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1、项目名称山东省陵县马颊河故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2、工程地点山东省陵县3、马颊河故道基本情况马颊河故道系马颊河流域内(陵县境内)的二级支流,上起马才涵洞(属边临镇)流经边临镇、徽王庄镇、义渡口乡、糜镇四乡镇,在糜镇前范桥村南入马颊河,全长36.55公里,流域面积258平方公里,控制灌溉面积38.7万亩。
流域三级支流有避雪店河、天明河、付家庵河、小官寨河等。
马颊河故道自1987年冬清淤治理以来,为该流域的农业水利灌溉及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马颊河故道经过二十多年的运行现已淤积严重,堤防破坏被挖,防洪除涝能力降低,配套建筑物年久失修,严重制约了该流域农业生产前进的步伐。
4、项目建设主要内容①土方工程:主河道清淤长度36.55公里,堤防复堤长14.78公里,土方202万方;②建筑物工程:重建义渡口3×4节制闸(3孔)。
5、工程投资及实施计划工程总投资1937.92万元。
由于我县财力有限申请上级补助资金1000万元,地方配套937.92万元。
工程计划从2008年11月底开工,2009年2月底竣工。
6、工程效益及经济指标年水利纯增产效益335.88万元,净现值NPV=478.29万元,内部收益率IRR=15.6%,效益费用比R=1.21。
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基本情况一、陵县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陵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德州市腹部。
地理位置东经116°21′~116°57′、北纬37°13′~37°36′之间,南连平原县,北靠宁津县,东邻临邑县、乐陵市,西与德城区接壤,104国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
2、水文气象陵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季风影响,年际、年内分配不均。
多年平均降水量564mm,其中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78%。
年平均气温12.8℃,平均无霜期202天,年相对湿度67.2%,平均风速2.7m/s,年封冻期75天,最大冻土深度50.6cm。
多年平均蒸发量1664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易干旱。
3、地形地貌陵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呈西高东低之势,东西高度相差11米,从丁庄乡小庄到边镇马才村,地面高程由24米降到21米,地面坡降为1/6667,从马才村的下崖到宋家镇管饭堂村,地面高程由17米到13米,地面坡降为1/8875。
全县地貌类型,分为河滩高地、缓平坡地、背河槽状洼地、决口冲积扇形高地、浅平洼地、沙质河槽六类。
耕作层土质以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土地肥沃,热量充足,通气良好,宜于作物生长。
二、马颊河故道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马颊河故道系马颊河流域内(陵县境内)的二级支流,起点马才涵洞(属边临镇)流经边临镇、徽王庄镇、义渡口乡、糜镇四乡镇,在糜镇前范桥村南入马颊河,全长36.55公里,流域面积258平方公里,控制灌溉面积38.7万亩。
流域三级支流有避雪店河、天明河、付家庵河、小官寨河等。
马颊河故道自1987年冬清淤治理以来,为该流域的农业水利灌溉及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马颊河故道经过二十多年的运行现已淤积严重,堤防破坏被挖,防洪除涝能力降低,配套建筑物年久失修,老化严重,严重制约了该流域的农业生产前进的步伐。
(二)马颊河故道流域基本情况1、地形土壤马颊河故道流域属马北缓平坡地区。
是漫滩地的延续。
地势西高东低,地面高程18~13米,坡降为1/5300,该区土壤耕层以壤土为主,土地肥沃,有“陵县粮仓”之称,潜水埋深3~4米,矿化度1~2克/升。
易旱、易涝。
2、流域现状马颊河故道流域位于陵县北部及东北部,包括边临镇的东、南部,徽王庄镇的中部及义渡口乡的中部,糜镇的南部。
总面积258平方公里,耕地38.7万亩,流域内有避雪店河等三级支流及干沟30余条。
由于马颊河故道二十多年来的运行,淤积严重,淤积平均深度为1.5米,致使河道汛期排涝能力减弱,灌溉引水能力基本丧失,且不能正常蓄水。
河道建筑物的年久失修及损坏,更使马颊河故道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马颊河故道的这一现状,造成流域内水资源严重紧缺,严重制约了该流域内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马颊河故道存在的主要问题1、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河道萎缩严重马颊河故道经多年运行,总结出的特点是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
由于该河道沿岸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防洪除涝设施少、标准低,遇到常遇洪水就有可能造成洪涝灾害。
该河流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不合理的随意取土破坏堤防及上游携带的淤泥及地方资金有限,治理不及时等现象,致使河道萎缩严重,行洪能力逐步降低,对所在地区的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河道规划及前期工作滞后马颊河故道缺乏系统的规划工作,治理项目前期工作薄弱,基本情况不明,治理目标和任务不明确,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两岸乡镇规模的日益扩大,社会财富的日益聚集,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的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都对防洪保安及农业灌溉及工业用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已有前期工作不能满足河道治理和管理的需要,难以有效的指导河道的治理和保护。
3、投入严重不足,问题日益突出长期以来,马颊河故道缺乏投资机制和渠道,地方治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大部分河道年久失修淤积严重,行洪能力降低。
由于近年来“两工”政策的取消,群众投劳农田水利机制和组织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马颊河故道的治理及堤防的加固日趋减少。
使马颊河故道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一、陵县社会经济概况陵县辖1区3乡9镇,995个自然村,总人口56.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46万人,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4243元。
2006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3.7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708元。
全县995个村通汽车,通车率100%;通电话村庄995个,也达到了100%。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93.71万亩,人均耕地1.96亩。
2006年粮食总产量664667吨,棉花总产19574吨,蔬菜总产234922吨,水果总产 51888吨。
二、马颊河故道流域社会经济概况马颊河故道流域内有309个自然村,19.3万人,耕地面积38.7万亩,人均占有土地2.05亩,是我县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2006年区内农民人纯收入达到4348元,高于全县其它乡镇。
因此,对马颊河故道进行河道治理是增加农民收入,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马颊河故道存在的问题一、马颊河故道流域现状马颊河故道全长36.55公里,流域面积258平方公里,控制灌溉面积38.7万亩。
马颊河故道自1987年冬清淤治理以来。
经二十多年来的运行,淤积严重,淤积平均深度为1.5米,致使河道汛期排涝能力减弱,灌溉引水能力大大降低,且不能正常蓄水。
河道建筑物的年久失修及损坏,更使马颊河故道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马颊河故道的这一现状,造成流域内水资源严重紧缺,严重制约了该流域内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马颊河故道存在的主要问题1、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河道萎缩严重马颊河故道沿岸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由于防洪除涝标准降低,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加之堤防不合理的取土破坏、上游携带的淤泥及地方投入不足,治理不及时等现象的影响,致使河道萎缩严重,行洪能力逐年降低,对所在地区的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河道规划及前期工作滞后马颊河故道缺乏系统的规划工作,治理工作滞后,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两岸乡镇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社会财富的日益聚集,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都对防洪保安和农业灌溉及工业用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已有前期规划工作不能满足河道治理和管理的需要,难以有效的指导河道的治理和保护。
3、投入严重不足,问题日益突出长期以来,马颊河故道缺乏投资机制和渠道,地方治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大部分河道年久失修淤积严重,行洪能力大大降低。
由于近年来“两工”政策的取消,群众投劳农田水利机制和组织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马颊河故道的治理及堤防的加固日趋减少,使马颊河故道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根据200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各地加快编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增加建设投入,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引导地方搞好河道疏浚”的指示精神。
省市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全面部署,增加水利建设投入。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县中小河流治理步伐。
搞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二、工程建设的迫切性近年来“两工”的取消,地方河道治理资金投入不足,出现了河床淤积严重,两岸堤防经多年风吹雨淋、人为取土破坏,已残缺不全,与大江大河相比,该河流已处于“大雨大灾,小雨小灾”的局面,特别是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中小流域常发生集中暴雨,形成较大的地面径流,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
制约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签于此,迫切的需要对该河道进行全面的清淤复堤治理,以及配套附属建筑物的新建、重建,以提高河道的防洪除涝与拦蓄能力,促进及保障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第一节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县重点的主要河道突出的洪涝问题和防洪薄弱环节,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城乡防洪减灾能力为目的,以河道疏浚防护等工程和防洪非工程措施为手段,通过加强重点河道的治理,保障重点区域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设计原则1、统筹协调、综合治理坚持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既有效防御洪水,又安排好洪水出路,要统筹处理好本县重点河道的治理与城镇发展、河道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统筹协调好本县重点河道治理河段与河道下游防洪标准的关系,统筹衔接好本县重点河道治理与防灾的关系,统筹兼顾本县重点河道治理与河道管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排涝,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2、突出重点、量力而行以保护本县重点河道沿岸城镇和基础设施、灌区的防洪安全为目标,以洪水风险较高的农村地区河道治理为重点,优先安排有河道规划和具备前期工作基础的项目,既要考虑本县重点河道近期治理的需要,又要量力而行。
区分轻重缓急,分期分段开展治理。
3、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本县重点河道的防洪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目标。
从当地的防洪实际出发,找准需要治理河道的重点河段、关键环节与薄弱部位,采取经济、适用、有效的措施,优先解决最突出的问题,讲求治理效益。
4、明确事权、分级负责我县重点河道治理的主要责任在地方政府,中央给予适当补助,地方各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本县重点河道管理和对河道自然和生态环境功能的维护。
第四章工程设计第一节建设内容根据中央2008年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马颊河故道及常年观测资料,按照排、灌、蓄、补相结合,本着投资省、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原则,在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对河道进行土方清淤、复堤治理,清淤治理长度36.55公里,复堤14.78公里,共完成土方202万方;重建义渡口3×4米(3孔)节制闸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