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抽动症理论知识

抽动症理论知识


C抽动症伴精神分裂症 在研究中发现抽动症的病程中出现精神异常(如被 洞察感、被害妄想及关系妄想)和形体障碍等,表 明抽动症患者伴有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其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精神分裂症及其思维障碍的基 础可能与多巴胺功能亢进有关。
D抽动症伴偏头痛 中医专家组在研究中发现儿童期偏头痛在抽动-秽语 组发生率占26.6%,明显高于一般儿童偏头痛的发生 率(4%~7.4%)。认为伴偏头痛的抽动症可能代表 此病的一个亚型。主要发病原因是与5-羟色胺代谢 功能障碍有关的神经递质紊乱为基础,与偏头痛的 发生机理基本相同。所以抽动症和偏头痛同时出现 在某些儿童身上,可能基于两者有相似的代谢异常。 在临床中见到的抽动症患儿有偏头痛时,要想到是 其伴随症状。
二、抽动症分型
(1)短暂性抽动障碍 (2)慢性运动性抽动障碍 (3)发声与多种联合抽动障碍
一般来说,这3种分型具有连续性。短暂性抽动障 碍可因病程持续而发展为慢性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 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约有半数患者首发症状为简 单运动抽动,经过数日或数月后呈现抽动秽语综合 征。另外,短暂性抽动障碍可伴有注意力缺陷障碍。
运动和肩部肌群,但很少有上下肢和躯 干的抽动。
发声抽动表现:现为简单或复杂的发声抽动,患儿可 出现清嗓音,吸鼻音,哼哼音或尖叫音。
发作特点:运动抽动较发声抽动多见,一般两者不同 时存在。症状持久,时好时坏。病程至少持续一年以 上,长者持续数年或终生。
抽动症发病率
据国际儿童研究学会的一份权威报道,在国外的
一次调查中发现,儿童抽动症发病率约为1%-5%。例如
在英国的怀特岛上,10~11岁的儿童一共有1958人,其
中抽动症患儿有2名,这从某些方面说明了发病率只有
1/1000,与美国大城市之中的统计数值相比,相差百倍
以上。
我国也进行过相关调查,其结果也不一致,南京抽动症 患儿发病率为8.6~9.3%,北京抽动症患儿发病率为8.6%, 河南焦作抽动症患儿发病率为8.8%,上海抽动症患儿发 病率为3%~10%。粗略估计我国学龄儿童患病人数约在 500万人以上,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四、抽动症共患疾病
A 抽动症伴拨毛癖 拨毛癖(trichotillomania)被归为冲动障碍之列是指 不能克制地拨除自己毛发行为,导致毛发明显脱失, 抽动症病人偶有拨毛癖,有专家认为,拨毛癖与抽动 症可能是一种疾病,拨毛是抽动症的一个特殊表现。
B抽动症伴癫痫 抽动症患者可以伴有癫痫发作,二者之间的关系尚不 明确,有专家认为二者可能有共同的神经生理解剖基 础。抽动症患儿不自主的抽动,主要在清醒时发生, 而常在睡眠中常消失,若患儿在睡眠中有肢体或面部 小抽搐甚至全身性抽搐,应作常规脑电图检查。如描 记出与临床发作同步的痛性放电,可确定诊断,治疗 抽动症的同时,应再给以抗癫痫药物。
抽动秽语综合症 专业知识培训
抽动症的理论知识
一、抽动症定义 二、抽动症分型 三、抽动症的表现 四、抽动症共患疾病 五、抽动症危害 六、抽动症临床诊断 七、抽动症的检查 八、抽动症病因病理 九、抽动症的治疗 十、抽动症的预防保健
一、抽动症定义
抽动-秽语综合症又称多发性抽动症(TS),是一 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 征的综合征.本症通常在3至15岁间发病,男性较 女性多,比例为(3-4): 1 。表现为简单或复杂的 不自主、反复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抽动和 发声抽动,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症候群。可 伴有不同程度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 和强迫思维或其它行为症状。
E抽动症伴有腹痛 抽动症的特点是多组肌群不自主抽动,躯干部肌肉包括胸部及腹 部肌肉等,由于肌群的不停收缩、放松频繁运动,用意识难以控 制,时肌群已疲劳也不停止抽动,产生大量乳酸,不能及时消散、 分解,刺激肌内神经而感到酸痛。
同样原理,肌群抽动也可引起相应的肌群酸痛,如胸痛、颈痛、 上下肢痛等。轻症不用特殊处理,重者可让患儿平卧,深吸气放 松,家长或医生轻轻按摩痛处即可。
三、抽动症的表现
(1)短暂性抽动障碍
一、发病年龄:大多发病3到7岁,病程一年以内。 二、运动抽动表现:首发症状多为简单性运动抽
动,一般以眼,面肌抽动为多见,数周或数月 内症状波动或部位转移,可向颈部或上下肢发 展。 发声抽动表现:部分患儿可出现发声,发声与 抽动不同时出现。
抽动症的表现(二)
(2)慢性运动抽动障碍
F抽动症合并多动症 据临床资料来看,抽动症合并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为25%~50%。 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行为,多动症症状通常出 现在抽动之前,约早2-3年,并且是重度抽动患儿常见症状。
G抽动症伴有睡眠障碍 抽动症患儿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占12%~44%,睡眠障碍包括入睡 困难,睡眠不安、多梦、梦语、夜惊、梦魇、梦游、遗尿和磨牙 及快速眼动相睡眠时间减少。睡眠障碍多发生在抽动症伴多动症 行为的男孩子,年龄较小者多见,有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的倾向。
抽动症病征
专家表示,儿童抽动症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 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 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随着病情进展, 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 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 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发声抽动常有多种, 具有爆发性反复发声,清噪子和呼噜声,个别音节, 字句不清,重音不当或不断口出秽语,性格多急躁、 任性和易怒。常伴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成绩下降。 严重时动作和发音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抽动症症 状呈波动性、进行性、慢性等过程。
抽动症的表现(三)
(3)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运动抽动表现:突然的不自主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 动。从简单性运动逐渐发展为复杂性抽动,自身 不可克制。 发声抽动表现:简单或复杂的发声,至少有30% 的患儿出现秽语症。发声为首发症状,运动性抽 动和发声性抽动两者同时出现。 共患症: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行为,冲动 攻击行为,自伤行为,神经心理缺陷,学习困难, 情绪障碍,违纪行为,和社会适应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