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复习提纲
1. 6/8读作(八六拍),写出其含义(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拍),强弱变化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3/8读作(八三拍),其含义为(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3拍),强弱变化规律是(强弱弱);2/4读作(四二拍),写出其含义(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第小节二拍),强弱变化规律为(强弱),4/4的强弱变化为强弱次强弱。
3/4
2.《渔舟唱晚》是用(古筝)乐器演奏的。
《嘎达梅林》是蒙古族民歌,是一首(男低音)独唱曲。
本学期还聆听了《嘎达梅林》马头琴五重秦曲。
,管弦乐曲《晨景》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作曲。
3、《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作词,劫夫作曲,采用了(叙事歌曲)的体裁,《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于抗日战争时期。
讲述着王二小机智勇敢抗日的动人故事。
4、《晚风》是一首(八六或6/8)歌曲,体现了(安谧)的情绪。
(《雨花石》)是电视连续剧(《红红的雨花石》)主题歌。
其表现情绪为(深情)。
《我怎么长大》是影片(《烛光里的微笑》主题曲。
5、《丰收锣鼓》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演奏的打击乐器主要有(锣鼓)还有(云锣)、(板鼓),演奏的管乐器主要有(横笛、唢呐),弦乐器主要是(二胡)等,编曲(彭修文和蔡惠泉)。
《丰收的节日》是新疆塔塔尔民歌。
《苹果丰收》是朝鲜歌曲。
《打猪草》是根据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改编的,它与(京剧)、(评剧)、(豫剧)、(越剧)被称为“五大剧种”。
6、<是渐强记号。
渐弱用> 表示。
7、f、mf ,ff是力度符号,它们的意思分别表示(强)、(中强)、(最强)。
与其相对应的力度符号有p、mp、pp,它们的意思分别表示(弱)、(中弱)、(最弱)
8、音阶中相邻两音的距离,分为全音和半音,一个全音包含两个半音。
音乐中“3”和“4”是半音,“7”和“i”半音。
“1”和“2”是全音,“2”和“3”是全音,“4”和“5”是全音,“6”和“7”是全音。
9、“#”叫作(升音记号),表示升高半音,“ b”叫作降音记号,表示(降低半音),还原记号,这些统称为变音记号。
10、《牧场上的家》是(美国)儿童歌曲,《回家》曲作者是(美国凯丽金),(管弦月)《可爱的家》是(英国比肖晋)作曲的。
11、《牧场上的家》、《外婆的澎湖湾》、、回家》和《可爱的家》都是抒发可爱的家的曲目。
12、《思乡曲》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由(马思聪)作曲。
《小村之恋》是一首(日本)独唱歌曲。
《谁不说俺家乡好》选自影片(《红日》),是一首(女声独唱)曲。
13、在《故乡的小路》中出现两种拍号4/4 3/4,这种形式叫作(变拍子)歌曲由原来的4/4 变为3/4拍。
14、《外婆的澎湖湾》和《乡间的小路》的词曲作者都是(叶佳修)。
15、1=D叫作(调号),表示以D音作do音,在音乐中“▼”为顿音,>重音,换气记号∨。
16、反复记号:
||: : || 在记号内,不加任何改变的再奏一次。
:|| 表示反复到最前头在不加任何改变的在奏一次。
:|| || 反复跳跃记号:当乐曲奏到1时反复到前面不加改变奏一次,再奏到1时将其越过,直接进入2。
D.C 表示奏到此时再从头不加改变的再奏一次,当奏到标记有Fine处,或||处结束。
D.S. 表示奏到此时再从标记/s处反复一次,奏到标记Fine处,或||处结束。
17.《乘雪橇》是(管弦)乐曲,是美国(安德森)作曲,《乘雪橇》的情绪是(欢快的)。
《缆车》管弦乐,意大利乐曲。
《嬉游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作曲,是一首(弦乐四重奏)舞曲。
18.《雏鹰之歌》的情绪是(坚定、自信地),写出一个下滑音()。
《堆雪人》的情绪是(轻快、活泼地)。
19、《阆苑仙葩》、《好一个都江堰》、《峨眉山月歌》都是描写美丽(四川)的歌曲,《阆苑仙葩》情绪是(深情、如诉地),其中《峨眉山月歌》是(小提琴曲),由(黄虎威)作曲。
20、(《迎来春色换人间》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这段是(杨子荣)演唱的。
二、判断题(10)
1、合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组成的。
(√)
2、《晨景》是舒曼的管弦乐。
(×)
3、x ———是全音符,唱四拍。
(√ )
4、6/8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强弱弱。
(×)
5、<是渐强符号。
(√ )
三、画图题:
请分别画出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指挥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