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工艺教学方案设计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苏丹丹
一、课程背景
该门课程属于电线电缆制造技术专业设置中的岗位核心课《电线电缆制造工艺学》。
该课程目前作为教学改革课程,主要采用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为学生今后的顶岗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讲课内容取自《电线电缆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项目四包制工艺中模块四编织工艺。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编织层常用材料及其作用,掌握高编机的工作原理,能根据高编机的操作规程在老师示范指导下进行基本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归纳、总结等思想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渗透对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
讲课内容主要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中把课堂教学转向工作情境,课堂由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激发求知欲,引入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充分的挖掘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引入
向同学们展示电缆样品,观看编织层结构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思考
引出编织工艺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2)知识讲解
问题一、编织层所用材料?
编织类型:
根据编织作用的不同,可将编织用材料进行分类
纤维编织保护绝缘不受各种光、热、潮、低温、酸碱气体等的侵蚀和外界机
械力的损伤
金属编织承受较大的机械外力作用,还可以起屏蔽作用
混合编织可以弥补单一材料的缺陷,更好的满足电缆的使用要求
问题二、编织层的作用?
编织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绝缘或缆芯不受或少受光、电、磁、热、酸碱气体以及外界机械力等的作用,确保电线电缆的安全。
(3)设备介绍及其操作演示
将编织机的操作要求规范按小组发给同学们(小组学习、讨论、总结)
然后由老师演示操作
(4)小组学生代表操作,老师指导
在这一环节将理论知识渗透进来,先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课堂活跃性,在指导的过程中带入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5)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讲解了编织的类型、作用及高编机的基本操作。
通过实际的编织操作过程了解高速编织机的操作要求及规范,同时对于在生产中常常会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生产故障问题给与了一定启发性的处理和分析,为学生们毕业后能更快的适应一线的生产环境奠定实践基础。
五、习题
1、对于编织过程中常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并分析其解决方法
2、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它编织设备及其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