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阅读练习 辨析成语误用

高考语文阅读练习 辨析成语误用

练习案二辨析成语误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福建南安的颜氏家族在宋代立下了永远为唐代诗人韩偓守墓的誓言。

颜氏家族一言九鼎....,让此承诺一代一代延续,守护这一片千年历史遗存。

②近日,天津公安公交分局的便衣警察在执行反扒任务时,成功抓获两名公交扒手,现场监控视频完整记录下了扣人心弦....的抓捕过程。

③藏品因存世量稀少,历来是藏家的心头之好,又因其收藏价值高,赝品颇多,而收藏者最关注的藏品真伪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扑朔迷离....。

④用功譬如掘井,一锹下去可能会遇到瓦砾,也可能会遇到岩石。

但是,只要心无旁骛....,倾力深挖一口井,自有清泉涌出之日。

⑤一部网络小说动辄上千万字,文字水平鱼龙混杂....,价值表达未经深思,此类问题普遍存在,即便所谓“大神级”作品也不能免俗。

⑥研讨会中,专家对电视剧《思美人》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在指出部分瑕疵之外,更盛赞这是一部雅俗共赏....、富有价值的优秀作品。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此处应用“一诺千金”。

②“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用在此处不合句意,可以改为“惊心动魄”。

③“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

符合语境。

④“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符合语境。

⑤“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此处使用对象错误,可以改为“参差不齐”。

⑥“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

符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连通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来,旅客发送量节节攀升,开通首月共发送旅客达93万人次,致使该高铁车票洛阳纸贵....。

②无论正史还是野史,甚至武侠小说,他都浏览涉猎,有的还进行精读。

博学多闻让他的课堂自然而然地生动起来,说起历史故事如数家珍....。

③学者宋恪震的《唐宋词名篇精赏》是近年新成果的结晶,与他的《唐诗名篇精赏》适巧成为配套,可谓珠联璧合....的姊妹篇。

④他的笔下有历史,有中国哲学的智慧,他谈论的是历史上的人与事,但常常枝蔓开去,或联想,或抒情,或状物,天马行空....。

⑤邵飘萍先生不畏国民党言论钳制,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表了许多揭露黑幕、针砭时弊的新闻和社评,显示出国人的勇气和操守。

⑥这部抗战题材的电影表达了对抗日英雄的敬仰,充满了正能量,以喜剧的形式带领观众回忆抗战年代的蹉跎岁月....,提醒观众不忘历史。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洛阳纸贵”,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此处使用对象不当。

②“如数家珍”,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

③“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

④“天马行空”,多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形容说话不着边际。

⑤“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

用在此处,属于感情色彩不当。

⑥“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不合句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在国家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背景下,女教师过度集中生二胎,会让教育管理部门在人事安排上捉襟见肘....,不少地方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

②共产党人只有做到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③阳关,一个让人生情的地方,从第一次到阳关起,阳关就在我的心里占据了挥之不去....的地位,这里的一动一静总关我情。

④小时候的张衡夜半数星星,说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他成了汉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⑤职业资格考试项目的大幅瘦身,既是对证书泛滥、挂证乱象的釜底抽薪....,也是对人才活力、行业活力的巨大解放。

⑥今年的跨年晚会,节目令观众耳目一新,绘声绘色....的歌曲,行云流水的舞蹈,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A.①③⑥B.①②④C.②⑤⑥D.③④⑥“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使用正确。

②“休戚与共”,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使用正确。

③“挥之不去”,(事务)压在心头,无法排解;指某些事情已经发生过了但没有办法挽回,但一直会在脑海中回想,怎么也忘不掉。

使用错误。

④“一语成谶”,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

使用对象错误。

⑤“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使用正确。

⑥“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对象误用。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些逸闻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②担任校长以来,林先生朝乾夕惕....,孜孜不倦,优化了校园环境,鼓起了老师们的干劲,使全校呈现出欣欣向荣之象。

③从某种意义上讲,搞财务工作犹如阪上走丸....,有一定的风险,只有精通业务,严于律己,才能“化险为夷”。

④他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

他在任十年,致力整顿吏治,发硎新试....,百姓深获其利。

⑤著名作家王蒙的最新力作《得民心得天下》,对儒家经典《孟子》进行了睿智深刻的解读,再现了《孟子》的微言大义....,尽展大师风采。

⑥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喊冤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罚不当罪....,而是因为他认为还有其他人没有被揪出来,相比之下他觉得“不公平”。

A.①④⑥B.①③④C.②③⑥D.②④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灵活,挥洒自如。

此处属于对象误用。

②“朝乾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使用正确。

③“坂上走丸”,像在斜坡上滚弹丸。

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④“发硎新试”,像新磨的刀那样锋利。

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此处不合逻辑。

⑤“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运用正确。

⑥“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指处罚过轻或过重。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②实施新政策不到三年时间,咱村就已改头换面....;不仅重见青山绿水,而且家家都致富了。

③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回想起来不禁令人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④游国恩先生不问家事,自己躲进书房,钻入文学研究的世界,长吟短叹,目不窥园....,不断地有新作发表。

⑤针对媒体热炒的“比飞机还要快的超级高铁”新闻,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认为,铁路运行加速度有一定的科学限制,不能想入非非....。

⑥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A.③④⑤B.①②⑥C.①⑤⑥D.②③④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

这里用来形容他熟练掌握四国语言,不合语境。

②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

“家家都致富”说明实质也变了,“改头换面”用在这里不当。

③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④目不窥园: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⑤想入非非:思想进入玄妙虚幻的境界或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

⑥如汤沃雪: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

此处用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不合语境。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在技术上已经成熟,获得了国际认可,具备了和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定位系统分庭抗礼....的条件。

②虽然冯小坤是初学写作,但他的小说《马到成功》却写得非常出色,情节抑扬顿挫....,人物形象鲜明,思想也符合社会主流意识。

③一面是鳞次栉比....的高楼,一面是回不去的故乡。

人们不禁发问,在城镇化与乡愁之间,难道就不存在和解的空间?④由于缺乏辩证思维,有些人在评论他人时,总不能一分为二、全面考虑,而是爱走极端,常把别人的功绩和错误都一笔抹杀....。

⑤在这两次版权纠纷中,该公司基本上是用同样的套路,起初作壁上观....,表现得很中立,之后看准哪边要赢了,就突然站出来支持,坐收渔利。

⑥当看到同事们带回一堆废纸时,他突然觉得说不定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果不其然....,他就从这堆废纸当中翻出了关键证据:一张毫不起眼的电器发票。

A.①②④B.②⑤⑥C.③④⑤D.①②⑥分庭抗礼: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

“分庭抗礼”强调的是双方,本句说的是三方,词语使用错误。

②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一般用“跌宕起伏”形容情节。

③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④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错误”不能说“一笔抹杀”。

⑤作壁上观:比喻坐观成败,不给予帮助。

⑥果不其然:指事实跟预料的一样。

多用来强调不出所料。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航天员们以无所不为....的勇气,攻坚克难,他们是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

B.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创造的辉煌连西方各国也要望其项背....。

C.小巷逼仄,靠着运河的一侧,各种小店铺鳞次栉比....,间隔不远就会有一家餐馆,弥漫着咖啡的香味和食物煎炒煮蒸的味道。

D.在台湾花莲地震救灾期间,台湾当局领导人却不顾民众生死,连篇累牍地发表让人生厌的不刊..之论..,遭到海内外华人的挞伐。

项,“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褒贬失当。

B项,“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不合语境。

C项,“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使用正确。

D项,“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过去的很多人认为,在我们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后,凭借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的文化腾飞就会倚马可待....。

B.现今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学富五车....,违背了经典解读的基本原则,对经典进行随意性解读,造成了不良的文化影响。

C.在校园里,无人监考是一个新的挑战,对于自律的人来说,在哪儿考都一样;而那些想作弊的人就算有人监考,也会想方设法徇私舞弊....。

D.每年春节,中国各地赶回家过年的人们涌向各个车站和机场,回到家里陪伴家人的心情归心似...箭.,成为世界上的独特风景。

项,“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此处成语使用对象错误。

B项,“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此处使用正确。

C项,“徇私舞弊”,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