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作业-简答题和计算题
项目一:绪论
1、测量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什么叫绝对高程?什么叫相对高程?什么叫高差?
5、何谓水准面?何谓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在测量中有何作用?
6、1956年和1980年国家高程基准分别是多少?
7、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区别?
8、对距离测量和高程测量而言,多大范围内的水准面内才允许水平面来代替?
9、设某地面点的经度为东经1152542'''︒,问该点分别位于6 度和3度投影带的第几带,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多少?
项目二:水准测量 一、简答题
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什么叫后视点?什么叫前视点?转点的作用是什么? 3.DS3水准仪主要由哪几部分主成,其作用如何?自动安平水准仪与其相比有何不同?
4、简述望远镜的主要部件及各部件的作用,何为视准轴?
5、何为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
6、水准仪有哪些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哪些条件
7、简述水准仪使用的步骤。
二、计算题
1、设A 点为后视点,B 点为前视点,A 点高程为105.358m ,当后
视读数为1.367m ,前视读数为1.653m 时,问高差h AB 是多少?B 点比A 点高还是低?B 点高程是多少? 2、计算下表中水准测量观测高差及B 点高程。
算检核 ∑a - ∑b = ∑h =
3、进行附合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计算高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和高程。
点号
路线长L (km ) 观测高差 h i (m )
高差改正数i h v (m )
改正后高差i h
(m )
高程
H (m )
备注
BM .A 1.5
+4.362 7.967 已知
1 0.6 +2.413
2 0.8 -3.121
3 1.0 +1.263
4 1.2 +2.716 5
1.6 -3.715
BM .B
11.819 已知
∑
f h =∑h 测 -(H B -H A )= f h 容=±40
L =
=-
=∑
L f v h
km 1 ∑i
h v =
4、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成果,如图所示,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并求出各点高程。
测段编号点
名
测站
数⁄
实测高
差⁄m
改正数
⁄m
改正后
高差⁄m
高程
⁄m
1
BM1
1 2
2 3
3 4
4 5
BM1 ∑
辅助计算f h= n= ‾ f h/ n= fh容=
项目三:角度测量一、简答题
1、何为水平角、竖直角、象限角?
2、简述测回法观测水平角一个测站的操作步骤。
3、仪器对中和整平的目的是什么?试述光学经纬仪对中、整平和照准的操作步骤。
4、经纬仪有哪几部分组成?并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5、观测水平角时,为何有时要测几个测回?若要测四个测回,各测回起始方向的读数应置为多少?
6、经纬仪应满足哪些几何条件?一般应进行哪几项检校?
7、简述水平角观测时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对观测成果的影响,为了削弱或者消除其影响,作业中采
取的相应措施是什么?
二、计算题
1、观测水平角∠AOB,观测数据列于下表中,请完成表中计算。
2、根据下表的记录计算水平角值。
项目四: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坐标正算、坐标反算?
2、什么是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二、计算题
1、已知AB边的方位角αAB=130°,左角∠ABC=84°、∠BCD=185°,推算BC、CD边的方位角。
2
正方位角反方位角象限角
AB SE42°36′
AC 80°42′
AD 315°14′
3、已知A点的磁偏角为西偏21′,过A点的真子午线与中央子午线的收敛角为东偏3′,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α=64°20′,求AB直线的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并绘图说明之。
项目五:小地区控制测量
一、简答题
1、简述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及导线点选择的原则。
2、导线主要有哪三种布设形式?各有何特点?
3.导线内业包括哪些工作?怎样判定导线测量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3.什么叫导线角度闭合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计算?如何调整?
4.什么叫坐标增量闭合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调整?
二、计算题
1.某闭合导线水平角观测数据如图所示,已知AB方向的坐标方位角α=330︒25'15",试在下表中进行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和方位角的推算。
2
3。