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三篇

最新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三篇

内容摘要: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归属、社会的进步,人际的交往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怎样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情境?本人结合十多年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在本文中给予一一畅述。

我按以下步骤进行:1、课前准备收集地方方言。

2、多媒体开路,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a、创设情境,在表演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b、在质疑解疑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c、社会实践——口语交际训练的大后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3、创设游戏,快乐说话,突破重难点。

总之,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开创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新天地。

关键词:创设情境培养说话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教学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等语文能力同等重要。

现实生活也告诉我们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空前活跃、频繁,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

提高公民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从小学生抓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口语交际”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这是值得各位老师关注的事。

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的口语教学来说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再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氛围,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现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几点体会:一、口语交际训练的基本功——规范学生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交谈”,而我们麒麟地区,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小学生不习惯讲普通话,甚至上课时也用方言回答问题,这种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言交际。

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应让学生爱读普通话,读准普通话,规范学生的语言。

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教师应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带动学生说普通话,指导学生说准普通话,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一节课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包括提问、讲解、与学生对话等。

当学生用方言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示意中止,特意用普通话给他们作提示,并作示范;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普通话不标准或语法不规范的现象时,在适当的情况下,教师应及时让其中断,并以标准的普通话予以纠正,让学生跟着读,读到准确为止。

这不但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语言,还有利于端正学生对普通话的学习态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走上课堂只用普通话、用准普通话的正常轨道。

课外鼓励学生用普通话交流,教师亲自投身到学生中去,如打招呼、谈话等,教师应主动运用普通话,调动学生说普通话的积极性,让他们敢说、乐说,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出现的语言不规范现象及时加以纠正、指导。

同时结合班级实际开展如: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赛、辩论会等活动,增强学生讲普通话的意识,提高讲普通话的能力。

其次,努力调动学生对生活语言的积累,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需要给学生提供或指导搜集一些有关交际内容的语言材料。

如指导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等,以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语言实践。

再者,对学生的听说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等教师应进行精当指点,如语言要准确、连贯,说话态度要诚恳,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并作出相关的回应等,同时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的局面,使学生的口头语言变无序为有序,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连贯的几句话或一小段话,并且用词准确、恰当。

二、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课堂教学。

其实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进行学习交流的过程,也是实施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

因此,充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一)利用口语交际课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教师应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接近学生已有经验的话题,使学生有话可说;在口语交际课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这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1、利用文本素材,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在表演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情境”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语言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了的语言生活环境。

在这些情境中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角色进行口语交际,他们为了扮演好自己担当的角色,必然会认真倾听他人的语言,才能顺利地用恰当的语言加以回应。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必然培养了其合作精神,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的要求。

比如《讨价还价》这一口语交际课中,先准备好商店场景中的商品,让学生自由选择扮演角色——“店主”和“顾客”,教师提出交际要求:根据商品的质量判断商品的价格后进行讨价还价,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语言并作出回应,注意语言礼貌文明。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由进行交际活动,教师也参与其中。

他们个个兴奋不已,很快地投入到角色中,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身份去表达、去交流、去表演,一个个表演得有模有样,有的还说得头头是道。

这样,学生融入情境之中,言语表达得以充分、自由地发挥,达到了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我们还可模拟一些社会交际活动情境。

如模拟在“旅游”活动中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学校和各地的风土人情、景物;模拟在“购物商场”活动中当售货员,向“顾客”推介商品;在模拟“银行”、“餐厅”等服务活动中当服务员等。

这些令学生兴趣盎然的模拟活动,他们既熟悉又感到新鲜,个个跃跃欲试,交流起来也敢放开胆子。

在这些充满自主气氛的活动中进行交际,必然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这些模拟活动也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的交际活动打下基础,适应 21世纪人才的需要。

2、在评议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让学生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对别人的语言、行为表现进行讨论、补充、评议,这不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评议活动也是师与生、生与生的学习交流,是口语交际训练最常见的形式和良好的机会。

如在《讨价还价》这节课的表演结束后,师生进行评议活动。

教师先请学生讲述刚才遇到的交际情形,反馈他们倾听认真与否的情况,然后让他们在这个基础上来评价其他同学说得怎么样、做得好不好,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师与生、生与生互相交流看法。

这个过程不仅纠正了不良的交际习惯,还使学生变得敢于争论、善于交流,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评议”这个环节。

(二)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课堂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学习生活天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学生的阅读实践可以在质疑、讨论、评价、复述等环节中进行,这正是训练学生口语能力的良好机会。

因此,应充分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在质疑解疑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质疑解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

这个环节不但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跟人讨论的交际能力。

尤其是解疑的环节,就是通过互相讨论、议论,甚至争论来求取真理、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如教学《幸福是什么》时,通过引导学生看图,让他们带着“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思考文中三个主人公分别感到什么是幸福,想象自己就是三人中的一个,在小组中谈谈自己的体会(第一个说:“我现在是一个医生,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能帮助别人,我也感到幸福。

”第二个说:“我做了很多对别人有用的事,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感到幸福。

”第三个说:“我种麦子并养活了许多人,我感到幸福。

”)谈后小组成员讨论、修改。

综合大家的意见后,小组内选一位擅长表演、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上台表演。

同学们评议、评分。

没有充分的交流、讨论是不可能获得真知的。

而且,这个“交流、讨论、表演、评议”的过程就是学生无拘无束地用口语表达自己见解的小天地。

在这个小天地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训练,不断地提高。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这个环节并认真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在复述课文中加强口语训练。

《课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复述故事、音像作品的大意和精彩情节,无疑地,让学生复述课文是达到这一目的要求的重要途径。

首先,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说出文章的大意;其次,在学完每一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不拘一格,鼓励学生参与。

学生复述时其他学生要认真听,当复述得不流畅时,可让其他同学补充,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不论学生复述得怎样,教师都应加以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口语能力的途径很多,还有如引导看图说话、组织评议等等,教师应精心地去发掘,有目的地训练,这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口语交际训练的大后方--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

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

而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

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包括:①考察活动。

如组织外出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②服务活动。

如组织慰问、做好事等活动;③联欢活动。

如与校内外小朋友联欢等。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我具体是这样训练的:1、在师生的对话中进行说话训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