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unnelBoringMachine,TBM,以下称TBM)是当今最先进的隧道掘进设备。
其施工法和钻爆法相比,具有快速、优质、安全、经济、环保等突出优点,其中最大优点是快速。
一般速率为常规钻爆法的4~10倍。
目前在国外大断面隧道掘进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3km以上的大断面隧道。
我国在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中,尤其是铁路、公路、大、中型水电站以及南水北调等工程建设中将有大量的长大隧道需要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地铁工程、市政排污管、输水管等工程、越江隧道也在不断增加;“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在西部开发及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中将遇到一系列深覆盖、长距离、大直径、复杂地质条件下引水隧洞的建设等,由于工程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施工速度、环保、质量和效益要求高,传统钻爆施工技术已经难以适应这一巨大的挑战,TBM必将在我国得到长足发展,它将推动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业和施工企业的技术进步。
2TBM施工的优点快速。
TBM是一种集机、电、液压、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的隧道施工成套设备,可以实现连续掘进,能同时完成破岩、出碴、支护等作业,实现了工厂化施工,掘进速度较快,效率高。
优质。
TBM采用滚刀进行破岩,避免了爆破作业,成洞周围岩层不会受爆破震动而破坏,洞壁完整光滑,超挖量少。
高效。
TBM施工速度快,缩短了工期,较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由于超挖量小,节省了大量衬砌费用;TBM施工用人少,降低了劳动强度、降低了材料消耗。
安全。
用TBM施工,改善了作业人员的洞内劳动条件,减轻了体力劳动量,避免了爆破施工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大大减少。
环保。
TBM施工不用炸药爆破,施工现场环境污染小;减少了长大隧道的辅助导坑数量,保护了生态环境。
自动化、信息化程度高。
TBM采用了计算机控制、传感器、激光导向、测量、超前地质探测、通讯技术,是集机、光、电、气、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的隧道施工成套设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TBM具有施工数据采集功能、TBM姿态管理功能、施工数据管理功能以及施工数据实时远程传送功能,可实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的应用和发展耿志君(天水风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天水741020)摘要:介绍了TBM(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半个世纪的发展及其在国内外长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实例,TBM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国产化研制的基础条件。
指出TBM已在全球隧道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关健词: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应用实例;现状和趋势中图分类号:U455.3+9文献标识码:A现信息化施工。
3TBM的发展简历TBM的发展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早在1852年,一台蒸汽机驱动的TBM,在花岗岩中试用,未获成功。
以后的三十年中,设计试制了各式各样的TBM共13台,均有所进步。
然而比较成功的还是1884年博蒙特设计的,并在英法海峡水底隧道掘进了直径为2.lm的导坑,掘进长度近10km。
从1884~1926年间,一些国家又先后设计制造了21台TBM,因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例如合金钢材、液压技术、配套设备等,处于停滞状态。
直至本世纪的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欧美及日本各工业发达国家为寻求更好的、能够快速掘进隧道的机械,又继续研究设计制造和使用TBM,并在实际使用中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因此,尽管TBM制造成本高,还存在某些技术问题,但发展还是较快的。
美国罗宾斯TBM制造厂最早于1947年研制和生产的原始型TBM是在煤层中使用的,但后来也用在页岩中开挖隧道。
在这两台TBM上,第一次使用了盘形刀具作为岩体破碎工具并得到较好的效果。
1953年,制造了一台直径为7.85m的TBM,利用回转刀盘开挖(同时破碎及掘进)隧道整个断面。
这台TBM被认为是十九世纪末以来的第一台TBM。
两年后,制造了三台直径为2.44m罗宾斯TBM,但这三台机器均不能认为是成功的。
在对页岩、石灰岩的互层岩体及硬石灰岩的岩体掘进中,很快就暴露出这些机器的弱点。
这些问题是:硬质合金滚刀的损坏率极高、传动轴的刚性不够、高压液压系统的元器件损坏、链板输送机的损坏,以及机器中普遍存在着刚性和强度不足。
1956年该厂制造的TBM直径为3.28m。
上世纪60年代TBM的发展又进入新的阶段,罗宾斯公司生产了多台TBM,其中最大一台TBM直径为11.2m(桁架式)应用于巴基斯坦的曼格拉大坝。
与此同时,日本开始制作TBM,至1985年日本制作的TBM共18台,直径分别为2.3m~5m,在地铁、电缆隧道等工程中发挥威力。
第一台和美国罗宾斯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定,开始生产国产化TBM,生产的机器供熊谷组、奥村组和佐藤工业施工建设中应用,累计掘进长度53km。
目前世界上著名的五大TBM制造厂商是美国的罗宾斯公司(Robbins)和贾瓦公司(Jarva)、德国的沃斯公司(Wirth)和德马克公司(Dcmag)、瑞典的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AtlasCopco),这些公司都是50年代和60年代开始研制和生产TBM的。
由于产品质量好,受到用户的青睐,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使用的TBM已超过450台,掘进总长度在2500km以上,其中美国罗宾斯的各型TBM约163多台。
4TBM的应用TBM在国外已经是一种完全成熟的隧洞掘进施工机械。
它是集掘进﹑弃渣装运﹑洞壁支护等工序于一体的先进施工装备。
目前有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普遍使用这种全机械化作业的装备。
在国外凡是能用TBM施工的隧道工程,承包商都优先考虑选用TBM。
国外已经建成的采用TBM掘进技术施工的著名长隧道工程有英吉利海峡隧道、日本东京湾跨海公路隧道工程、荷兰生态绿心隧道。
国内目前采用TBM成功完成的长隧道工程有引大入秦工程、秦岭隧道及万家寨水利工程等,但是,国内的这些大型隧道工程使用的全部是国外生产的TBM。
4.1国外应用实例英吉利海峡隧道连接英国和法国的英吉利海峡隧道全长49.2km,海下共有三条平行的隧道组成,全长148km,其中两条单线铁路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其中2条交通隧道长为49.33km,相距30m,成洞直径7.6m;一条服务隧道长49.32m,成洞直径为4.8m,用作通风、维修、服务用。
该工程承包商从国外进口了11台TBM同时开挖隧洞,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工地是20世纪最大的工地之一。
仅用了3年半就完成了掘进任务,并于1994年5月7日正式通车。
其中一台TBM创造了当时最高月掘进1719m的世界纪录,对如此规模的工程来说,工期是很短的。
日本东京湾跨海公路隧道工程日本东京湾跨海公路工程跨越东京湾,把东京都与千叶县连在一起,该工程包括2条长约9.5km的海底隧道,一座5km长的桥梁和2个人工岛。
海底隧道是工程最重要的部分,隧道为双管道盾构隧道,外径约为14m,在海面以下约60m深的软岩中开挖隧道,结构要承受海水压600kPa(最大)的压力。
为适应大深度、高水压的施工条件,该隧道采用了8台TBM进行开挖,开挖直径为14.14m,主机长13.5m,推进速度45mm/min。
该工程于1966年4月开始进行环境及地质调查,1989年5月正式开工,1997年12月竣工并投入营运,与周围的海岸高速公路、外环公路等形成公路网,大幅度改善了首都圈的交通状态。
荷兰生态绿心隧道荷兰生态绿心隧道位于阿姆斯特丹到布鲁塞尔高速铁路TGV线,把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高速轨道线连接起来,全长7.2km,设计直径13.30m。
由荷兰和法国的两家公司联合进行建设,采用法国NFM制造的TBM进行掘进,该TBM总长120m,总功率9540kw,质量3520t,推力达到184300kN,开挖直径14.87米,是目前世界上开挖直径最大的TBM。
该隧道于2001年11月正式开始掘进,每天计划推进速率为9~12m,实际推进速率为12 ̄16m,最高月进尺616米,于2004年1月提前贯通。
4.2国内应用实例引大入秦工程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大通河水引入秦王川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总干渠全长86.9km,其中隧洞33座,总长75.11km。
1988年9月,以TBM掘进技术的优势,意大利CMC公司中标承建30A号和38号隧洞工程。
30A号隧洞全长11.65km,成洞直径4.8m,隧洞埋深51~330m。
采用美国罗宾斯双护盾式TBM进行开挖,1991年1月正式开始掘进,1992年1月贯通,平均月进尺1000m,最高月进尺1300.8m,最高日进尺65.5m;38号隧洞全长4.948km,开挖直径5.54m,1992年4月正式开始掘进,1992年8月贯通,仅用了4个半月就完成了掘进任务,平均月进尺1100m,最高月进尺1408m,最高日进尺75.2m。
万家寨引黄工程万家寨引黄工程是从山西省万家寨水利枢纽库区取水,由万家寨向东至偏关县下土寨村为总干线,全长44.35km,引水流量48m3/s;由下土寨村分水往南到宁武县为南干线,全长102.4km,每年可向太原供水6.4×108m3;由下土寨村往东过朔州、神头到大同赵家小村水库为北干线,全长166.88km,每年可向朔州、大同地区供水5.6×108m3。
引黄工程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总干线、南干线、联接段和部分机组的安装,集中解决太原地区用水。
总干线的6#、7#、8#洞全长约22km,于1993年3月由意大利的CMC公司中标承建,使用一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TBM施工,开挖直径6.125m,成洞直径5.46m。
于1994年7月至1997年9月历时三年两个月贯通。
隧洞经过的地质条件大部分为石灰岩地层。
南干线的4#、5#、6#、7#隧洞全长约90km,由意大利Impregil公司和CMC公司以及中国水电四局组成的万龙联营体中标承建,用四台TBM进行施工。
隧洞开挖直径4.82m~4.94m,成洞直径4.20m~4.30m。
隧洞于1997年9月至2001年5月贯通,历时3年8个月。
联接段7#隧洞长13.5km,采用一台TBM施工,由意大利CMC公司中标承建。
隧洞开挖直径4.819m,成洞直径4.14m。
并创造了最高日掘进113m和最高月进尺1645m的记录。
万家寨引黄工程总计采用6台TBM进行隧洞的施工,其掘进总长度为125.5km,是目前为止国内应用TBM最多的工程。
秦岭铁路隧道工程秦岭铁路隧道工程是西安至安康铁路上的咽喉工程,主要工程为两条平行的单线隧道,Ⅰ线隧道全长18.460km,Ⅱ线隧道全长18.460km,是我国目前最长的铁路隧道。
2条隧道间距为30m,最大埋深约1600m,主要穿越地层为花岗岩和片麻岩,铁道部从德国沃斯(Wirth)公司引进两台TB880E型TBM进行机械化施工,隧道设计为圆形断面,开挖直径8.8m,成洞直径7.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