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车站结构防水施工技术交底[详细]

地铁车站结构防水施工技术交底[详细]

结构防水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5 汽油喷灯3kg 30 中国2021 0 随时
6 防水卷材
焊机
pvc 20 中国2021 0 随时
三、防水施工总流程图
图2 防水施工总流程图
四、顶板防水
根据设计要求,本车站顶板采用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和纸胎油毡隔离层。

防水卷材全厚1.7mm,卷材接缝和细部节点应粘接密封牢固,以保证防水效果。

1.基层要求
基层必须坚固、不起砂、不起皮、表面清洁平整,阴阳角做成圆角。

基层必须干燥,其含水率不得大于9%,检测简易方法是将1m×1m卷材或塑料布平铺在基层上,静置2~3小时(阳光强烈时1.5~2小时)后掀开检查,若基层覆盖部位及卷材或塑料布上未见水印即可施工。

2.施工工艺流程
①顶板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附加层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定位、弹线→平铺法大面积铺贴卷材→铺贴下一幅卷材→排气、压实→搭接缝处理→卷材收口处理→组织验收→纸胎油毡隔离层铺贴→组织验收→70mm厚C2021混凝土浇筑。

3.施工方法及要点
基层清理:施工前将验收合格的基层清理干净,并测定基层干燥度是否符合施工
要求。

附加层处理:阴阳角部位必须先做附加层,采用聚氨酯密封胶法,转角做成40x40mm水泥砂浆倒角,阳角应做成半径为50mm的圆弧。

具体如图3,图4。

图3 顶板角部防水大样图
图4 底板角部防水大样图
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底胶时不得露白见底,基层处理剂应与铺贴的卷材材性相容。

晾放至指触不粘(不粘脚)。

定位、弹线:按设计要求及卷材铺贴方向、搭接宽度放线定位,并在基层弹上粉线。

平铺大面积铺贴卷材:将卷材拆去包装纸后开卷铺在基层上并对准粉线,将卷材铺展在干净的基层上,将卷材沿1/2幅宽对折,用长把滚刷蘸基层胶粘剂滚涂卷材粘结面与基层表面。

应留出搭接部位不涂胶,长短边部位空出80mm,作搭接用。

铺贴下一幅卷材:卷材涂胶后静置干燥10~2021n,当指触不粘手时,将卷材长边对准粉线铺贴,注意不要将卷材拉得过紧。

按上述方法粘贴另一边卷材。

排气、压实:每铺完一幅卷材,应立即用干净而松软的长柄压辊从卷材一端顺卷材横向顺序滚压一遍,彻底排除卷材与基层间的空气。

排除空气后,平面部位卷材可用外包橡胶的大压辊滚压,使其粘贴牢固。

滚压应从中间向两侧边移动,做到排气彻底。

搭接缝处理:高分子卷材搭接长度为100mm,合成高分子卷材搭接缝用专用胶粘剂,用油漆刷均匀涂刷在翻开的卷材接头的两个粘结面上,静置干燥2021n,即可从一端开始粘合,操作时用手从里向外一边压合,一边排除空气,并用手持小铁压辊压实,边缘用聚氨酯嵌缝膏封闭。

详见图5.
图5 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与卷材搭接示意图
图6 立面防水卷材铺设示意图
卷材收口处理:女儿墙为砖墙时,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也可在
砖墙上留凹槽,卷材收头应压入凹槽内固定密封。

女儿墙为混凝土时,卷材的收头可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固,用带垫圈的水泥钢钉每隔300mm对卷材收口予以固定,钉位及卷材收口用密封材料封闭。

图7 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防水收口图
4.注意事项
雨、雪、雾、大风天气及基面潮湿的情况下不能铺贴卷材。

铺设防水卷材时,施工温盾应在5-35℃,相对湿度不小于80%。

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不得交叉,所有节点部位必须做加强层。

施工时严禁接近火源,热源。

五、底板防水
根据设计要求,本车站顶板采用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

防水卷材全厚1.7mm,卷材接缝和细部节点应粘接密封牢固,以保证防水效果。

底板施工工艺流程
150mm厚C2021土垫层(原浆抹平)→基层清理→附加层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定位、弹线→平铺法大面积铺贴卷材→铺贴下一幅卷材→排气、压实→搭接缝处理→卷材收口处理→组织验收→500mm厚C2021混凝土保护层。

底板防水材料及工艺与顶板相同,地方方式施工工艺详见顶板防水。

六、侧墙防水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本车站侧墙防水采用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喷涂工艺)。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用作于混凝土结构表面时,其活性化学物质通过载体向混凝土内部的毛细管道渗透,与其中游离的石灰分子和水分子发生反应,形成不溶于
壁一侧及底板堵头板靠近垫层一侧塞布条以使堵头板与混凝土基面密贴,防止施工缝处混凝土振捣时,水泥浆液溢出,影响施工缝处混凝土密实度。

4.对施工缝处混凝土认真振捣,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振捣时棒头必须距离
止水带有一定距离,且要防止粗细骨料集中在施工缝处。

5. 施工缝中部的钢板止水带为防止电化腐蚀,需采用Φ10钢筋将止水带与
结构主体主筋焊接连接,连接点纵向间距不超过5m。

施工缝防水施工图示
1、顶板预留洞施工缝防水
顶板预留洞用钢板止水带联接,然后通过注浆管注浆密封达到防水效果。

图8 顶板预留洞施工缝防水详图(一)
图9 中板预留洞施工缝防水详图(二)
2、侧墙施工缝防水
图10 侧墙施工缝防水示意图3、钢板止水带连接方法
图11 钢板止水带连接方法
图12 钢板止水带交叉连接方法
纵向施工缝均采用钢板止水带进行加强防水,墙趾处另需设置背贴式止水带加强防水。

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在结构钢筋上的间距不得大于40cm,固定应牢固、可靠,不得出现扭曲、变形等现象。

同时,在无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及背贴式止水带保护的施工缝部位,在防水层内侧设置400宽与防水层同材质的防水保护层加强处理。

4、施工缝预埋注浆管安装方法
图13 施工缝预埋注浆管安装工艺图(一)
图14 施工缝预埋注浆管安装工艺图(二)
图15 施工缝预埋注浆管安装工艺图(三)
八、变形缝防水
变形缝设置
是由于结构不同刚度、不均匀受力及考虑到砼结构胀缩而设置的结构缝隙,位于断面发生变化处、各出入口衔接处设置,是防水处理也是结构自防水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变形缝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变形缝内侧采用嵌缝膏沿变形缝环向封闭,止水带可注浆橡胶止水带。

在底板及侧墙变形缝部位的模筑混凝土外侧设置背贴式止水带,利用背贴式止水带表面突起的齿条与模筑防水混凝土之间的密实咬合进行密封止水。

结构施工时,在顶板和侧墙两侧的混凝土表面预留凹槽,内置1.5mm厚不锈钢板接水盒,对渗漏水及时引排,并采用双组份聚硫嵌缝膏进行加强处理。

变形缝施工要点
1、变形缝部位的混凝土应进行充分的振捣,保证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咬合密实。

钢边橡胶止水带应定位准确,中心气孔必须放置在变形缝中间,要求止水带纵向轴线与变形缝对齐,见图16。

2、灌注完的砼表面平顺、不跑模、不漏浆、挡头板平顺、光滑牢固。

3、中埋式止水带固定在钢筋上的间距不大于40cm,固定应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止水带变形移位影响防水效果,振捣时严禁振捣棒触及止水带,见图17。

4、边墙及顶板内侧必须留30X300mm的凹槽,待结构施工完毕后,安装接水槽。

如图23。

5、背贴式止水带与防水板之间应不透水焊接,焊接部位牢固可靠;止水带采用对接法连接,但应保证连接部位的抗拉强度不得小于母材强度的80%;连接部位不得位于结构转角等应力集中部位;采用手工焊接的部位应重点加强。

焊接完毕后采用捡漏器进行充气检测,充气压力为0.25MPa,保持该压力不少于3分钟,允许压力下降10%。

如压力持续下降,应查出漏气部位进行全面的手工补焊
背贴式止水带安装位置如图18:
图16 结构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
图17 中埋式止水带在顶板变形缝的安装方法
图18 底板变形缝防水构造
图19中埋式止水带在底板变形缝的安装方法
图2021侧墙变形缝防水构造
图21 中埋式止水带在侧墙变形缝的安装方法
图22 钢边止水带大样
图23 变形缝预留凹槽构造
九、节点部位防水
后浇带防水施工
后浇带应设置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采用微膨胀型腻子条(30×2021)、背帖式止水带进行加强防水处理,其具体施工方法同上。

当止水带的局部无法安装(如遇箍筋无法穿越)时,需要采用微膨胀橡胶止水条(30×2021)进行过渡。

止水条与止水带纵向(纵向轴线)搭接不少于50mm,而且要求腻子条粘贴在止水带的迎水面一侧,粘贴牢固可靠。

止水条就固定在施工缝表面的预留凹槽内,预留凹槽采用预埋橡胶条(10*30mm)。

遇水膨胀止水条搭接长度不小于
100mm,对接、搭接部位粘帖密实。

图24 后浇带防水安装示意图
图25 楼板后浇带防水构造
明挖车站与盾构法隧道接口纵剖面防水施工
盾构隧道洞口防水卷材按要求进行收口处理,先将遇水膨胀嵌缝胶粘贴在预埋钢环表面,然后将防水卷材与钢环紧密粘贴。

后浇环梁施工前,将缓膨性止水条(或膏)粘贴在预埋钢环上。

详见图26
图26 明挖车站与盾构法隧道接口纵坡面防水示意图
图27 明挖车站与盾构法隧道接口纵坡面防水分解示意图
十、未尽事宜请参考梅景站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施工方案
技术负责人: 工点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人:
技术交底签到表
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