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说明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说明
2.推荐评审(3月6日) 竞赛组织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通过评审,评选出
12件作品参加省挑战杯。
13
Logo
参赛作品的准备及相关要求
❖ 完整的参赛作品包括哪些材料?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申报书+学术论文+支撑材料” 注意事项: 1、学术论文必须为中文,采用规范的论文写作格式,包括标 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含前言、试验方法、过程、结果、 讨论、结论等),字数在8000字以内。 2、支撑材料可包括已经发表的论文(论文作者要与作品作者 相匹配)、与学术论文内容相关的照片、图片。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 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 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内。
5
“挑战杯”简介
Logo
❖ 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 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 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 得超过两人;
❖ 参赛作品数量:
Logo
湖南竞赛:
至多十二件,各门类作品应有适当比例。每人限报一件,每类 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申报作品总数的1/2,其中博士研 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研究生作品总数的1/2。
全国竞赛:根据省级竞赛成绩进行推荐,主要是特等奖及部分一 等奖的作品
8
“挑战杯”简介
Logo
❖ 相关奖励:
“挑战杯”简介
❖ 湖南省竞赛: 设特、一、二、三等奖,奖项比例分别为5%、10%、
30%、55%。 政策:竞赛以计算学校团体总分进行排名。授予总分第一名的为
“挑战杯”,2—10名为“优胜杯”。 我院2009年获得全省优胜杯。主要是获得特等奖一项
10
“挑战杯”简介
Logo
❖ 我校相关措施:
对获得湖南省及全国竞赛奖项的学生给予奖金:
3、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 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 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 关鉴定材料。
15
参赛作品的准备及相关要求
Logo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注意事项:
4、本科生一般不报送学术论文作品;调研报告需以 实践调研为基础,主张团队合作(跨年级、专业)。
(“挑战杯”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小挑”,偶数年举办。)
• 校级——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省级——“挑战杯”湖南省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国家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3
“挑战杯”简介
Logo
❖ “挑战杯”竞赛的基本方式:
•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技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 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 赛;
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A、B两类:A类指科技含 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制作投入 较小,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 发明、小制作。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
➢ 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 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推荐者所在单 位(学院或系所)确认。
7
“挑战杯”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 品竞赛说明
目录
Logo
1 “挑战杯”竞赛简介
2 第十届全省“挑战杯”竞赛安排
3 学校备赛安排
4 参赛作品的准备及相关要求
“挑战杯”竞赛简介
Logo
❖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1989年发起,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 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 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奇数 年)。已被公认为中国大学生的“科技奥林匹克盛会”。
➢ 全国竞赛:
80%左右参赛作品进入终审决赛;
按三个作品类别,本专科生、硕士、博士三个学历层次评 审;
入围终审决赛作品按3%、8%、24%、65%设特、一、 二、三等奖;
按团体总分(特、一、二、三等奖分别按100、70、40、 20分计算),第一名获“挑战杯”,第二至二十一名获“优胜 杯”。
9
Logo
奖项
全国竞赛
湖南省竞赛
特等奖 一等奖 三等奖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科技奖学金 (元)
10000
5000
4000
5000
4000
2000
1000
11
Logo
第十届全省“挑战杯”竞赛安排
❖ 2012年11月:组织发动阶段 ❖ 2013年3月:组织申报和初评阶段
3月20日前报送作品至全省组委会,同时进行网上申报。
❖ 2013年4月:全省复赛阶段
作品展览、演示筹备。
❖ 2013年4月底全省决赛和表彰阶段
举行参赛作品展览(展板、实物、作者现场讲解)、作品终审 (评委对每件作品进行现场问询,拟评特等奖作品参加答辩)、 作品转让洽谈活动。
12
Logo
学校安排
❖ 1.动员修改阶段: 1月初至3月初:作品修改完善阶段。
❖ 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 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
❖ 集体作者必须全部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 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 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作品进行评审。
6
Logo
“挑战杯”简介
➢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Fra bibliotek技发明制作三大类。
• 聘请专家(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非高校专家)评定出 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 作品,给予奖励;
• 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4
Logo
“挑战杯”简介
❖ 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凡在竞赛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 各类高等院校(含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院校)的在校专科 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含留学生,不 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14
Logo
参赛作品的准备及相关要求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申报书+调研报告/学术论文+支撑材料” 注意事项: 1、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 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作品字数超过限额50%的将直 接淘汰。 2、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