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泉水》新设计:这篇儿歌文字生动优美,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喜欢读、愿意读。
但是课文中各个段落之间结构相同,学生读得多了,就会觉得乏味,所有段落语调就会一样。
因此,教师需要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一部分后,放手让孩子们之间探讨朗读,读出不一样的味道,读出泉水流经不同地方心情的变化。
同时课文中一些优美的短语和句子,也应该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孩子去品味,去主动积累和运用。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学情分析:基于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师需要变换多种形式培养孩子朗读的能力,创设愉快的环境、轻松的氛围让孩子爱上朗读,在朗读中自然体会到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幸福感。
同时也需要让孩子在朗读中体会优美词句的美妙,能够愿意朗读它们,愿意积累和运用它们。
教学重点: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规范、美观的写字。
品析词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8个生字,能够熟练口头扩词。
运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说一句通顺准确的话。
2、正确、流利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幸福感。
3、指导学会书写“泉、股”。
学时重点:正确认读8个生字,能够熟练口头扩词。
熟读课文,运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说一句通顺准确的话。
学时难点:初步感知泉水一路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识记生字词,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泉水一路的快乐。
一、导入: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泉水吗?你见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2、(图片欣赏山间的泉水)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呀!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来的吗?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写字。
1、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并把它画下来。
2、检查读课文。
(1)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读后集体评议读不准确的词句。
(2)整体感知:泉水从哪里来,又到哪儿去?3、出示生词认读。
一股清泉石缝瓦罐水塔杜鹃清脆指名领读词语。
注意“缝”是后鼻音。
借助图片理解上面的词语,体会“股”的意思,拓展数量短语:一股( )相机指导书写“股、泉”。
观察生字占格,强调书写要点。
“股”结合“没”字对比书写,强调右上角的变化。
“泉”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面的“白”字书写稍扁。
欣赏“画眉鸟”图片,听一听“清脆”的叫声。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4、识记生字。
(1)分析字形,加深识记生字字形。
(2)口头扩词,能够熟练运用。
三、熟读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教师过渡: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1)出示: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2)用横线画出泉水的语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语气朗读流利。
(3)指名朗读比赛,集体互评,评后自由练习。
2、同桌合作再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泉水的心情?(2)指名交流:高兴(3)教师引导点拨,体会“冲”,体会泉水的迫不及待。
(4)指导朗读,读好问号和叹号。
——相机谈话复习古诗《小池》,教师点拨:那这里的泉水,还是那“泉眼无声惜细流”吗?这里的泉水是怎样的泉水呢?——体会朗读:是啊!泉水是多么希望能来到这美丽的世界啊!把那种迫不及待、高兴、兴奋的感觉读出来!(5)拓展: ( )的世界(6)男女生展示背诵,女生读第一句问句。
3、课后儿歌“我会读”(1)自由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点拨。
集体朗读。
(3)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泉水——溪水——江水——海洋四、作业:1、练习书写生字,巩固识记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5、泉水水池泉水平地大海果园大海第二学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3、积累文中优美的短语和句子。
拓展想象,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学时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学时难点:1、在朗读中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2、积累文中优美的短语和句子。
拓展想象,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朗读理解中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一、复习导入1、复习本课的词语。
(1)巩固认读词语。
(2)选词造句。
2、复习整体感知文意:泉水从哪里流出来,经过了哪些地方?教师相机板书:石缝→水池→平地→果园→山谷)3、试着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
泉水先来到( ),接着( ),然后( ),最后( )。
二、品读2——7自然段,感受泉水的快乐旅程。
1、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泉水的“多”和热情、快乐。
(1)现在就让我妈跟随泉水先到山腰的水池看看吧!(自由大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读懂的?)(板书:多)(2)请看这两个句子,读一读,议一议,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泉水流进山腰水池的背景图及下面两个句子)来吧,我的水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标注并引导体会: (第二个“来吧”后面用了感叹号,感情十分强烈,体会泉水的热情大方。
你们试试,读出感叹号。
看:带点的部分是词语的重复,表示强调。
)(3)什么是“天然水塔”?接着图理解,体会特点“很多很多”指导朗读。
(4)师:是啊,泉水是多么渴望能够帮助到山里的姐姐呀——(指名朗读,集体再读)——教师小结:我们通过抓关键词在朗读中体会到了泉水的热情和欢快。
请同学们运用我们这样的朗读方法,试着同桌合作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指导朗读、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
(2)集体评议,教师及时点拨:体会火红的美丽的很清很清明亮的——分析“火红”,用“像”说一说。
——朗读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是景物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集体读一读短语,及时积累。
(3)交流自己想要积累的句子。
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拓展说一说自己积累的比喻句。
(4)总结泉水的特点,相机板书:清(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3、迁移法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
品味泉水的“甜”“美”。
(1)泉水继续向前流去,她又帮助了谁呢?请大家带着问题,从4、5段中选择一段练习朗读。
(用笔及时在需要注意的地方做上标注)(2)指名交流问题的答案。
(2)指名朗读,结合插图,教师相机引导体会泉水的特点,并板书:清、甜、美(3)结合朗读,相机分析:——体会朗读“大口大口地喝水”,拓展:大口大口地( ) ——积累短语,相机理解“尽情”:尽情地歌唱尽情地( )清脆的歌声清脆的( )(4)教师小结: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这股很清很清的泉水,尝到了它很甜很甜的滋味,听到了它很美很美的琴声。
——你们觉得,这是一股怎样的泉水?(学生自由说)4、比较异同,指导背诵。
(1)根据填空,体会动词的准确性,以及段落语句的相似处,指导背诵。
出示:泉水( )山腰的水池,( )。
泉水说:“( )。
”泉水( )山间的平地,( )。
泉水说:“( )。
”泉水( )山坡的果园里,( )。
泉水说:“( )。
”泉水( )静静的山谷,( )。
泉水说:“( )。
”(1)指名填空,体会动词。
(2)根据提示,指导背诵。
(3)选择喜欢的段落展示背诵。
教师及时评价。
(师生合作背诵)三、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句子,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丁冬,丁冬……2、展开想象,运用句子。
——师:想象一下,泉水还会流过哪些地方?遇见谁,会说什么?请同学们照课文的样子,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课件出示下面的填空) 泉水流到,它看到。
泉水说:“! 。
”3、指名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评价点拨。
四、总结:1、读完了课文,你喜欢泉水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像泉水学习呢,说说你打算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五、作业: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写一写。
3、积累文中优美的短语和句子。
六、板书设计:5、泉水(快乐、奉献)流进山腰的水池多流过山间的平地清流到山坡的果园甜穿过静静的山谷美第三学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笔画以及占格,学会独立书写。
2、能够识记生字字形,正确、美观书写。
学时重点:学会观察生字重点笔画,能够独立完成书写。
学时难点:能够独立书写正确、美观的生字。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指导书写,识记字形一、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1)出示“然、塔、脆、鹃”: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2)教师示范,集体书空,口头扩词加强记忆。
塔:右下是合,中间的横短不能少。
然:左上角的里面有两点,右边是个“犬”字。
脆:右下是横折钩,竖弯钩,不要写成巳。
鹃:强调“鸟”在右侧,和“鸟”字旁的字结合识记。
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5、展示,交流评价。
不足处及时强调。
二、限时识记生字。
三、教师组词听写生字,发现问题及时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