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建设机遇与挑战

铁路建设机遇与挑战

铁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催生了物资、人员流动的增加,促使全社会货运、客运总量持续增长。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行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当前全社会货物运输、人员流动主要依靠能源效率高、安全环保的铁路来完成。

因此,铁路建设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新建铁路1.56万公里,“十二五”规划新建铁路2.9万公里。

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铁通车运营,拉开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序幕,2008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确定到2020年,建设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

2012年5月20日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铁道部印发了《关于铁路工程项目进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招投标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取消铁道部和18个铁路局(公司)原有的铁路工程交易中心,所有的铁路工程项目按照属地或授权原则,进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招投标。

随着铁路建设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铁路项目审批、行业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预见,未来的铁路建设市场将呈现百家争鸣、僧多粥少的竞争趋势。

面对大好的铁路建设市场前景,和高标准的高速铁路建设要求,铁路建设行业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铁路建设企业重视企业自身管理,健全管理制度,确立企业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企业竞争力已是大势所趋。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在整个工程造价中,施工物资费用要占整个成本费用的60%到70%,物资费用的节超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盈亏和企业的效益。

铁路建设是大型复杂的工程,涉及物资庞杂。

物料的采购工作具有需求大、金额高、品类繁多、供应商杂乱等特性,粗放的供应商管理模式下不能做到合理、高效、准确的采购,导致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物资质量问题不断,供应商交货时间波动频繁的问题。

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更具有高投人、高风险、高技术及高质量的特点,使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单独完成整个系统的供应任务。

物资采购的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供应商管理作为采购管理中的关键一环,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采购质量,也是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的内在需求。

我国物流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基本没有本质的变化,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依然是企业供应商管理的主导,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任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发展迅猛,其竞争也愈演愈烈。

基于上述背景和问题,本文利用供应商管理理论和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思想,透视施工企业在采购活动中供应商管理现状,客观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相应改进策略,并在此策略上基础上进行供应商分类管理程序改进。

该问题的研究,对新时期,新形势下铁
路建设公司的项目采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即提高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管理水平,尤其是供应商分类管理水平,增强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同时对于其他建筑施工企业在此方面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