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表面处理之钝化概要
当程度上保持钝态。
钝化的分类
化学钝化:金属与钝化剂自然作用而产生(如:Cr, Al, Ti等金属在含氧溶液中)又称为自钝化。
电化学钝化(阳极钝化):外电流使金属阳极极化,使 其溶解速度大幅降低,并能保持高度的稳定性。
**阳极钝化和化学钝化的实质是一样的。
机械钝化:在一定环境下,金属表面上沉积出一层较厚 的,但不同程度的疏松的盐层,实际上起了机械隔离 反应物的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当金属的电位由于外加阳极电流 或局部阳极电流而移向正方向时,原来活泼地溶解着 的金属表面状态会发生某种突变,同时金属的溶解速 度急速下降,这种表面状态的突变过程叫做钝化。
金属钝化的两个必要标志: —腐蚀速度大幅度下降 —电位强烈正移
二者缺一不可。
金属钝化的特征
(1) 金属的电极电位朝正值方向移动; (2) (2) 腐蚀速度明显降低; (3) (3) 钝化只发生在金属表面; (4) (4) 金属钝化以后,既使外界条件改变了,也可能在相
•金属在介质中具有极低的溶解速度的性质称为“钝性” •金属在介质中强烈溶解的性质叫做“活性” •活态向钝态的转变叫做钝化 •能够使金属发生钝化的物质被称为钝化剂
钝化现象发生通常与氧化介质有关 有时在非氧化性介质中也可以发生钝化 —镁在氢氟酸中 —钼和铌在盐酸中 —汞和银在氯离子作用下等。
金属钝化的定义
Fe Fe2+ + 2e
(2)BC段,称为钝化过渡区 阳极反应式 如
3Fe + 4H2O Fe3O4 + 8H+ + 8e (3)CD段,称为稳定钝化区,简称钝化
区 阳极反应式如
2Fe + 3H2O Fe2O3 + 6H+ + 6e (4)DE段,称为过钝化区 阳极反应式如
4OH- O2 + 2H2O + 4e 或者钝化膜溶解
如,不锈钢在发烟硝酸中的腐蚀。
金属的自钝化
5.2 金属的自钝化
——由于腐蚀介质中氧化剂的作用而促使金属钝化
自钝化条件
材料腐蚀与防护
第五章 金属的钝化
5.1 金属的钝化 5.2 金属的自钝化 5.3 金属钝化的理论
5.1 金属的钝化
钝化现象早在18世纪30年代即被发现,自此得到 广泛的研究。
钝化现象
通常,电极电位愈正,金 属溶解速度愈大。而实际 中,常有电位超过一定数 值后,电流突然减少,这 种反常现象称为钝化现象。
另外,极化曲线的形状和参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测量 速度。
铁在10%硫酸中的阳极极化曲线 (根据R.Olivier)
1区:铁的活性溶解区。(硫酸亚铁的产生和溶解过程) 2区和3区:属于钝化过渡区(氧化膜的形成和溶解) 4区:稳定钝化区 5区:过钝化区(氧的析出过程)
钝化体系的类型
腐蚀体系的稳定状态取决于真实阴极极化曲线和真实阳极极化曲 线的交点。由于两条极化曲线的相对位置不同,体系可有四种类型。
(1)交点位于活性溶解区
如下图中直线1所示,阴极极化曲线与阳极极化曲线只有一个交点,相交于 点A。
在该种情况下,通常是氧化剂的氧化性较弱 如:Fe在稀酸中的腐蚀
Ti 在不含空气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腐蚀
(2)两条极化曲线有三个交点
如下图中直线2所示,阴极极化曲线与阳极极化曲线出现三个交点B, C和D ,分别在活性溶解区,钝化过渡区和钝化区。在自然腐蚀状态,金属可能发 生活性溶解腐蚀,也可能钝化。
金属处于B点,活化区,不钝化, 以活化电流腐蚀;
金属处于C点,过渡区,不稳定;
金属处于D点,钝化区,以维钝电 流腐蚀。
这种情况通常是氧化剂的氧化性较 弱或氧化剂浓度不高
如 不锈钢在含氧(钝化)和脱氧( 不钝化)的硫酸溶液中腐蚀
(3)交点在稳定钝化区
如下图中直线3所示,阴极极化曲线与阳极极化曲线只有一个交点,相交于 点E,阴极反应电位远高于维钝电位,微电池作用足以使阴极电流高于致钝 电流。
研究钝化现象的意义 * 金属的钝化现象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提高金属材料
的钝化性能,促使金属材料在使用环境中钝化,是腐 蚀控制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例如: 1.通常钢铁采用浓硝酸,亚硝酸钠,重铬酸钾等溶液进行钝化处 理 2.在铁中加入易钝化的金属组分(Cr, Ni, Mo, Ti等),使其在含 氧酸中易于钝化。
i维对应于金属钝化后的腐蚀速度。 所以i维愈小,钝化膜保护性能愈好。
(4) 钝化区电位范围
钝化区电位范围愈宽,表明金属钝态 愈稳定。
金属钝化过程的阳极极化曲线
在实际测试中,由于阳极反应造成电极表面状态随时 间不断变化,很难得到稳定的电压或电流值,特别是在钝 化和活化交叉在一起时,电流或电压通常会出现震荡。
3. 腐蚀的阻化剂并不都是钝化剂,只有阻化阳极过程 进行的阻化剂才是钝化剂。
钝化体系的极化曲线
•采用恒电流方法测得的阳极极化曲线 •采用恒电位方法测得的阳极极化曲线
*由于阳极过程动力学规律要比阴极过程更复杂。所以 只有采用恒电位法才能测得完整的钝化特征曲线。来自钝化金属典型的阳极极化曲线
(1)AB段,称为活性溶解区 阳极反应式 如
3.而在碱性溶液中,通常将铁镍等金属作为不溶性阳极,也是由 于它们在碱性介质中易于钝化。
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不能简单地把钝性的增加和电位的朝正值方向的移 动直接联系起来,如硬铝在盐酸中的电位比铝正, 但耐腐蚀性差。
2. 不能简单把金属钝化看作是金属的腐蚀速度的降低, 因为阴极过程的被阻同样可以减慢腐蚀速度。如汞 齐化的工业锌。
钝化参数
(1) 钝化电流密度,i致 (ipp)
ipp 表 示 腐 蚀 体 系 钝 化 的 难 易 程 度 , ipp愈小体系愈容易钝化。
(2) 钝化电位,Epp
阳极极化时,必须使极化电位超过 Epp才能使金属钝化,Epp愈负,表明 体系愈容易钝化。
Ep 活化电位
(3) 维钝电流密度,i维 (ip)
这种情况通常是金属钝化性能更强,或氧化 剂的氧化性能更强。 如 Fe在中等浓度的HNO3溶液中的腐蚀
不锈钢在含有Fe3+的H2SO4溶液中的腐蚀 高Cr合金在硫酸或盐酸中的腐蚀
(4)交点在过钝化区
如下图中直线4所示,阴极极化曲线与阳极极化曲线只有一个交点, 相交于点F。
这种情况通常是,去极化剂是特别强的氧化 剂,金属因发生过钝化而遭到强烈的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