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2
(2)非聚簇索引:非聚簇索引又叫非聚集索引,非聚集索引不会影响数据的实际排列顺序,因此,一个数据一可以创建多个非聚集索引。
2.建立关系(设置参照完整性)应注意:创建foreign key约束前,相应的主键表必须按照相应列创建primary key约束或unique约束;
3.当要设置为primary key约束的列多于一个时(复合主键),应先选取一列,然后按住ctrl键选取其他列。
结果:
综上两个表的基本信息:
四:修改数据表
1)利用企业管理器修改数据表结构
通过企业管理器完成以下操作:
(1)向student表中增加新列“年龄”,数据类型为numeric(3,0),允
许为空。
(2)将student表中“年龄”列的数据类型变为int.
(3)将student表中的“年龄”列删除。
2)利用命令修改数据表结构
一:使用命令创建数据表:
二:使用命令删除数据库:
三:创建数据表
(1)通过企业管理器在登录名数据库中创建两个表。
class表
班级编号列为主键。
班级人数列的取值范围是[20,40],约束名为ck_class_rs
Student表
学号列为主键
性别列只能录入男或女,约束名为ck_student_xb.默认值是男。
course表
课程编号是主键,约束名为pk_course_kcbh.
考试方式列只能录入考试或考查,约束名为ck_course_khfs.
考核方式默认是考试,线束名为de_course_khfs.
学时列的取值范围是[30,80],约束名为ck_course_xs.
按课程名称列降序建立索引,索引名为ix_course_kcmc.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创建数据库
实验地点:11J408
专业班级:国贸111
学生姓名:刘小芳
指导教师:杨铭
成绩:
2012年10月23日
实验目的
(1)掌握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2)掌握创建数据表的方法;
(3)掌握完整性的定义方法;
(4)掌握创建及删除索引的方法;
(5)掌握修改表结构的方法。
实验内容
方法:
结果:
Score表
(学号,课程编号)是主键,约束名为pk_score_xhkcbh
成绩列的取值范围为【0,100】,约束名为ck_score_cj.
学号列是外键,主键表是student表,关系名为fk_score_student.
课程编号列是外键,主键表是course,约束名为fk_score_course.
4.在设置check时,应先录入约束表达试,后设置约束的名称。
5.clustered表示创建聚集索引,nonclustered表示创建非聚集索引,此选项省略时默认为nonclustered。一个数据表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最多可以有249个非聚集索引。
通过命令删除course表的约束ck_course_rs.
4)删除索引
通过企业管理器删除student表中的索引ix_student_rxcj.
通过命令删除course表中的索引Ix_course_kcmc。
实验总结
1.聚簇索引与非聚簇索引的区别可从定义看出
(1)聚簇索引:聚簇索引又叫聚集索引,设置聚集索引时,数据本身也会按照该索引顺序来存放。因此一个数据表只能创建一个聚簇索引。
在查询分析器窗口中,利用命令完成以下操作:
(1)向student表中增加新列“年龄“,数据类型为numeric(3,0),允许为空。
方法:
(3)将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udent表中“年龄”列的数据类型变为int.
(3)将student表中的“年龄”列删除.
3)删除约束
通过企业管理器删除class表的约束ck_class_rs.
入学成绩列的取值是[350,750],约束名为ck_student_rxcj.
班级编号列是外键,主键表是class表,约束名fk_student_class.
按入学成绩列升序建立索引,索引名为ix_student_rxcj.
最后两个表的基本信息如下:
(2)切换到查询分析器窗口中,使用命令在登录名数据库中再创建两个表,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