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国际理解》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
小学《国际理解》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
自身的文化特质中寻找国际理解的素材,从中
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中引申出具有普遍价值
和国际性的价值观念。(抱拳礼、节日的色彩
等)
20.07.2020
国际理解教育
(二)教材的编写原则和特点通过文学、历史、
⒈综合性 教学内容载体综合
艺术、政治、经济、 法律、环境、人口、 资源、自然科学发展
国际理解的理想与人类现及实其生历史活等紧方密面结的合事
“具有普遍价值的文化要素”(文化的传 承性、可交流性、融合性)
20.07.2020
国际理解教育
4年级(上) 第一单元 问候与交往 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活 第三单元 城市的象征 第四单元 节日与风俗
4年级(下) 第一单元 天南地北话体育 第二单元 五彩缤纷的艺术 第三单元 古老的神话世界 第四单元 人类文明的记忆
理念、知识、能力和情感实、和现态象度,的使有学生机学结
合
习用明智的眼光看待
世界,同时了解世界
人民怎样看待中国。
20.07.2020
国际理解教育
⒉突出文化主线
“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民族适应自然 环境与社会生产的生存方式,比如民居。)
“文化的自豪感与尊严”(民族性与世界 性的辨证关系)
“宽容与尊重”(各国文化的自决权、各 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雅克·德洛尔,联合国教育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
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 页。
20.07.2020
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 最初主要是以反对战争,倡导和平,并 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而开展起来。在全 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对中小学生开展 国际理解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 我们研究开发了北京市小学和初中的 “国际理解”教材。
20.07.2020
国际理解教育
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几种不同认识:
• 一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组织的指导下,为了促进国际理解而 开展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价值观教育。
二是把国际理解教育看成是追求人类共同价值观念,以尊重 和理解为基础,以促进人类与全球共同发展、和谐统一为宗 旨的一种教育活动。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国际理解教育就是 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促进整个人类及地球上各种生物 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繁荣与发展为宗旨的一种教育。
同的文化之间具有了在精神层面上的统一性,也 意味着通过国际理解达到世界和平的可能性。
20.07.2020
国际理解教育
20.07.2020
理解的主体是人 理解是认识过程 理解是视界融合的过程
国际理解教育
跨文化交往能力的4个层次
第一层次:注重一些表层的文化特征。 第二层次:对对方文化与自己文化有着明显差异
从理解的本质来看,国际理解是对不同文化差异的 理解。一般来说,物质文化由于其功能性强大,直 接跟人们日常生活的简单、便捷联系在一起,达到 理解并不难。但是在文化的精神层面,按照马克思 的观点,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每个文化系统的 创立都是民族文化凝聚的体现,世代相传,融进了 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应该是一个民族在生存过程 的文化选择,有其适应的条件和空间。
小学《》教材解读 与教学设计
20.07.2020
国际理解教育
主要跟大家探讨两个问题:
一、小学《国际理解》教材解读 二、小学《国际理解》教学设计
20.07.2020
国际理解教育
一、小学《国际理解》教材解读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ting) 的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 不同种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和不同区域、国家、 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之 间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 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 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的相互依 赖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
和失去。
20.07.2020
国际理解教育
首先,国际理解教育要避免出现殖民化倾向, 在传播和平文化的同时保持并发扬我们自己的 文化独特性。
其次,我们不要囿于本民族的文化眼界,应 该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和气度去欣赏、理解并借 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将中国意识与全球视 野有机地结合。
因此,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强调从中国
20.07.2020
国际理解教育
从理解的过程来看,国际理解实质上就是不同文 化的国家和民族视界融合的过程。
国际理解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通过教育,
“了解、扩大我们的知识系统,使它能够包含新 的现象,即把这种原本新奇的现象当作我们所知 道的东西,当作我们习以为常的知识系统的一部 分” 。
一旦不同文化有了共同处,这就意味着,不
国际理解教育
当你去购物结账, 找钱的计算方式有 很多,请你说说有 哪些?(用文化的视角
去解释。韩国孩子的困 惑)
20.07.2020
国际理解教育
(一)教材编写目的
1. 使青少年一代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 上,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俗。
由于全球化进程的
2. 学习与其他国家人民交往的流基动本性技(能资、本、行劳为 规范和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动观、知。识、价值观 和球3平公. 培、民养关”善心的良人责、类任无的和私共义、同务公发。正展、的民情念扩质甚主操、张性至市 性 ( 观、,场 ) 规 念聪担的 和 则 的颖负变 追 、 一、起动 求 标 致热“性 同 准 性爱全、 ) 4. 学习正确分析世界在生态环的境要求、,多导元致文一化个共 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国国际家历问史题观。的丧失
三是“国际理解教育是维护自己的人权并尊重他人的人权, 包容异质文化,培养跟世界人民‘共生’的人的教育”。日 本的大津和子就是持此种观点。
20.07.2020
国际理解教育
怎样认识“理解”?——“理解”何以可能?
从起源来说,国际理解来自于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 省和全球化进程中人类交往越来越密切的需要而产 生的。
的某些有意义的文化特征有所察觉,这时,文化 冲突往往会发生。 第三层次:对于与自己文化有着显著差异的异文 化特征,在理论上或者理性上能够理解,并给与 尊重,以达到跨文化理解的目的。 第四层次:可以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真正理 解对方的所作所为。这往往要通过长期的生活体 验才能获得。
20.07.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