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电气特种作业操作证考试题库1. 作业时如将防爆电气设备拆走,现场的设备电源电缆线头应做好防爆处理,并严禁(通电)。
2. 最小点燃电流比是指相应气体的最小点燃电流相对于(甲烷)最小点燃电流之比。
3.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试时通过的接合面的长度是(25)mm。
4. 最大爆炸压力值是指在常温常压下用容积为(8)L的球形容器测得的数值。
5. 正压型防爆电气设备启动前均须进行通风或充气,当通风或充气的总量达到外壳和管道内部空间总容积的(5)倍以上,才准许送电启动。
6. 正压型防爆电气设备检修内容包括(设备外壳和管道;安全栅组件;活动隔爆结合面)。
7. 正压型防爆电气设备的正压外壳,及管道内的所有空间的最小气体的主力值应不低于(50)Pa,特别要保证泄漏部位的最小气体压力值。
8. 正压型电气设备外壳内的保护气体应是不燃性气体,通常采用清洁空气或(惰性气体)。
9. 正压型电气设备防爆的关键措施是设备外壳内部保护性气体(新鲜气体或惰性气体)的压力高于环境的压力至少(50)Pa。
10. 正压型电气设备安装时应注意进入通风、充气系统及电气设备内的(空气或气体)应清洁,不得含有爆炸混合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11. 正压型电气设备,通风充气系统的联锁装置,应按照先(供电;停电;通风)后停风。
12. 正压型电气防爆设备壳内最小换气量为外壳及其连接管道总净容积的(5)倍。
13. 正压型电气防爆设备的正压外壳及其连接管道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40)。
14. 正压外壳及管道内的所有空间的最小气体压力值应不低于(50)Mpa。
15. 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或电弧的隔爆型电气设备,必须设置(电气联锁)装置,保证安全。
16. 正常运行产生火花或电弧的设备是(开关)。
17. 正常运行不产生火花或电弧的设备是(异步电动机)。
18. 针对浇封型电气设备的特点和防爆原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不可只部分浇封)。
19. 长距离布线的外壳应有排放装置,电线绝缘应有(防水)特性。
20. 增湿是一种从(工艺)上消除静电危险的措施。
21. 增安型电气设备主要的防爆措施是(限制表面温度)。
22. 增安型电气设备在IT系统中,绝缘电阻在额定电压下每伏若不超过(50)Ω,绝缘电阻监控装置将切断电源。
23. 增安型电气设备选用动作电流为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在5倍于额定动作电流时的断开时间不超过(0.15)s。
24. 增安型电气设备接线盒与外部的导线的连接、接地线,一般只允许用(防松螺栓)压紧固定的方法连接。
25. 增安型电气设备接线盒内接线时应保证其规定的电气间隙和(绝缘间隙;爬电距离;端子间隙)。
26. 增安型电气设备接线盒的修理,应保证不同电位零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以及接线的紧固方式。
27. 增安型电气设备的特点主要表现于绝缘材料好、导体连接方式牢固可靠及(温升低)。
28. 增安型电气设备导线连接应确保不致因正常的运转振动而松动、脱落或接触不良现象引起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
29. 增安型电气设备导线连接采用多股线时要用凹形垫圈或(专用接头)。
30. 增安型电气设备采用铜铝接头来连接铝芯电缆,避免(电腐蚀)现象。
31. 增安型电气设备采取的是(综合性)的安全措施。
32. 增安型电气设备采取的防爆措施多数是在(一般产品)的基础上提高质量的措施。
33. 增安型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不会发生短路现象)。
34. 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被划分为(2)区。
35. 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36. 在我国防爆电器的铭牌上,新防爆标志各部分的排列顺序是(防爆型式→类别→温度组别→设备保护级别)。
37. 在同一区域内若同时存在两种以上不同危险等级的爆炸性气体时,必须选择(危险度最高一种)的爆炸等级以及点燃温度等级相适应的防爆结构的防爆电气设备。
38. 在可燃性粉尘环境中,电气设备的选择,可按照粉尘类别和环境划分区域来选择,下列设备选型写法不正确的是(IP21T3)。
39. 在可燃性粉尘环境,选择电气设备可按照粉尘类型和区域来选择,下列选项标识正确的是(IP21T)。
40. 在非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这种区域被划分为(1)区。
41. 在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
42. 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将气体按易爆炸危险程度划分为A、B、C三级,其中对电气设备要求最高的是(C)级气体。
43. 在爆炸性环境中,对电气设备要求防爆类别最高的是(I)类。
44. 在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选用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是(错误)的。
45. 在爆炸危险性环境1区或2区内的金属管线、电缆的金属外壳等,可作为(辅助接地线)用。
46. 在爆炸危险场所中检修电气设备或线路,应在断电处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
47. 在爆炸危险场所中,对于IIA、IIB、IIC设备,温度级别T1—T6,安全性最好的组合是(II,T6组合)。
48. 在爆炸危险场所需动火检修防爆电气设备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49. 在爆炸危险场所维护检查设备时,严禁解除保护、联锁和(信号)装置。
50. 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本质安全设备(除独立电源)都必须外接(安全栅)。
51. 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扳手、钳子等工具,必须为(无火花)材料制造。
52. 在爆炸危险场所难以避免中间接头时,可在防爆接线盒内连接,接线盒(不能)埋地(墙)。
53. 在爆炸危险场所,除在2区内使用的照明灯具以外的所有电气设备,应采用专用接地线,其铜芯截面积不得小于(4)平方毫米。
54. 在爆炸区域边缘,没有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是错误的。
55. 在爆炸气体环境中,有设计人员将用于0区的Exia,Exma防护型防爆设备用在了2区,这种设计违背了设备选型的(经济性)原则。
56. 在1区电缆线路的进线装置、接线盒、分线盒等必须采用(隔爆型)。
57. 运行中正压型电气设备内气压低于规定值时,(微压继电器)应可靠动作。
58. 预防粉尘爆炸在电气设备上采用的基本防护措施是使外壳(全封闭)。
59. 有一种防爆电气,它是通过限制火花和热效应原理制造的,只适用于通信、信号和控制等弱电系统,它是(本安)型防爆电气。
60. 引入、引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入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还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61. 易燃液体的沸点与该蒸汽的浓度有关,浓度越高危险性也越大,因此,在划定危险区域后,液体沸点越低危险区域范围(越大)。
62. 易燃或可燃液体的浮动式贮罐,在无防雷接地时,其罐顶与罐体之间应采用铜软线作不少于两处跨接,其截面不应小于(25)平方毫米。
63. 易积聚冷凝水的管路,应在其垂直段的(下方)装设排水式隔离密封件。
64. 已划成21区的可燃粉尘环境,如果粉尘扩散受到(实体结构(如墙壁))的限制,则他们的表面可作为该区的边界。
65. 氧气、乙炔管道以及其他能产生静电的管道必须连接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并予以(接地)。
66. 限制呼吸外壳的防爆方法是(用外壳隔离引燃源)。
67. 显示电气设备修理后特性的标牌和符号,称为(修理标志)。
68. 下列在爆炸性危险气体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其防爆标志不符合规定的标注方法是(xdⅠ;xdIIIT4;xeⅠ/IIT5)。
69. 下列是几种类型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符,不适用于0区环境的是(Xma;Xmb;Xia)。
70. 下列气体爆炸危险环境中使用的防爆电气不符合我国防爆电气标志的是(xiaII;T5x[ia]II;T4ximg:tq/images1/tk/d_b.png;imgIIT5)。
71. 物质呈现的(电性;导电性;电容性)受材料和所含杂质成分、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72. 无火花型(Exn)防爆电气设备仅用于(O区;1区;2区)。
73. 无火花nA型电气设备对外壳防护等级要求是:内部具有裸露导体的外壳和接线盒防护不得低于(IP44;IP54;IP46)。
74. 我国对防爆电气设备实行(强制;推荐性;封闭)管理和认证。
75. 我国当前防爆电气标志根据新标准GB3836.1-2010,有了新的变化,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接地方式;设备保护级别;设备防护措施)。
76. 我国爆炸性粉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是(“x”;“x”;“IP”)。
77. 为防止因电气设备发热导致爆炸性环境引爆,应确保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超过;不超过;高于)设备可能接触到的气体的引燃温度。
78. 外径等于或大于(10;15;20)mm的电缆,在隔离密封处组装防止电缆拔脱的组件时,应在电缆被拧紧或封固后,再拧紧固定电缆的螺栓。
79. 通至正压外壳内的保护气体是不燃、无毒性气体,不能采用(新鲜空气;助燃气体;惰性气体)。
80. 通常情况下,防爆电气设备使用的环境温度应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就属特殊情况(标志应包括Ta或Tamb)应(产品使用厂家;由制造商规定;由有资质的防爆电气检测机构)规定使用环境温度81. 停电后应检查断开后的开关和刀开关确认在断开位置,开关、刀开关和操作机构应(加锁;验电;打开),悬挂“线路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识牌。
82. 所有正压管道和连接件应能承受(1.5;2;4)倍的最大正常压力。
83. 双人抢救时,一个人进行人工呼吸并判断伤员有否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另一人进行(人工呼吸;观察;心脏按压)。
84. 属于抗凝露器件的是(呼吸元件;外壳;限能元件)。
85. 室内变、配电装置额定电压为10kV时,带电体与网状遮栏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00;180;225)mm。
86. 石油开采现场和精炼厂(55%--75%;60%--80%;65%—85%)属于爆炸性危险场所。
87. 三相供电的防爆电气设备接线盒内接线端子间及其与金属外壳间的电气间隙不小于(6;8;10)mm。
88. 若电缆通过地板、墙壁、间隔或天花板,则其通过孔应(透气;通风;密封),以防可燃性粉尘通过或聚积。
89. 如果设备仅用于某一特定气体中,则在符号Ⅱ后面的括号内写上气体的(类别;密度或含量;化学名称或分子式)。
90. 如果防雷接地与保护接地合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10;1)Ω。
91. 如果采用衬垫或平面法兰连接,则应采用(足够坚固;足够数量;足够平直)的紧固螺栓、螺钉或采用其他型式的夹紧装置以保证法兰贴合在整个接合面上。
92. 如防爆外壳内的设备有储能元件,应(放尽能量;停电;旋转部分停转)后再开盖。
93. 球雷是一团处于特殊状态下的带电(金属;液体;气体)。
94. 气体的爆炸极限是以在混合物中所占(质量;长度;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