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学期五三班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73人,男生28人,女生45人。
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他们的课外作业完成得不够理想,学生的书写状况有很多不理想,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
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
能力很差,发散能力不理想。
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大部分,他们的特
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
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
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
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
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
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
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
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
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内容,吃透教材的前后联系,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做到对学生基
础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优生优培,做好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
2.不断学习业务理论,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直观教学,通过教具、挂图、投影仪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从
实物中认识并掌握数学概念知识。
3.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继续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4.继续深入开展“小班化教育在农村的实验与研究”,使学生在等高、等爱、等距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5.制作必要的数学教具,为有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而准备。
6.认真写好每节课后的反思。
六、课时安排
(一)观察物体(三)(3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9课时)
1.因数和倍数………………………………………3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
3、质数和合数………………………………………3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5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3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探索图形(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2课时)
1.分数的意义…………………………………………2课时
2.分数与除法…………………………………………2课时
3.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
4.分数的基本性质……………………………………3课时
5.约分…………………………………………………5课时
6.通分…………………………………………………4课时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9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
(九)总复习(6课时)
三完小五(3)班2018年春季学期
开学安全第一课
教学目标:
1、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2、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安全的意识。
教学难点:遇到安全时如何自救?
教学过程:
一、校园内存在的安全。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校园用电、用火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注意事项
①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③整
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④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⑤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⑥上下楼轻声慢步、靠右行。
2、集体活动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三、食品安全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过保质期、标识不全的食品。
2、不光顾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
3、尽量不要进入空气混浊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禽类。
4、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横过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2、行人靠右走,注意观察来往车辆。
3、学生骑车时不载人载物。
4、学生在上下学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玩耍。
5、乘坐车要排队,不在等车时追逐打闹。
五、防溺水安全教育
1、如何防溺水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
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
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3)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
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4)、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
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5)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
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6)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
2、遭遇溺水你该如何自救
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一般发生溺水
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等场所。
当
发现有人落水时,救助者不要贸然去救人,因为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将十分危险。
在水中与落水者纠缠不但会消耗救助者的大量体力,有时甚至会导致救助者体力耗尽最终丧命。
如果当时情况十分紧急,而救助者又具备一定的救护技巧,那么救助者在下水前应尽快脱去衣裤和
鞋子,在向落水者接近时,要尽量避免被落水者抓住。
六、安全小常识
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119”----火警“110”----报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
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七、小结
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面对生命我们要珍惜。
把安全意识化为
行动,让危险远离我们的生活,有平安健康才有幸福梦想!让我们行
动起来吧,形成安全的浓厚意识。
要时刻有安全意识,努力提高自我
防范能力,警钟常鸣,永记心间!
最后,希望同学们自觉遵守学校安全规定,每天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备课教师科目数学年级(班)五年级课题观察物体(三)P2-4 课时分配2课时
备课
意见
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