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英语“七选五”阅读理解专项突破原创系列资料201 2018~2019年英语高考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分析【试题研究】2018~2019年英语高考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分析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英语高考全国卷的命题依据新课标学业质量要求和高考命题建议在逐渐地发生变化,由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升级为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考查。
“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作为阅读理解试题中区分度比较大的试题类型,也在继承中发展与创新,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理解语篇上下文逻辑关系的能力。
为了让广大师生对新课标颁布以来两年的六套英语高考全国卷中的“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文通过对试题统计分析以概括出这六份试题的特点和考查趋势,同时也提出对教学的启示和建议,以便广大师生能攻克高考英语“七选五”阅读理解这一难关。
一、2018~2019年英语高考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基本情况为了能够对2018~2019年六套英语高考全国卷的“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有一个全面理性的认识,首先从语篇类型、主题语境、阅读总量、段落数与文本结构、考查技能、句际关系、设题类型与层次等做以列表统计。
表2 2018~2019年“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命题特征续表注:文章字数统计不包括试题设空序号与选项序号。
二、2018~2019年英语高考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特点由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2018~2019年英语高考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在语篇类型、主题语境、阅读总量等方面延续了以往的命题特征,但是其文本结构、考查技能和整体难度在悄然发生变化,有一定的创新度,体现了高考试题命题“稳中有变”的特点。
总体而言,2018~2019年英语高考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有以下一些特点:1. 所考查语篇的类型仍以说明文体为主,但偶尔也会考查到其它文体。
自2010年全国课标卷采用“七选五”阅读理解这一题型以来,2017年全国卷I采用了记叙文类语篇,2018年全国卷III采用了议论文语篇,其余均采用说明文类语篇。
这就意味着在以后的命题中仍会以说明文类语篇为主体,但偶尔也会选议论文类或记叙文类语篇。
2. 所考查语篇的主题语境以人与自我为主,但具体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
到目前为止,英语高考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均在“人与自我”和“人与社会”两个主题语境下选择语篇话题,其中又以“人与自我”这一主题语境为命题主体。
试题所涉及的语篇话题都源于生活,学生略知一二,但语篇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即语篇所涉及的内容不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生活化情境。
以2019全国卷Ⅱ的语篇话题为例,学生都知道目标设定是怎么回事,也知道“动机”这一概念,但语篇中所涉及的内容——如何激励自己实现目标、判断动机品质和分析长期与短期目标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较少考虑的事物;再以2018全国卷I为例,居家色彩选择是学生所熟悉的话题,但是对于家居小块色彩、中等面积和大面积色彩的选择使用则不在绝大多数中学生所考虑的范畴之内。
3. 所考查语篇的段落与文本结构完整,阅读总量和易读度相对稳定,但文本结构和内容复杂程度增加。
从文本结构的角度来看,历年来英语高考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各卷所选用的文章,文本结构都比较完整,大部分语篇的正文数保持在250单词左右,全国卷III的阅读总量相对于全国卷I和全国卷Ⅱ要小一些,各卷所选的语篇易读度稳定在一定区间内,但近两年来,各卷语篇的文本结构和内容的复杂程度有所增加。
首先,语篇的文本显性结构与内容信息减少。
在这一题型的考查初期,大部分语篇会提供标题、小标题、序号、突出字体的主题句和项目符等显性语篇文本内容和结构信息,但随着这一题型命题的成熟,这些显性信息在逐年减少,在2018~2019年全国卷六套试题的语篇文本中,只有一篇提供了标题,两篇有项目符。
其次,语篇文本结构由原来的“总分(总)”式结构为主体向递进式结构为主体转变。
“总分(总)”结构语篇文本构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显而易见,特别是分别说明部分的段落之间往往是平行、并列的关系,理清这种逻辑关系比较容易;而递进式结构语篇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太明显,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学生根据内容信息理清各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才能比较好地理清语篇文本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文本内容的角度来看,早期的试题语篇类型多以方法建议类说明文为主,这类说明文中的“分别说明”段落之间注定是平行并列关系,并且分别说明的各段多以主题句加解释说明性的文字构成,属于典型的“总分(总)”式语篇;而近两年只有2018年全国卷Ⅱ采用了这种结构中规中矩的语篇文本,其余的要么采用了递进式结构语篇文本,要么采用了双层“总分(总)”结构,其文本结构不再像以前一样一目了然。
4. 所考查的技能和句际关系不变,但考查语篇层面的题目增多。
英语高考“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所考查的技能包括:连接、重复、指称、照应、同义等,句际关系包括转折、递进(顺承)、因果、条件、例证、总分、解释等。
这些句际关系是语篇文本连贯不可或缺的逻辑关系,所考查的这些技能也是理解语篇文本所必备的技能,不会随着语篇文本的选择或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通过对近两年英语高考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的设题类型与层次统计可以看出,考查主旨句的试题数目在减少,考查语篇层面的试题数目在增加,这种增减变化与命题时所选语篇文本结构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提高了对语篇理解的要求,加大了试题整体难度。
5.试题考查要求不变,但选项的干扰性增强,整体考查难度加大。
近年来,考试大纲对英语高考“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的考查要求一直保持不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题型命题逐渐成熟,试题备选选项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错误选项对正确选项的干扰性增强,正确选项间也会形成比较强的相互干扰,单纯考查显性词汇衔接的选项在减少,考查隐性逻辑衔接的选项在增多,考查语篇层面的选项也在增多。
这样就加大了试题的整体难度,对考生的思维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考生在完成试题时,需要在全面深入理解语篇的基础上,经过仔细斟酌、缜密分析才能确保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英语高考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命题和考查趋势新课标高考命题建议提到:“英语高考全面考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主要考查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达到的水平”;新课标学业水平二(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提到:“学生能够在不太熟悉的语境中,围绕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所涉及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主题语境,使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综合运用学习策略,理解选择性必修课程所规定的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理解语篇中不同的文化元素及其内涵,分析不同语篇类型的结构特征和语言特点,并能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陈述事件、传递信息、再现真实或想象的经历、阐释观点和态度等”。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近两年的英语高考全国卷试题可以推断出“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有以下命题和考查趋势:1. 语篇类型多样,主题语境话题源于生活,语篇所涉及的内容高于生活。
英语高考“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未来的考查仍然会以说明文类语篇为绝对主体,偶尔会采用一篇记叙文类或议论文类语篇,以人与自我、人与社会或人与自然为主题语境,主题语境话题会限定在3大主题语境10个主题群下32项子主题之内。
这些话题在教材中都会涉及到,是学生所知晓的话题,但语篇所涉及的内容高于生活,即不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旨在考查“学生能够在不太熟悉的语境中……使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综合运用学习策略,理解选择性必修课程所规定的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理解语篇中不同的文化元素及其内涵,分析不同语篇类型的结构特征和语言特点”,而不是考查学生已经司空见惯的常识。
命题所选的语篇内容会与学生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即“不太熟悉的语境”。
2. 语篇文本结构灵活多样,更注重语篇成分之间语意逻辑关系的考查。
未来英语高考“七选五”阅读理解命题与考查在选择语篇文本时,中规中矩的“总分(总)”式方法建议类说明文被选中的机率会大大降低,递进式结构和经过变式的“总分(总)”式结构说明文将会成为命题的首选和主体。
所选语篇的文本结构会比较完整,考查选项的设置会兼顾语篇、段落和句际三个层面,偶尔会从句子结构层面考查半句类选项,选项设置更倾向于隐性的衔接,更加注重和强化对语篇成分之间语意逻辑关系的考查。
因此,学生需要理清语篇成分之间的语意逻辑关系,做到对语篇的真正理解,才能应对不同文本结构的试题。
3. 备选选项间会保持较强的干扰性,试题整体难度会保持在一定的区间内,保持比较好的区分度。
未来英语高考“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备选选项间会继续保持较强的干扰性,不仅两个错误选项对正确选项会形成很强的干扰,正确选项之间也会形成较强的相互干扰。
通常来说,显性词汇重现类选项和主题句类选项的题型,一份试题中最多各出现一次,需要通过上下文逻辑关系推断出答案的题型会占到较大比例。
这样能够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确保整个试题的难度保持在一定的区间内,从而使试题有比较好的区分度。
四、对教学的启示和建议1. 要高度重视语篇教学,从多个维度解读语篇。
新课标指出:“学习语篇知识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基础,语篇知识在语言理解和表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语篇中各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如句与句、段与段、标题与正文等”。
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语篇教学,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该以语篇为载体,在语篇所提供的语境中进行,除了在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外,还要让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语篇形式,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不同类型的文体,把握不同类型语篇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语篇意义的理解。
要充分发掘语篇中的话题信息、内容信息和背景信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通过对文本结构、逻辑关系、衔接手段、修辞方式的分析让学生明确各种语篇类型的组织结构、行文方式和语言风格等语篇共性特征,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提高学生解读语篇的能力。
2. 要求学生广泛阅读,熟悉各种类型语篇文本结构特征,全面覆盖课程主题语境全部内容。
要快速而准确地解读语篇,正确而深入地理解语篇,就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广泛阅读,掌握每种类型语篇常见篇章和段落组织结构特征。
如说明文类语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递进式、连贯式、并列式和对照式等,议论文类语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等,记叙文类语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逐层递进式、片断并列式、一线串珠式、情景交融式、点面结合式、前后比照式、悬念设置式、铺叙点化式、虚实相生式等;常见的段落组织结构方式有: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因果式、并列式、对比式、转折式、连贯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