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一)核糖体.

(十一)核糖体.


延伸因子Tu(EF-Tu)的循环
肽键的形成
大肠杆菌核糖体上蛋白质合成延伸阶段
3. 终止
没有tRNA形式可以正常识别终止密码子
三种释放因子 RF1 RF2 RF3 RF1识别UAA、UAG RF2识别UAA、UGA
大肠杆菌核糖体上蛋白质合成的终止过程Βιβλιοθήκη 二、真核生物的蛋白质生物合成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许多不同机制主要发生在起始阶段 真核起始tRNA不需甲酰化
80S起始复合物 [40S·60S·mRNA·Met-tRNAi]
延伸
延伸因子 eEF-1 eEF-1 eEF-1和eEF-2
终止
只有一种释放因子eRF识别所有三种终止密码子
两种校阅机制提高蛋白质合成的精确性
氨酰tRNA合成酶的水解作用除去错误氨基酸 Kinetic proofreading机制用于提高密码子与反密码子配对的精确性
作用机制,从而为揭开核糖体这一具有30多亿年历史的 古老的高度复杂的分子机器的运转奥秘迈出了极重要的 一步。
大肠杆菌16SrRNA的二级结构
16S rRNA的折叠结构
三、核糖体蛋白质与rRNA的功能分析
核糖体上具有一系列与蛋白质 合成有关的结合位点与催化位点
在蛋白质合成中肽酰转移酶的活性研究
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通过甲酰甲硫氨酰-tRNA(fMettRNAf)起始
mRNA
eIF-4A
eIF-4B
ATP
eIF-4F
Pi+ADP
eIF-1
40S起始复合物
[40S·mRNA·eIF-4A·eIF-4B·eIF-4F·eIF-1]
60S·eIF-6
GTP eIF-5
GDP+Pi
eIF-6
eIF-2(GDP)、eIF-3 eIF-4A 、eIF-4B eIF-4F、eIF-1
核糖体上Kinetic Proofreading校阅示意图
三、真核生物翻译的控制
一个蛋白质激酶的调控:Heme Controlled Inhibitor(HCI)是一个蛋白 质激酶,它使起始因子(eIF-2)磷酸化,从而不能起始蛋白质合成
干扰素诱导产生两种酶:蛋白质激酶和2’-5’-寡腺苷酸合成酶 蛋白质激酶磷酸化eIF-2,阻断蛋白质合成 2’-5’-寡腺苷酸合成酶催化形成2’-5’-An,后者激活一个内切酶 RNaseL,导致mRNA和rRNA的降解
数个或数十个核糖体同时在一条mRNA上进行翻译而联系 在一起的结构
细胞通过多核糖体的方式合成蛋白质,大大提高了mRNA的效率 原核生物中转录和翻译是紧密偶联的。在转录完成之前, 核糖体就从mRNA5’末端开始翻译。
真核生物转录的mRNA加工为成熟mRNA, 从核转运到细胞质开始翻译
多核糖体
多核糖体电镜图
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一些细菌和病毒mRNA中S.D顺序比较
16SrRNA与蛋白质起始区S.D位点的碱基配对
大肠杆菌核糖体上蛋白质合成的起始
2. 延伸
延伸因子 EF-Tu EF-Ts EF-G
延伸的三个步骤 结合 氨酰-tRNA与A位点的结合 延伸因子(EF-Tu和EF-Ts)参与结合反应的循环过程 转肽 肽键的形成(23s rRNA催化) 移位 肽基-tRNA从A位转移到P位 无负载tRNA释放 mRNA上下一个密码子进入A位 EF-G因子参与
二、核糖体的结构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很多重 要步骤与50S核糖体大亚单位相关
涉及的多数因子为G蛋白(具有GTPase活性),核糖体上 与之相关位点称为GTPase相关位点。
最近人们成功地制备L11-rRNA复合物的晶体,获得了 其空间结构高分辨率的三维图象。
这一结果证实了前人用各种实验技术所获得的种种结论 提出直观、可靠且比人们的预料更为精巧复杂和可能的
生命是自我复制的体系
三种生物大分子,只有RNA既具有信息载体 功能又具有酶的催化功能。因此,推测RNA 可能是生命起源中最早的生物大分子。
核酶(ribosome):具有催化作用的RNA。 由RNA催化产生了蛋白质
真核生物蛋白质起始被eIF2磷酸化阻断
干扰素处理细胞后引起翻译起始抑制和mRNA降解
四、新生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翻译后修饰)
氨基末端和羧基末端的修饰 信号肽酶从新生蛋白质除去信号肽 蛋白酶水解 二硫键形成 氨基酸残基修饰 前胰岛素原的加工 前胶原的加工
前胰岛素原的加工
前胶原加工(前肽切除)
细胞生物学
第十一章
核糖体
ribosome
第一节 一、核糖体的基本类型与成分
核糖核蛋白体,简称核糖体(ribosome) 基本类型 多聚核糖体 游离核糖体 70S的核糖体 80S的核糖体 主要成分 r蛋白质:40%,核糖体表面 rRNA:60%,,核糖体内部
原核生物核糖体组成
真核生物核糖体组成
多核糖体(Polyribosome)
❖ 核糖体在mRNA上阅读方向5’
3’
❖ 蛋白质合成方向从氨基
羧基
一、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三个过程 起始、延伸、终止
1. 起始:起始因子IF1、IF2和IF3
mRNA上的核糖体结合位点(RBS)也称Shine-Dalgarno顺序 (S.D顺序)使核糖体与mRNA在特定位点结合,形成30s起始 复合物
tRNAfMet识别肽链起始密码子AUG
tRNAmMet识别肽链内部AUG(Met的密码子)
甲酰甲硫氨酰-tRNA的形成
tRNAfMet接受臂茎部与反密码环结构特点可能决定对起始AUG 和链内AUG的识别
甲酰甲硫氨酰-tRNA的形成
大肠杆菌tRNAfMet三叶草结构中的核苷酸顺序
第二节 蛋白质合成
真核40s核糖体亚基结合在mRNA的5’-帽子区,沿mRNA扫描直至 找到合适的AUG
真核生物使用更为复杂起始因子系统(至少有九种起始因子与起始 相关)
eIF-3
40S
40S·eIF-3
eIF-2(GTP)+Met-tRNAi
40S预起始复合物
[40S·eIF-3·eIF-2(GTP)·Met-tRNAi ]
前胶原加工(氨基酸修饰)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剂
抗生素(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等)
嘌呤霉素
白喉毒素
嘌呤霉素的结构
ADP-核糖从NAD+转移到白喉酰胺
白喉毒素作用机制
第三节、RNA在生命起源中的地位及其演化过程
❖ 生命是自我复制的体系 ❖ DNA代替了RNA的遗传信息功能 ❖ 蛋白质取代了绝大部分RNA酶的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