了,那么大家想一下,课文只是在描述叶子还是在借助叶子比喻其他的事物?”“比喻其他的事物。

”学生回答。

“非常好,那么你们能将比喻的事物以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吗?”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们将“每个人都是一片叶子,为生活的大树输送营养,茁壮、葱翠”等关键语句找了出来。

学生在品读课文时,只有抓住这些关键词后,他们才能在朗读时更好的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才能在不断的朗读中培养自身的语言领悟能力。

总之,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只有让学生多读,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对语文的语言感觉;教师只有让学生有比较的进行朗读,才能逐渐发现自己朗读时情感投入的多少,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进
行文章的理解;教师只有让学生抓住课文的关键词,着重朗读这些关键词,才能让学生朗读层次提到一个最高的层次。

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让学生有比较有选择地进行朗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